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可以指导开方用药,也能用于针灸处方。但如何在临证中准确把握经络的病理变化规律,然后合理取穴,这里面的学问就高深了。今天先分享病机十九条前6条与针灸处方的关系。
记得早年随父亲单玉堂先生学医,父亲选出《黄帝内经》的部分篇章做了标记让我认真学习,并划出一些经文让我背诵。其中就包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
他说:“这个‘病机十九条’很实用,字字珠玑,含英咀华,中医的病机就从这里开始,辨证就从这里开始。”在以后的长期临证中,我对此深有感触。“病机十九条”归纳出的由博返约的辨证方法,确实能起到顺利地过渡到临床辨证,进而执简御繁、驾驭临证的舟车之用,开方用药如此,针灸处方同样如此。
针灸取穴分循经取穴、辨证取穴、按时取穴三大类。谈经络与辨证取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涉及如何在临证中准确把握经络的病理变化规律问题。
比如,经络循行部位与其所络属脏腑功能的盛衰;经脉的顺逆起止、阴升阳降的失序或者逆乱;经脉气血运行的阻滞或络脉的瘀血(如十二经是动、所生病)等。临床如何应对驾驭?这里有个方法、门径问题,即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序》所谓:“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针灸临床大夫尤其如此。
以,从经络与临证结合的层面上,《素问》“病机十九条”归纳出的由博返约的辨证方法,确实能起到较顺利地过渡到临床辨证,进而执简御繁、驾驭临证的舟车之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就是根据这十九条病机,潜心玩味,探微诀奥,洞悉五运六气之常与变,演成《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力倡“六气皆从火化”,创制凉血解毒、泄热益阴诸方,对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影响深远。
《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
这十九条病机归纳起来:五脏病机五条;上、下病机各一条;属于火者五条;热者四条;风、寒、湿的病机各一条。
以下按此顺序进行针灸处方并简要析之。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转动,指猝倒痉痫抽搐震颤之类;眩,目眩,视物发黑缭乱,此指眩晕。肝为风木之脏,凡风病皆属于肝。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舒畅。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上连目系、通脑与督脉会于颠,故眩晕从肝论治。若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火盛生风,灼津伤血,则见肢体震颤抽搐,猝然昏仆。
治则:息风清热,平降肝阳。
针灸处方:百会、风池、外关、足临泣、合谷、太冲。
释义: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肝风内动之证最易上犯清阳而头晕目眩;且肝经上连目系与督脉会于颠顶,故针刺百会,息风宁神以清上、平降肝阳而治眩晕;风池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会,针刺既疏散外风而清热,又降少阳胆火而息内风;外关、足临泣属八脉交会穴,交叉取之针用泻法,同经同气一以贯之,疏泄少阳而清头目;取手阳明经原穴合谷泻头面之热,针对肝阳上亢取太冲足厥阴肝经原穴直折其火,且两穴配合谓之开四关,开闭通窍,对头晕目眩、阳亢面赤者效果显著。若风火夹痰上扰,气粗而喘、蒙蔽神明者,加丰隆;并急刺厥阴经井穴中冲、大敦,点刺出血,开窍醒神;若后期肝肾阴虚者,取太溪、三阴交,调补肝肾之阴。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收引:收,收曲、拘急;引,引亸、软缓。形容肢体关节拘挛、屈伸不利,或软弱无力。肾主骨,肾气足则骨体舒展,步履轻便。肾虚骨病则拘急而收曲,或亸缓而引长。寒为阴邪,其性凝滞,寒邪伤人,流注经络血脉,每致筋骨失养而收引。肾为水脏,肾中真阳可散寒化气利水。少阴寒化证表现为肢厥、身冷、蜷卧、腰痛、下利、脉微等。
治则:回阳救逆。
针灸处方:肾俞、命门、关元、气海、足三里。
释义:募为阴,俞为阳。取膀胱经背俞穴肾俞,针用补法,乃阴病行阳之所在,补肾益气;灸关元小肠募穴,温补元阳,壮火以制水;且二穴又属俞募配穴法,激发脏腑功能而祛寒。取任脉气海穴,配督脉命门穴,灸之以补命火而益元气,且疏通任督二脉以调阴阳。取足三里胃经合穴,针用补法,养胃益气,协同诸穴以强先后天之本。此外,身痛可加绝骨、阳陵泉舒筋活络;下肢肿加三焦俞、膀胱俞、阴陵泉祛寒利水。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膹,喘急,气乖于皮毛也。《说文解字》谓“形恶”,如皮肤褐斑、紫癜、黑痣一类;郁,气遏于内不得抒发也,即痞闷不通义。肺居胸中,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故某些皮肤疾患当从肺治。肺为气之主,凡五脏六腑之气无不总统于肺,故凡治气,皆当治肺,是为本条重点。病则气逆痰滞,肺热喘咳或痰浊阻肺,日久由肺及肾可见气虚作喘。
