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郁生百病,结合门诊经验,说说好

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整日被困在压力中,情绪抑郁,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也会因为性格急躁、家庭矛盾等感觉生活不如意,导致整日的闷闷不乐。

然而,中医讲“郁生百病”,长期的精神压力、抑郁、不快乐、烦躁等都容易成为众多疾病的病因病机。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好心情对健康的重要性。

精神紧张压力大本身就会让气机不通,此时就容易使血液循环工作不顺利。

因为气机不通使外周阻力变大,阻力大了血流的速度就慢了,而血液中携带着脏腑器官需要的众多营养,血流速度慢了,迟到了,那么到人体中心、脑、肾“上班”的血就少了、慢了,这便容易缺血。

人体是自主调控系统,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血液够用,人体就会想方设法的来增加血液量。

它们想到的办法就是提高血压。

调高血压到/80,血流还不行,就提高/90,还不行就再加……加着加着可能就到了,这么大的压力才能催动血液“正常”流动。

血液粘稠、血管狭窄等等情况下,都需要这么高的血压才能维持血液的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降血压,不解决根本问题的话,那是不行的。

这个时候心理辅导就能降压,人体平静了就可以降压。

用一些药物也可以降压,一些中药能够疏肝理气、疏肝降火、平肝潜阳、降火息风等等,用这样一套思路也是可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讲“怒在气上”。当人心情不好、急躁、生气的时候,这都是“郁怒”,这便会出现“气”导致高血压。而降低了人体中“气”的过分亢盛的状态,便能达到“自主”降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还有痰瘀互结,动脉硬化、血管内有斑块等等,这都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吃得太多、动得太少之类引起的血糖高、血脂高等等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也不好了、血液粘稠了,这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如果,再加上心理因素,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生闷气等等,这也都会引起高血压。

除此之外,糖尿病看起来和心情关系不大,但在有些病例中发现,精神因素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很多糖尿病人也需要经过疏肝理气治疗。

糖尿病不只是控制血糖,还要调整身体处理血糖的能力,即对糖的感受能力、调控能力都需要提高。

在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中风偏瘫的病人,很多都是脾气暴躁、急躁。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因为急躁这类的性格,形成肝气郁结、肝火亢盛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气机的紊乱、瘀滞、不通,导致了津液的不通化成痰,气血液的不通变成瘀血,由此便产生了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胃肠道的疾病也离不开心理因素的影响。

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等这些病症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这些看起来都是消化道的表现,但实际上他的病根不在消化道,而在于肝气郁结、肝气犯脾、肝气犯胃、木克脾土。

脾胃属土,肝属木。当精神压力大、紧张的时候,会让人不想吃饭、没有食欲,吃了之后还容易肚子胀,也有的人吃了之后直接恶心、呕吐,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神经性呕吐。

这些其实都是没有其他的病因,就只是因为精神紧张、压力大。

类似于这样的消化道疾病,包括一些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如此。

很大程度下,都是因为心理因素,从而导致了神经因素、内分泌因素和免疫的异常。

面对这些免疫系统疾病,如果只治标,那是治不过来的。

我有一个患者就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他长期心情压抑,日常大便稀不成形,有时候有脓血,持续好多年了。

在给这个患者的治疗中,我就给他开了一些常用的药,如、,既疏肝又健脾、补肠又祛湿。

在这个治疗过程中,既调整了肝脾、理顺了气血,于是这位患者在用药一年多后,把十几年的顽固病症治过来。

中药从病根上治疗多是要长期坚持,这位患者也是非常信任我,对治疗过程也很有信心,一直坚持用药,这位患者还是半年后才开始好转,这个过程还是比较缓慢的。

有些类似的病例,他用上三个月药没起效,就不吃药了,那就很难达到治疗效果。

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的失常,由此必然会出现一些疑难的病情。

所以,肝气郁结导致的疾病几乎遍布各个领域、各个脏腑、各个系统。

譬如说甲状腺结节,很多人就是由于气郁导致津液郁结、血液循环不好,从而痰气交阻变成了结节。

所以这样的病人也需要疏肝理气、散结、化痰。

还有一种病,中医叫“梅核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西医诊断叫慢性咽炎、或者叫咽神经功能症。

这种病就是肝气郁结造成的,痰气交阻在这个地方。那么治疗中就既要化痰也要理气,把气破开、痰破开,当气运行顺畅了。

当然除了用药调理,也需要调理自己的心情,相互结合的治疗,它自己就好了。

此外,乳腺增生、乳腺结节这些病症,有些吃着中药慢慢的就能消失,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中医通过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就能做到的。而一些病程长的患者,久病入瘀、久病入血,那就需要加一些活血的药,好的会更快一点。

甚至包括子宫肌瘤、月经不调,这跟心理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总的来说,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基本都具有“气滞”这个因素在里面。

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常常需要加一些“疏肝理气”的药物,有助于患者痰和瘀的消散、气血的流通,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包括一些癌症病人,长期心情压抑、再加上免疫力低下、气血不通畅,这时候便思则气结了。

肝气郁结了、气乱了、津液不通了、血液不通了,逐渐形成气滞、痰饮、瘀血。

痰饮淤血这些结到一块变成一个结,最终,它会导致肿瘤部位细胞内DNA的异常分裂、癌症基因的强化、抑癌基因的弱化和癌症调节基因的无力,最后。便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我们每个人体内每天都有癌细胞的产生,但是,在我们的免疫系统有良好的气血流通条件时,免疫系统便能将其消灭,即人体的正气战胜了异变。

但是当人出现心情郁结等原因时,便会削弱人体的正气,邪气便会趁机钻空子,从而给异变以可乘之机。

而有些癌症患者,在良好的心态引导下,癌细胞能自己消失的。

曾经,我在就有这样一个脑瘤病人,在做完CT,检测出一个胶质瘤后,就出去旅游了。过了半年,这个患者再回来做CT的时候,肿瘤却已经消失了。

给身边的癌症病人提个醒:“不要以为得了癌症就是必死无疑的!”

很多得癌症的病人是可以做到带瘤生存,少数病人是可以完全消失的,有一些病人吃中药、西药各种治疗,肿瘤也是可以减少的。

因此,癌症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心情好了,就能增加自身消灭肿瘤的能力,遏制或消灭疾病;心情不好,反而会增加肿瘤生长的能力,病情反而发展更快。

所以说,保持一个好心情、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面对疾病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疾病来临时,可以选择积极地拿起“武器”对抗它,却不能消极地被它“清洗”。

因此,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坏情绪,一定要寻找良好的宣泄方式。在条件允许时,多出去走走,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ss/18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