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潮汕男子俊峰(化名)体内有两颗细长的“定时炸弹”。
两年前,他误吞服了三根钢条和数条牙签。虽说身体无明显不适,但是“定时炸弹”带来的恐惧却笼罩了他整整两年。
由于其中较长钢条伤及胃、肝脏,而且有可能伤及结肠、重要血管、胆道、胰腺等组织,另一钢针存留在右肺内,需要面临相当复杂的手术,多方求医无果后,俊峰医院就医。在经历惊心动魄的手术治疗之后,终于恢复顺利出院。
7厘米钢针藏于右肺,14厘米钢条贯穿消化道、插入肝脏
两年前,36岁的潮汕男子误吞了三根钢条及数根牙签,钢条大小不一。幸运的是,最后小钢条和牙签都经消化道排出,但两根较长钢条一直未见踪影。虽说俊峰事后并无明显的身体不适,但体内“两颗炸弹”却成了他的心理包袱。
医院检查后,结果把俊峰吓得不轻。检查结果显示,一根7厘米的钢针穿破食管后进入右侧胸腔,埋藏于右肺实质内;另一根14厘米钢条则穿出胃窦部,并扎进肝脏。
当地医生告诉俊峰,钢针常出没于重要器官旁,危害不小。若不小心扎破主动脉等大血管或心脏,他可能就难逃一死,如果穿出消化道如食管、胃、结肠,导致消化道瘘,引起严重感染甚至休克,或引起胃结肠内瘘、长期营养不良,也是非常严重的后果。紧张、焦虑、害怕再次涌上俊峰的心头。
俊峰让当地医生尽快取出异物,保他平安。当地医生却无奈告诉他,因腹部钢条不仅已经伤及胃、肝脏,而且有可能伤及结肠、重要血管、胆道、胰腺等组织,手术难度太大,术后处理和恢复也是棘手的,医生们不敢轻易冒险。
专家提醒:误吞异物切勿掉以轻心
医院迎接年的到来。在当地就医无果后,医院治疗,经过万进教授、林宇教授、王伟教授、陈记财主任等专家多次讨论,设计手术方案及预案,预估手术风险并及时做好应对措施。手术定在年1月2日,麻醉科赵高峰主任、李杰主任也高度重视,亲自指导麻醉,并安排了麻醉经验较为丰富的黎涌主任主麻。而且当日手术大外科主任谭志健教授也十分重视关心,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安全。
医院胃肠外科、胸外科水平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手术,手术采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进行。为方便体位摆置,手术先由胸外科进行。手术中,医生能观察到俊峰前胸腔出现严重粘连,经过半个小时,胸外科经验丰富的陈记财主任将7厘米的钢针拔出。胸外科陈记财主任表示,钢针直径比较细小,而且存留体内时间较长,手术一大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取出的同时避免钢针断裂、变形。
胸外科的任务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胃肠外科的“主场”。手术室内,医生及时调整俊峰体位。在腹腔镜下,医生看见钢条穿破、贯穿胃窦部,与左肝及腹腔相通,腹腔局部网膜形成包裹。钢条拔除后,主刀医生做胃窦部穿孔修补术。
胃肠外科主管病人的郑燕生表示,俊峰是不幸中的大幸。若钢条伤及胆道、胰腺、结肠等组织,手术复杂性将大大提高。
经历两个小时的手术,术后俊峰在院观察3天,已完全康复痊愈,带着如获重生的心情回家了。
误吞异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年5月份,医院曾为一岁半的婴儿取出误食的铁钉。他提醒家长,若发现有吞食异物,最好及时就医,切忌掉以轻心,特别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医院检查或留院观察,避免最终造成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目前腹腔镜、胸腔镜等内镜手术水平已十分成熟,特别是对于医院高水平的外科技术来说,即使是手术也将创伤较小、可迅速恢复的。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黄锦辉通讯员宋莉萍
供稿:胃肠外科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医院开通“患者满意度调查小程序”,欢迎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评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