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漠燃荆》上主必会到来,使我们得到救恩内容
以色列人亡国充军巴比伦七十多年,终于能获释回国,但是他们仍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受到很大的痛苦,因此他们有了一个疑问:天主到哪里去了?但他们仍能保持对天主的信心,向天主承认自己的罪过,恳求天主到来拯救他们。
上下文
依63:7-6:12是二首哀歌,在依63:7-1先知回忆天主为以色列人过去做过的事,这令以色列人对自己的身分有一个醒觉,他们的存在是因着天主的恩宠,但因为他们的叛逆,受到了天主的惩罚。他们反问天主是否抛弃了他们。而在依6:9-12,先知在诗中间天主是否会继续默不作声,任由祂的子民受苦?
释义
_「你是我们的父亲……『我们自古以来的救主』就是你的名」(16)在旧约,称天主为以色列人的父亲的章节不多,可能是避免与当时人是神的子女(血源上)的神话混淆。在这里,天主被称为父亲意思是天主是他们的救主,天主要救赎自己的子女,以自己的教训养育他们。以色列人本是亚巴郎的后裔,接受了天主的恩宠,但因自己的罪离开了这身份应有的行为。现在天主亲自来作他们的父亲,救赎他们。以色列人应该把希望放在天主身上。
_「你为什么让我们离开你的道路?使我们的心变硬而不敬畏你?」(17) 这是说为什么天主要给他们自由去选择,使他们可以不朝拜上主。作者并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在6:5-7他承认了以色列人的罪恶。
_「使我们的心变硬」(17) 令人想起出埃及时的法郎,天主使他心硬,作者反问现在天主是否要以对待埃及人的方法对待以色列人?
_「求你……回心转意」(17) 虽然人民已经回归巴勒斯坦,但是仍然面对很多的困难,受到敌人的攻击,所以他们求天主回心转意,帮助他们,打击他们的敌人。
_「山岭在你面前震荡」(6:2) 在旧约天主显现时,经常会有地震,动摇了大地、山岳,如出19:19-20天主降临西乃山。过去天主曾亲临世界,帮助以色列人,现在先知恳求天主再一次这样做,因为除此以外,不能改变以色列人沮丧的景况。
_「是人从未听的……未见过的……」(3)人对天主的来临会感到惊讶,因为祂能力巨大,而且来临时是出乎意料之外,故此人是需要耐心等待、全心依靠天主。
_「除你以外,没有一个神对依靠他的人如此行事」(3)先知诉诸过去的经验,在历史中,他们经验到天主是一个怎样的神。天主与其他神的不同,对先知来说,祂是救赎主,会来拯救期待祂的人。
_「你是欢迎那些履行正义和纪念你道路的人」() 期待上主的人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努力地履行正义,行走上主的道路。
_「你发了怒,我们仍犯罪如初」()与前一句相反,以色列人不但没有履行正义,反而不断犯罪。以色列人好像没有了希望(5-6),除非天主有所行动,否则就算他们充军获得释放也是没有意思。
_「没有一个呼求你名的……将我们委弃于我们罪恶的权下」(6)以色列人都在罪恶的权势之下,只有天主的干预才能打破这局面。
_「我们只是泥土,你是我们的陶工,我们都是你手中的作品」(7)先知在依29:16;5:9也用过陶工作比喻。以色列人的存在是天主的工程,先知现在以此比喻,指出创造者是不会置祂精心的创作于不顾。他们与天主的关系:天主是他们的父亲这关系是不会改变的。现在以色列人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主必定会来拯救他们。
讯息
我们不能以为我们应该受到天主的保护,应该明白天主的祝福是天主恩赐那些按祂旨意生活的人。因此人应该悔改,承认自己的罪过,祈求天主的到来。天主必会实践祂救恩的许诺,因为祂是我们的父亲。
《驼铃牧心》将临期第一主日释义
本主日的读经二属于保禄致格林多人前书的感谢词。保禄书信的一个特色,是致候词后加上感恩祷词(1:3-9)。
在感恩祈祷中,保禄首先祈求天主赐与「恩宠」和「平安」(3)给格林多教会。教曾是接受了天主白白恩赐的「恩宠」(3),享受天主的「平安」.而这平安扩展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接着保禄感谢天主赐给格林多人的恩宠,尤其在语言及知识上的。保禄感谢天主因为格林多人不欠缺所需要的恩宠。如果从书信后面谈及的情况来看,即使团体内仍存在不少问题,保禄也绝不怀疑天主圣宠的丰厚。格林多人追求恩赐,在语言上的,和智慧上的,这都是天主的恩赐,但在格林多却成为了分裂的泉源。天主的恩赐本不是为了自夸、自我欣赏,而是用来为基督作见证(1:6),可惜格林多人却为了这些恩赐而争论不休。
然后保禄提醒格林多人,不论他们接受了多少恩宠,他们仍要期待将来要发生的事:耶稣基督的再度来临。这也是保禄在这封书信的一个重点,他在15章有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保禄提醒他们,教会是在一个等待的时期,因此他们必须坚持到底。
