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我国患病率第2高的恶性肿瘤,数据显示广州市大肠癌病发率为33.05/10万,成为广州第二高发癌症。90%发现时已是晚期,而早期诊断比例却不足10%。很多名人因大肠癌去世,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
年,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因大肠癌逝世;
年,麦当劳公司首席运营官查理贝尔因直肠癌去世;
年,女篮名宿陈鹭芸由于结肠癌医治无效,年仅38岁;
年,央视著名主持人肖晓琳因直肠癌肝转移去世,同年台湾省著名艺人猪哥亮也因为大肠癌去世。
这些例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进行大肠癌风险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从息肉发展成大肠癌平均需5—10年,若早期筛查得到治疗,生存几率超过90%!却有很多人错过了这5年。
1
肠镜是发现大肠癌唯一有效方法
40岁以上每年1次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宋鸿介绍,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如病情一再发展,排便习惯会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阻相关症状;或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肠癌有警报,筛查是关键,而肠镜检查是发现大肠癌唯一有效的办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肠镜检查已成为常规体检项目。多项研究均已证明,早期筛查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接受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5年生存几率仅11%~12%,但若通过早期筛查得到治疗,生存几率将超过90%!
宋主任建议40岁以上从未检查肠镜居民至少做一次肠镜检查,广大居民可进行线上大肠癌风险初筛,如为高危人群,更应尽快进行肠镜检查。
2
最新案例:
65岁阿姨大肠癌筛查发现早期病变
此前无任何症状
65岁何阿姨平时经常跳舞,身体并无不适。她参加了医院“大肠癌早筛关爱计划”后,收到一条医院关于大肠癌筛查的阳性短信通知,何阿姨内心不安。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去医院做了无痛肠镜检查,检查发现她的结肠有多发息肉,最大1.5cm。内镜检查医生赖春晓建议她住院,切掉息肉。次日,何阿姨住院,内镜下切除息肉,禁食一天,没有感到任何不舒服。3天后,顺利出院。
“还好这次做了无痛肠镜检查,要是等到症状明显了,就晚了。”何阿姨说道。
医院消化内科宋鸿主任屡屡强调:90%的大肠癌由结肠息肉发展而来,早期结肠息肉症状不明显,一经发现,通过内镜下诊疗技术可以完整切除。只要发现及时,不但费用低,痛苦小,即使是I期的腺癌,5年生存率也高达95%,多项研究均已证明,早期筛查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II期、III期、IV期)了,IV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5%,切莫讳疾忌医耽误时间。
3
害怕做肠镜?
别怕!无痛肠镜舒适化,睡一觉就搞定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已接受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中,约半数人不愿再接受检查,30%以上的人对此有恐惧心理,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检查而延误诊断和治疗,造成遗憾。其实,随着科学、经济的进步,无痛肠镜检查可以带给人们更为舒适化的内镜检查。
无痛肠镜检查,即由麻醉师在患者静脉里注射一种短效镇静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睡眠中接受检查的方式。当检查或治疗结束,患者没有一点感觉,一般只需15-20分钟左右即可苏醒。无痛肠镜检查不会有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疼痛的感觉,也减少了因痛苦不断躁动而引起的机械损伤。医生也能更仔细、清楚观察消化道黏膜的病变,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尤其是消化道早期癌的发现率。
广东医院作为消化道早癌定点协作单位、番禺医院、具备检查大肠癌资质的国家三甲/国际JCI医院。医院响应政府号召发起“大肠癌早筛关爱计划”,开展大肠癌早期防治公益活动,希望提高大众对大肠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