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间
影像检查、抽血能发现胃肠道早癌吗?
基本不能!!!
1、先说影像学检查:
人体腹部的脏器可以分成两大类,实质性脏器(肝、脾、肾、胰腺)和空腔脏器(胃肠道)。
我们的胃和肠道属于空腔器官,一个像一个袋子,一个像一条管子。
CT、B超、核磁等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实质性脏器的病变有良好的检出率,但却大多难以用于空腔脏器检查。
特别是早期的消化道肿瘤,病变多局限于最内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必须要借助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的空腔内部观察才能发现病变。
所以,等到CT、核磁发现问题的时候,瘤子已经长大了,绝多数属于中晚期!
还有一个消化道钡餐,这个基本不能用于筛查早癌,目前仅用于诊断一些特殊疾病,比如食管裂失弛缓、胃下垂等。
2、再说抽血检查:
一般胃肠道筛查会建议做粪便潜血、胃功能四项、癌筛五项(肿瘤标志物)、基因筛查等。
肿瘤破溃会引起出血,而粪便潜血检查,就是查胃肠道有没有隐性出血,早期肿瘤,尤其是微小癌,前期并不出血;
胃功能检查,主要是查胃泌素、胃蛋白酶原,从而判断是否分泌正常,只是筛查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发现异常,必须立即胃镜复查;
肿瘤标志物,只能说有一定的价值,但绝不能作为筛查肿瘤的唯一参考!
因为某些炎症也会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而有些肿瘤一直到中晚期,还是正常的,所以,高了不必害怕,正常也不是免死金牌!
基因检测,更适合于有肿瘤家族史者的初筛。即便如此,也只是给了你一个参考,说明你有可能患癌,并不能说明你身体目前是什么样,有没有早癌。
为什么说胃肠镜是金标准呢?
早期胃肠道肿瘤大多是起源于腔内粘膜,就是长在胃肠道里面的最表层。而我们的胃肠镜,简单说就是一个前端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的管子,医生通过屏幕可以直接观察。
胃镜可以观察:会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
结肠镜: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回盲部(盲肠、阑尾)→末端回肠(一部分小肠)。
由于是在直视下观察,不是靠模糊的影像、不是靠手摸,所以1-2毫米的病变就能被发现;
现在的胃肠镜大部分都有染色、放大功能,能看到微血管、腺管的微细变化;
也就是说,胃肠镜能够在癌前状态下就能发现,更不用说已经癌变了;
比如微小的息肉、微小的癌灶在高清内镜下一目了然;
医生一旦发现了可疑病灶,可以取一点活检,送到病理科在高倍电镜下从细胞层面、甚至分子层面去分析它是好是坏,基本就能断定了!
更为可贵的是,比如发现了癌前疾病、息肉、不典型增生,早期癌,都可以在内镜下切除,不开刀、不切胃、肠;费用低廉,痛苦也小,保留原有器官形态,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早期胃肠道癌的治愈率在90-97%;
而对于CT都能看到的胃肠道肿瘤(往往已经是中晚期),5年存活率低于30%!
精准治疗,一步到“胃”
无痛舒适,非比寻“肠”
我院消化内科专家黄波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朋友:
1、建议胃不舒服时候,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镜这两个检查;肠道有问题,首选肠镜;
2、没有症状也要在40岁前做一次胃肠镜,这时候往往能发现癌前病变甚至早癌;
3、肿瘤标志物正常不代表没有事;
4、胃肠镜检查是不可替代的;
5、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要提前进行检查,比如30岁左右;
6、不要寄希望于其他无痛苦的检查项目比如CT等;胃肠镜目前也可以做无痛的,患者在睡梦中即可完成检查。
7、消化内镜中心-
2
医院无痛胃肠镜优势技术
可常规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消化道各种病变的检查。消化内镜中心在开展常规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基础上,同时可开展以下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切除术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胃石碎石术其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等技术已达区域内领先地位,医院技术水平。消化内镜中心现已成为安达市设施最先进、开展内镜诊疗种类最全的内经诊疗科室。专家介绍
黄波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消化内镜中心黄波主任从事消化内镜工作多年,对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尤其对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操作内镜技术娴熟,年施行各种内镜检查和治疗近千例。诊疗项目:1、肝胆、食管、胃肠、胰腺等疾病的诊治;2、无痛胃镜检查,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3、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胃造瘘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术等。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