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专家的一天

一名胸外科专家的一天

  

  都说当医生很忙,但怎么个忙法估计没几个人知道,记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叶建明的一天,从中一窥医护人员繁重而又没日没夜的工作状态,藉此希望医患之间多些理解多些和谐。

  早晨7点多就上班

  三台手术等着他做

  上周四早晨7点多,叶建明早早来到科室,先看一看病房里的病人,有没有什么不舒服。8点,全科交接班,之后与医疗组其他医生一起查房,更改医嘱、换药,手术前谈话与准备。有些手术病人的家属经常会分别来了解病情及手术方案、治疗效果等,叶建明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与家属交代解释。“除了出差或过年时有一两天缺席,其他时候一天不落来查房看望病人,医院胸外科鼻祖高明达院长及老主任吴康康等前辈传承下来的传统。”

  完成病房工作后,上午9点多,叶建明来到手术室。手术病人已经在手术室,经过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的三方核对,病人才能开始麻醉及手术。叶建明说,这天他将与老搭档谭海栋合作完成三台胸外科大手术,估计得做十个小时左右。累是肯定的,但也很有成就感。

  第一台手术是一位胃癌手术后又长了食管癌的患者

  第一台手术是一位70多岁的孤老张老伯。

  3年前,他因为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手术,当时是将空肠与食管下端接起来,解决进食问题。此次复查时,发现他长了食管癌(位于食管下段)。会诊时医院医院的专家,均认为年纪这么大,而且全胃切除后,需要取结肠代食管,手术非常难做,并发症发生率也高,建议保守治疗。

  叶建明说,医院专家的说法不无道理。因为对于一般食管癌病人,若胃没有明显肿瘤或溃疡等情况下,食管癌切除后,缺少的这段都是取胃代食管,也就是说将胃游离后拉到胸腔内或颈部与肿瘤切除后的食管上段接起来,只需做一个吻合口,而且胃血供丰富,愈合能力强,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低。但现在张老伯的胃已全部切除,再切除食管,那就只能取一段结肠来代替食管了。由于结肠血供相对差,系膜无法游离很长的距离,并且结肠代食管需要有3个吻合口,发生吻合口瘘的机会大为增加,而且结肠内本身有许多细菌存在,感染的风险更高。还有一个难点是曾经手术过的患者,腹腔内粘连一般十分广泛,游离解剖非常耗时,稍有不慎便会分破肠管或肝脾等重要器官,造成腹腔内感染等不可收场的局面。

  张老伯知道自己患了食管癌后,很想手术,但就连上海杭州的专家都说有难度,这让他很发愁。后来,他听医院胸外科谭海栋副主任医师技术好人也好,与搭档叶建明做过许多高难度手术,就找到谭海栋。

  谭海栋和叶建明面对患者的信任与托付,决定迎难而上。经过一番精心准备,这天上午10点钟左右,张老伯的手术开始了。

  手术需要完成以下步骤:1.把原来手术后导致的粘连一一分开;2.截取一段保留系膜血管的结肠;3.剩下的两个结肠断端相互连接;4.切断原来接到食管下端的小肠;5.截取结肠的一端与小肠相连(截取的结肠另一端留等下一步拉到胸腔内与食管上端相接以完成消化道重建);6.做空肠造瘘以便术后营养支持。然后再关腹翻过身子来做胸部(切除肿瘤并将结肠另一端与食管上端相接)。手术中发现,张老伯腹腔内确如术前所料,粘连非常严重,分离粘连真比绣花还要难、要非常仔细才行,单单分离粘连就用了整整两个小时。

