今天的话题有些重口味,不过相信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你们知道吗?粪便移植也能治病!那么,真的能靠“吃便便”治病吗?粪便竟然是“良药”?
什么是粪便移植?
“粪便移植”,听起来有些“重口味”:是一种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粪便移植(FMT),又称为粪菌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等,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的过程,它也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
其实现代医学里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疗法。年时,一种名为伪膜性肠炎的致命消化道疾病,患上这种病后什么抗生素都不顶用,死亡率更是高达75%。
医生们也是束手无策,直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医生BenEiseman尝试用患者家属的大便制成粪水对患者进行灌肠。
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其中3名患者在几天之内奇迹般地康复出院,另一名患者在住院期间则死于与肠道感染无关的其他疾病。
是不是感觉匪夷所思?粪便移植的手术过程不需要像器官移植那样复杂,如果你可以接受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吃便便”。
粪便中的关键物——肠道菌群
的确,粪便并不是要移植的主要目标物,我们需要的是粪便里的微生物菌群。
在人体肠道内寄存着大量的细菌,它们与人类共生共存,和平共处,这就是“肠道菌群”。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菌群会维持一个动态平衡,一旦失衡,屏障功能受损,一些有害因子会直接让身体产生代谢异常,继而引发多种疾病。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多种疾病被发现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如果这个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如肠道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自身的菌群可能会永久失去恢复平衡的能力。此时如果采集健康者的便样,稀释后注入患者的结肠,让注入的大便中的有益细菌掌控局势,在患者肠道安营扎寨,那么被破坏的平衡或许会恢复,使患者肠道恢复健康。粪便移植主要用于治疗虚弱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difficile)感染者。如何进行粪便移植?
粪菌移植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一、经上消化道途径:主要指口服菌液、菌群胶囊;二、经中消化道途径:通过鼻肠管、胃镜活检孔、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及空肠置管等;三、经下消化道途径:通过结肠镜、经肠造瘘口、经肛保留灌肠。一般应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移植。粪便的处理相对来说就简单很多了,因为要尽量维持菌的活性,不可能反复地处理,否则会把菌都给折腾死了。一般就是用生理盐水把粪便化开,摇晃均匀直到完全融化,过滤一次即移植到患者的体内。“粪”从何来?
要移植粪菌,那就要解决“原料”来源—粪便。哈哈哈,这个拉屎不冲掉就行,要多少有多少!这真的想太多了,医学专家表示,粪便移植对提供者的身体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必需没有任何疾病,饮食生活都很健康,至少3-6个月内没有发生腹泻、没有使用过抗生素,而且必须没有传染病和胃肠道疾病,还有其它多项限制性条件,这就需要医生来进行专业判断。一般可以优先选择儿童或年轻人粪菌标本。粪便移植虽然听起来略微重口味,但是它作为一项新兴的医疗技术,的确可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今后,健康的粪便必将成为重要的医学资源,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不仅仅有精子库、血浆库、还会有粪便库。如果可以的话,你愿意捐出你的便便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诺赛基因
SinoGenoMax
诺赛基因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
起步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成长于后基因组学时代
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为使命
精诚、创新、开拓
基因健康
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而努力
回复“服务”,了解更多服务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