治则:清肺化痰;或健脾化浊。
针灸处方:肺俞、大椎、曲池、尺泽;或太白、丰隆、足三里、阴陵泉。
释义:取肺俞穴刺络拔罐放血,清宣肺热,止咳平喘;取大椎针用泻法,清热散邪,配曲池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导热邪外出,以助肺之肃降;尺泽肺经合穴,针刺以泻肺热;若肺热盛者,加合谷、列缺穴清热宣肺止咳;痰壅气促者,取少商点刺出血,配鱼际,平喘清肺化痰。若慢性咳喘痰白量多者,取脾经原穴太白、胃经络穴丰隆,为脏腑表里原络配穴法,功能健脾祛湿,化痰止咳;阴陵泉、足三里乃脾胃两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健脾化浊利湿;若久病肾虚者,加肾俞、命门、气海、太溪穴,以培本固元。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指皮肤或四肢浮肿;满,指腹内胀满。皆湿气壅滞,水不下行而停于内也。诸湿者,或头重如裹,或虐暑泻痢,或周身困重,或痰饮痃癖,皆属土不制水也。脾主运化水湿,无论外湿或内湿,伤及脾阳,则容易水湿内停而见肿满。
治则:温中燥湿,健脾利水。
针灸处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释义:取膀胱经背俞穴脾俞、胃俞,募为阴、俞为阳,乃“阴病行阳”的重要穴位,健运中焦,养胃益脾;配胃募穴中脘,为俞募配穴法,激发脏腑机能而温中化湿;继取胃经合穴足三里,配脾经合穴阴陵泉,合主逆气而泄,健胃消胀,利水消肿。
若中焦升降失司,症见胸胁腹胀满闷痛者,可加足太阴脾经穴公孙,配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内关,二穴八法相配,调运胸腹气机以消胀泻满,效果满意。若兼见肾虚水泛者,加肾俞、关元、膀胱俞,以温阳利水。
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疮,血凝结阻滞其气,气与血争则痛,血热夹风则痒,皆属心经血分为病是也。故凡痛痒的皮肤疾患,当从心治。心主血脉,乃君火所居。热郁脉中,气血凝滞,轻则为痒,重则为痛。一般疮疡见红肿热痛者属阳;若阳虚痰凝见阴疽流注者属阴,色白不红、漫肿不痛,可资鉴别。
治则:清热解毒,清心降火。
针灸处方:巨阙、心俞、内关、曲池、合谷、膈俞。
释义:巨阙为心经募穴,配膀胱经背俞穴心俞,属俞募配穴法,则心脉祛邪的力量大增,解毒清心降火;内关为心包经络穴,配合谷大肠经原穴、曲池大肠经合穴,导毒火邪热下行;因阳性疮疡,血热肉腐成脓,血分有热,故加膈俞血之会,点刺出血,则血中热毒可清。
按:阴疽流注属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如常,每每此处未愈,彼处又起,缠绵难愈。多因气血衰退,瘀血夹阴毒凝滞于肌肉深部使然。一般针灸起效缓慢,当主以方药(如阳和汤一类)调治。
6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厥有二义,一是厥冷,二是昏厥;固,腹中瘕积、寒疝、大小便闭一类;泄,下利不止;下,指肝肾。肾主水,肾阳虚则厥冷,阳虚失于温熙则泄,水不化气则寒冷固结。治宜温阳利水。肝藏血,主疏泄,其脉与督脉会与颠。肝气逆则厥;肝阳化风冲犯脑络者,《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论治当辨清阴阳虚实。
中风闭证治则:清肝降火,开窍醒神。
针灸处方:人中、中冲、涌泉;内关、合谷、太冲。
释义:急取人中、中冲、涌泉,点刺出血;必要时加内关、合谷、太冲,针刺均用泻法。
中风脱证治则:回阳救逆固脱。
针灸处方:人中、百会、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
释义:若属脱证,取人中、百会、足三里针用补法,重灸关元、气海、神阙,以回阳固脱。若证属肾阳虚,水不化气,固摄失权,往往表现为尿频,肾虚及脾,脾失健运则大便稀溏;抑或阳虚寒凝,浊邪盘踞大肠,传导无力,腑气不通,又当温阳润肠通便。
肾虚尿频治则:补肾温阳,固摄津液。
针灸处方:百会、中脘、气海、关元。
释义:取百会、中脘,针用补法;灸气海、关元穴,温补肾阳,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义。加肾经原穴太溪激发肾气,脾经原穴太白,健脾摄津,足三里养胃益脾,又属培土制水之方。
肾虚便秘治则:温肾益气,养血润肠。
针灸处方:中脘、气海、大肠俞、上巨虚。
释义:取胃募穴中脘、任脉穴气海,补中气益元气;配大肠俞,属俞募穴相配,协调脏腑功能,促进大肠传导,取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通腑调肠;加脾经原穴太白、胃经络穴丰隆,是为主客原络配穴法,协调脾为胃行津液之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董氏正经奇穴特色疗法时间地点 年03月04日—03月09日(04日全天报到)北京年02月23日--02月28日(23日全天报到)北京
董氏正经奇穴特色疗法
课题介绍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中国针灸推医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
董氏奇穴“五特”概要
(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
