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704.html

作者:白军伟张超薛焕洲

文章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16(3)

摘要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年1月至年7医院收治的65例行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其手术步骤和术后治疗与传统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同。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

(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

(3)术后病理学情况:胃癌病理学类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手术标本切缘。

(4)随访情况。

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转移、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结果

(1)手术情况: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患者。6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5)min;术中出血量为(±80)m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32±7)枚/例。

(2)术后恢复情况:65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1±1.0)d,术后进半流质饮食时间为(5.3±1.6)d,术后住院时间为(9.4±3.0)d,治疗费用为(8.1±1.3)万元。

65例患者中,术后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1例,再次手术行胃造瘘及腹腔引流术后痊愈;腹腔积液伴感染1例,行CT检查引导下置管引流后痊愈;短期胃排空障碍1例,对症治疗后痊愈;乳糜瘘1例,予短期禁食及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3)65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情况:

①胃癌病理学类型:高中分化腺癌30例,低分化腺癌20例,印戒细胞癌11例,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

②T分期:T1期27例,T2期15例,T3期23例;

③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40例;

④TNM分期:ⅠA期19例,ⅠB期17例,Ⅱ期15例,ⅢA期12例,ⅢB期2例。

65例患者所有手术标本为R0切除,镜下切缘均为阴性。

(4)随访情况:65例患者中,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

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肿瘤转移、复发,无患者死亡。

结论

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良好。

自年日本学者Kitano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传统2D腹腔镜系统下,手术视野是二维平面图像,操作空间及定位存在局限性。

3D高清腹腔镜系统可以提供放大4倍的高清晰立体图像,定位更加精准,有效地解决了2D腹腔镜手术的不足。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7月我科收治的65例行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65例行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33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60岁。

患者BMI为23.5kg/m2(16.4~30.0kg/m2)。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为()伦审第(08)号。患者及家属术前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肿瘤直径10cm,浆膜层受侵犯面积10cm2。

(2)淋巴结转移灶无融合,且未包绕重要血管。

(3)肿瘤无远处转移。

(4)心肺功能良好,无合并其他疾病。

(5)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6)限期手术。

排除标准:

(1)年龄18岁或81岁。

(2)合并其他疾病及手术禁忌证。

(3)术中被迫中转开腹。

(4)急诊手术(急性出血、梗阻、穿孔等)。

(5)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3.手术方法

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两腿分开位,术中游离脾门及贲门左侧区域时将体位转换为头高左倾位,便于显露手术视野。

主刀医师站于患者左侧,助手站于右侧,扶镜手站于两腿之间。采用弧形5孔法入路,脐下置入10mm套管,通过此套管置入3D腹腔镜镜头,并注入CO2建立气腹,气腹压力为12mmHg(1mmHg=0.kPa)。

术者佩戴偏光眼镜,探查腹腔,明确有无腹腔脏器、腹膜种植转移及原发灶浆膜浸润情况。术者采用超声刀或电凝钩于横结肠中部上缘切开胃结肠韧带,铲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分离胰腺包膜至胰腺上缘,具体手术步骤同传统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术中参照日本胃癌协会14版《胃癌处理规约》行D2淋巴结清扫,严格遵循无瘤原则。

3D腹腔镜下完成组织游离、淋巴结清扫后行消化道重建手术:贲门癌及胃体癌行全胃切除联合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胃窦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联合BillrothⅠ式或Ⅱ式吻合术,消化道重建吻合方法参照文献。

4.术后治疗

术后治疗与传统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相同。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并下床活动,第2天开始行肠内营养,第3~4天开始饮水逐渐进食流质饮食。

在无消化道瘘或腹腔感染的情况下,第5~8天拔除腹腔引流管。

5.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

(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

(3)术后病理学情况:胃癌病理学类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手术标本切缘。

(4)随访情况。

评价标准:肿瘤分期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及国际抗癌协会(UICC)第7版胃癌TNM分期标准进行病理学分期和组织学评估。

6.随访

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转移、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年7月。

7.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二、结果

1.手术情况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无围术期死亡患者。

65例胃癌患者手术时间为(±55)min;术中出血量为(±80)mL,清扫淋巴结数目为(32±7)枚/例。

2.术后恢复情况

65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1±1.0)d,术后进半流质饮食时间为(5.3±1.6)d,术后住院时间为(9.4±3.0)d,治疗费用为(8.1±1.3)万元。

65例患者中,术后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1例,再次手术行胃造瘘及腹腔引流术后痊愈;腹腔积液伴感染1例,行CT检查引导下置管引流后痊愈;短期胃排空障碍1例,对症治疗后痊愈;乳糜瘘l例,予短期禁食及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肺部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3.术后病理学情况

65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

(1)胃癌病理学类型:高中分化腺癌30例,低分化腺癌20例,印戒细胞癌11例,黏液腺癌3例,乳头状腺癌l例;

(2)T分期:T1期27例,T2期15例,T3期23例;

(3)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40例;

(4)TNM分期:ⅠA期19例,ⅠB期17例,Ⅱ期15例,ⅢA期12例,ⅢB期2例。

65例患者所有手术标本为R0切除,镜下切缘均为阴性。

4.随访情况

65例患者中,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肿瘤转移、复发,无患者死亡。

三、讨论

内容详见下文

参考文献

FIS(10周年)强势来袭!

点击图片!报名参会投稿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pgjcl/13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