  紧张的手术持续到下午2点多才完成。叶建明与谭海栋在手术休息室里就着热开水,匆匆吃了点早已冷凉的中餐。后面还有两台肺手术在等着他们去完成呢。

  第二台手术是肺癌患者

  1厘米的结节近半年没变化

  果然不是好事

  第二台手术是本院的一名职工家属。

  该患者是去年3月份体检时发现右上肺磨玻璃结节,当时就找叶建明看过。叶建明认为病灶虽然才1厘米左右,密度也不高,而且还在脊柱边上,表现就像一点炎症,但仔细阅片可见其边缘清晰(炎症一般有水肿渗,边缘会有些模糊),早期肺癌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但患者称家里有事,没有时间手术。叶建明认为病灶比较小,可以短期观察后再考虑手术与否。去年7月,复查病灶没有什么变化。但叶建明告诉他,没有变化就不是好事,因为若是感染性病灶总会吸收变淡或逐渐纤维化钙化,观察下来大小形态都不怎么变化的多数也是肿瘤几率更大。听闻此,患者终于决定手术。

  叶建明考虑到他才50多岁,决定选择对肺功能影响较小的亚肺叶切除术(肺部分切除)。这台手术从下午3点50分开始,到下午4点10分才完成胸腔镜下右肺上叶部分切除。病理证实是早期肺癌(腺癌:腺泡状生长为主)。

  第三台手术也是肺癌患者

  肿块直径已近3厘米

  第三台手术是一位体检发现左肺上叶混合磨玻璃结节的老师。

  这位老医院体检时发现左肺上叶结节的,叶建明阅片后认为肺癌可能非常大,建议其及时手术。

  这位老师马上就办理了住院手续,并进一步做了胸部CT靶扫描,结果确定了之前叶建明的判断。因为,肿瘤直径已经近3厘米,邻近脏层胸膜,且有较多实性成分。

  这台手术是所有肺叶切除手术中最难的左上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从当天下午5点05分开始,直到晚上6点45分左右才结束。

  对查出肺结节的人,叶建明觉得有话要说。

  叶建明说,不必谈肺结节色变,因为临床发现的很多小结节是良性的,但若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建议手术的肺结节,多半是早期肺癌。所以找有经验的胸外科医生及放射科医生看过,再决定比较好。“我曾经碰到过有的病人,检查发现有肺小结节,我认为是良性的,但患者就是不放心,到处求医,请医生为其开刀而后快。最后,病人手术证实就是淋巴结或慢性炎症。虽然目前胸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手术花费也不是大问题,但毕竟开刀还是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专科医生认为可以观察随访的肺小结节,处理真的不必太积极。”

  叶建明曾整理归纳了近年来该院几乎所有的肺小结节手术病理与影像资料,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反复对比观察,而且与相关科室同事交流讨论,使其阅片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早期肺癌的判断。他指出:1.体检发现的肺小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2.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不管最后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不需要马上处理,适当的观察及等待是合理的选择;3.直径在8毫米以上的磨玻璃结节需要警惕,3~6个月复查若持续存在,不管是增大还是不变恶性可能都大,当然手术可以立即做,也可继续密切观察随访,治疗效果没有什么区别;4.很小的实性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5.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比例很高,相对需要更积极处理;6.肺周围区域的结节可以相对积极,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而在肺页中央的结节相对要保守些,因为若需要进行肺叶切除,而结果是良性的,则会对身体造成较大伤害。

  回家已是晚上8:30

  工作还没结束

  回到病房,完成手术医嘱的开具、书写手术记录,完成与家属的术后谈话,告知手术中的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并再一次巡视病房,确认所有患者都没有需要马上处理的事项了,叶建明才安心下班回家,此时已是晚上8点。回到家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此时天已经黑了,上初中的儿子已经做好了作业等着他签字,家里的菜也凉了,放微波炉里热下将就吃下。夜深人静,叶建明还要将手术视频整理编辑,上传到CCMTV频道,供同道交流学习。

  叶建明说,这一天,是他日常工作常态的一个缩影,“很累,但也很有意义。只要病人康复了,所有的辛勤付出都值得。”

赞赏

长按







































表皮转移因子胶囊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y/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