耶稣来临的日子也是审判的日子,基督徒定要依赖着天主的恩宠,才能准备好自己,「无瑕可指,(1:8),以迎接那口子。也许保禄在这里是要提醒格林多人不要只顾属灵的经验,忘记了日常爱德生活的重要。
最后保禄提到天主召唤格林多人成为基督徒,是要叫他们能与耶稣基督合而为一。这合一不单指精神上、灵性上与基督合而为一,也是在基督内,与其他的教会成员合而为一。
生活实践
将临期是等待耶稣基督来临的时期。教会在这时期提醒我们准备好自己迎接耶稣。这等待使我们与旧约的信徒合而为一(参阅读经一及答唱咏)。福音中,耶稣提醒我们要醒庄等待;同样,保禄也提醒格林多的教友,虽然他们拥有不少天主所赐的思宠,但他们的眼光实在狭窄,只顾彼此争论谁较优胜,忽略了这些恩宠的目的是天主要透过他们建设教会,传扬福音。而且这些恩宠也是帮助他们准备迎接耶稣的来临。保禄要他们放远目光,望向未来,期望着耶稣的再来。今日的我们,有时也会忽略了基督信仰中的末世幅度,只顾今日在天主的恩宠下努力生活。但如果我们能在末世的透视下看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成败得失,都会变得不再重要,也许我们的埋怨也会减少,并会更懂得向天主感恩。
《清泉掬水》耶稣的门徒要时时醒寤内容
耶稣用仆人等候主人回来的比喻,教训门徒要随时准备迎接祂的来临,因为祂来临的日子是突然的,无人可以预知。
上下文
这段福音是耶稣末世言论(13:1-37)的总结,也是祂最后公开讲的几句话。上文13:28-29记载耶稣以无花果树的比喻说明祂来临的迫切性。下文第1章,圣史开始叙述耶稣的苦难史。
释义
_「日期」(33)指世界末日,耶稣光荣地再来。但这日期何时到来,只有天父知道(谷13:32)。这日期也是指耶稣不断地降临到人的心中,即在日常生活中、在礼仪中,基督徒与主相遇的时刻(参阅若1:20,28;16:16)。
_「出外远行的人」(3)指的就是耶稣,祂升天后好像已经离开了世界,但是会随时回来。
_「又嘱咐更夫须要醒痛不寐」(3)更夫即看门的人。比喻中的房屋,应为有围墙保护的那一种。看门的人就在围墙的闸口看守,故此对于整间房屋的保安十分重要,尤其在夜晚,他更须保持清醒,以防盗贼,或是给夜归的主人开门。虽然主人特别嘱咐看门的人,但其实「每一个人」(3)各自都有主人交付的工作,换言之,所有仆人均须要保持醒觉,以完成主人所托。
_「或许傍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啼时,或许天亮时」(35)把黑夜分成四个阶段是罗马人惯常的分法。此外,为犹太人来说,黑夜是邪恶的象征(参阅若13:30;罗13:11-12)。在这邪恶的世代中,门徒更须保持那份醒觉。
讯息
沉睡会令人的感觉变得迟钝,同样,灵性上的沉睡会令我们听不到基督的声音。故此,我们要时常祈祷和读经,积极参与礼仪和服务,以保持心灵上的醒觉,并做好耶稣吩咐我们的工作,以准备祂的来临。其实,耶稣不单只在末日光荣地来临,祂在每一天都与我们在一起(玛28:20),只是我们能否从时代的征兆察觉出来吧(玛16:3)。无论在个人或团体的层面,每当受到迫害或遇到信仰的危机时,就是耶稣来临的时候,即耶稣邀请我们参与祂的巴斯卦奥迹。一个人或团体是醒捐,还是沉睡,就在于是否准备好面对迫害。
林思川《台北思高》警醒等待
教会礼仪年主日弥撒的福音选读提供基督徒一个机会,透过对观福音经文更为精确的认识耶稣。按着礼仪年轮替顺序今年是乙年,由于教会在今年邀请全体信友,在主日感恩礼仪中一起聆听马尔谷福音,因此又称为「马尔谷年」。四部福音中马尔谷福音最短,其中没有叙述耶稣的童年故事,没有报导复活主的显现(谷十六9以后经文是后人加入的,不属于马尔谷福音的「原稿」),也没有和圣神降临相关的经文。因此,在「马尔谷年」中,我们也会听到许多其它福音经文,尤其是若望福音的内容。
将临期圣经选读
将临期是准备迎接耶稣基督来临的时期,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准备迎接耶稣圣诞节,以纪念天主子曾在历史中来到人间;同时另一方面也透过这个思想,导引大家等待在末世之时基督的再度来临。耶稣基督的第一次来临,指向祂第二次的来临;祂的第二次来临,则使第一次来临达到圆满。
这样的双重意义也清楚地表达在礼仪选经之中:十二月十六日以前,礼仪经文强调对末世的期待,由十二月十七日起,则着重于纪念耶稣诞生的历史事实。
经文脉络
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自马尔谷福音「末世言论」的结语(谷十三33-37)。马尔谷以整章的篇幅(十三章)记载耶稣向门徒们谈论末世,主题是宣告末世来临的必然性,以及教导门徒们在末世来临之前如何在现世中生活。马尔谷安排这段「末世言论」的目的,并非只是提供有关末世的「信息」而已,而更为了激发基督徒团体,以相称的方式在当下生活:他们应该把现世视为是宣扬福音的时间(谷十三10),以及警醒祈祷、抵抗诱惑、等候基督再来的时间(谷十三21-23)。