(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
(四)心法特色:
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2、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
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对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五)治疗特色:“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的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又如肾关穴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里治暴聋;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
学习内容
第一天:
1、董氏奇穴的分布及手法(刺血、倒马、动气与牵引)。
2、董氏奇穴的理论与十四经理论比较。
第二天:
1、董氏奇穴一一部位到二二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2、董氏奇穴三三部位到七七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3、董氏奇穴七七部位到十十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绍。
第三、四天:
1、董氏奇穴特殊诊断法。
(一)穴位理论:①奇正接轨论。②针证相对论。③穴位空间论。
(二)配穴理论:①专穴专用。②辨证用穴。③专穴配合辩证
2、常见病治疗。
(一)、头面颈项:头部疼痛、眼的疾病、鼻的疾病、耳的疾病、口齿疾病、颜面疾病咽喉疾病、颈项疾病。
(二)、四肢躯干:上肢疾病、下肢疾病。
(三)、胸腹病:胸膜炎、肋膜炎、胸闷、大肠部胀痛、子宫发炎等。
(四)、腰背痛:背痛、肩背痛、脊椎骨刺、腰痛、肾虚腰痛、闪腰岔气等。
(五)、脏腑疾病:心脏病、肝胆病、肝硬化、肝炎、胆囊炎;肺病(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等)、脾胃病(胃溃疡、急性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欲不振等)。肾、膀胱病(肾炎、水肿、肾结石等)。大小肠病(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出血、痔疮、盲肠炎、便秘等)。
(六)、其它疾病:前后阴病(阳痿早泄、龟头炎、尿道痛、遗精、小便出血等)。妇科病(子宫痛、输卵管闭塞、子宫肌瘤、阴道炎、月经痛、难痛、久年不孕、乳房胀痛等)。中风症(昏迷、半身不遂、四肢发抖、中风血压高等)。高血压、黄疸、糖尿、失眠症、发高热、癫痫、感冒、血管硬化、白血球过少、牛皮癣、青春痘、小儿夜哭、食物中毒等。
第五天:
1、疑难病治疗思路,疑难病的治疗没有定法,本班提供一些针对疑难病治疗的思路。
2、董氏奇穴放血疗法示范。
3、共同讨论董氏奇穴的学习体会。
中医针灸针刀邱雅昌-董氏奇穴-大间穴的解说中医针灸邱雅昌董氏奇穴心膝穴与木火穴的解说中医针灸针刀邱雅昌董氏奇穴补泄手法演示讲解主讲专家
邱雅昌: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副会长。医院副院长。台湾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董氏奇穴疗法课题研究及授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教授。早年师从董景昌先生嫡传弟子,拜台湾针灸泰斗杨维杰为师,后再拜师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学习内科疑难重症。15年前医院开创董氏奇穴研究所,善用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各种疑难杂症获得佳绩。
研修方式及证书
1、由邱教授亲自授课,并且现场示范教学。保证每位学员都能掌握董氏奇穴疗法。
2、该研修班属国家一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I类继续教育学分证书或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中英文对照学业证书。(可申请劳动部颁发全国通用高级按摩师证书及健康管理师)。
3、经医院决定,所有参会人员均颁发研究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就业上岗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参加复习者必须带中推结业证书及身份证)
5、报到时交四张2寸照片。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元(包括:资料费、光盘、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
2、食宿协助安排:住宿每人每天大概50—元不等,餐费每人每天大概20—30元不等。
3、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