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可以刺激机体摄入食物,为机体补充必要的能量。然而,癌症作为一种消耗性疾病,手术损伤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放化疗伴随的胃肠道副反应等,都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没有饥饿感、吃饭没有味道、身体消瘦等食欲不振的表现。要想改善食欲问题,临床上方法有很多,其中饮食调整方面,应结合不同的症状有所差别。
癌症患者食欲不振,食疗首先是最佳选择,不过症状不同,饮食习惯上应有所调整,对于有饱胀感的患者而言,饮食可优先食用高营养浓度并且喜欢的食物,正餐时间可以吃固体食物,休息时间补充有营养的液体;而味觉异常的患者,应尽量选择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或使用调味料改变食物的风味;口干的患者,应多食用较甜或较酸的食物增加唾液的分泌,小口进食,并充分咀嚼,每日摄入足量的水,小口喝水以湿润口腔黏膜。
其次,运动和心理疗法。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饥饿感的产生,但应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选择轻中度的锻炼项目,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心情不好,胃口也不好,癌症患者更是如此。对此,癌症患者可通过亲友间的交流,或做些感兴趣的事情,来调节焦虑、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改善食欲也有帮助。
如果这些日常调节尚不能缓解症状,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进胃肠道动力的药物,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另外,患者还可以寻求中医治疗的帮助。中医治疗更为 作为一位致力于中医抗癌研究和实践的老中医,袁希福不止一次强调:“脾胃之气是衡量癌症患者病情的关键。癌症患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指病重)”。所以,癌症患者术后食欲不振,患者和家属都应引起重视,毕竟这与身体恢复和预后疗效密切相关,除了日常的饮食调节,还可尽早结合中医治疗,恢复脾胃功能,改善饮食和营养状况,助力于身体向好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