末世发生的时间
在末世言论中,耶稣虽然强调了末世的必然性,但却没有确切地说出末世来临的时间,因为「那日子和那时刻,除了父以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十三32)。既然末世的时间不可知,因此人真正应该关心的不是「末世何时来到」,而是「现在该如何生活」。今日的福音一开始,就是指出这个结论:「你们要当心,要醒寤,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期什么时候来到」(十三33)。接着再以一个「看门人的比喻」加以阐释说明:
「正如一个远行的人,离开自己的家时,把权柄交给了自己的仆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又嘱咐看门的须要醒寤。所以,你们要醒寤,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回来;或许旁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叫,或许清晨;免得他忽然来到,遇见你们正在睡觉。我对你们说的,我也对众人说:你们要醒寤!」
「看门人」的比喻
这个比喻的重点在于强调远行的家主,归期无法预料,这个情况迫使看门的人(弥撒经文译为「更夫」)警醒不寐。因为主人会在仆人毫不期待之时突然出现,因此仆人必须警醒等待,由于这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时时准备好的态度是必要的。
比喻中的家主在远行之前,把「权柄」(弥撒经文译为「家务」)交给自己的仆人。这段话使人回想起,耶稣在召选十二位宗徒时,把「权柄」赏赐给他们(三15;六7;由此可见弥撒经文译为「家务」实属不当),使宗徒们能够继续他的工作。现在这相同的使命和相同的权柄也交给信仰团体,要他们在现世上去完成。
因此,所谓「醒寤不寐」的意义,就是要门徒们(以及日后的基督徒)有意识地、负责任地永远在将要来到的主前生活,并拒绝任何影响他或引诱他离开这个基本态度的事物。
综合反省
马尔谷福音的作者经验到末世的时间不可预期,因此以这段呼吁醒寤等待的经文,来综合整个耶稣的末世言论。信仰团体意识到他们迎向人子再度来临的日子,并且应该让最后的结局决定自己的生命。他们不可只是游手好闲地等待,也不能狂热地期待那日子的来临,也不必猜测那日子何时会来到。
这段经文和今日基督徒生活关系密切,面对末世的正确态度是,在高度的警觉之下跟随每一个发生的事件,妥当而且负责的运用主所赋予的才能,有意识地时时准备好交出主所要求的成果。只要我们时时醒寤,认真地在信仰内生活,便能确保在末世之时,不被遗弃,而是被接纳;不会迷途,而是被引入天父的家;不被审判,而是领取永远的赏报。
潘家骏《圣言探微》醒悟祈祷
从这个主日开始,我们进入了乙年新的礼仪年度。在这「将临期」期间,教会邀请我们等待以及庆祝主的来临。而「主的来临」具有双重的意义:第一重意义是那已经完成并实现了的「主的来临」,也就是指基督的第一次来临,也就是耶稣基督的诞生。基督第一次来临时,屈尊就卑,降生成人,完成了天主所预定的计划,并为我们开辟了永生的途径。除此之外,「主的来临」还有第二重意义,也就我们正期待及等待着主基督第二次在光荣中的来临,这来临将使我们圆满地获得我们日夜期待的恩许。
读经一《依撒意亚先知书》正是为我们预告了主基督的第一次来临。而在读经二《格林多人前书》中,圣保禄宗徒则是为我们预告了耶稣的第二次来临,并满含盼望地宣告了我们最终的结局。在本主日弥撒的福音里,耶稣更是为我们指出了末世来临的急迫性:
「你们要当心,要酝悟,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期什么时候到。……所以你们要警酝,因为你们不知道,主人什么时候回来;或许傍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叫时,或许天亮时;免得他突然来到,发现你们正在睡觉。」因此,今天的福音鼓励我们,不要再做一个沉睡的基督徒,而应该时时警醒,怀着炽热的渴望等待主耶稣的再来。
因此,教会根据将临期的双重意义,在这时期的一开始,便安排了三篇盼望满满的读经与福音,为的就是要让我们更深刻地经验到,这个时期真是一个载满了希望,充满了期待的时期。而将临期的形成,除了圣诞奥迹及末世奥迹这两件涉及基督来临的救恩事件之外,也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基督徒特有的盼望、期望及等待的方式。
谈到盼望、期待及等待,这就让我们想到,在我们的日常生命旅途中,总有什么盼望或什么期待在我们明天生命的那个停靠站,等待着我们、欢迎着我们。别的不说,光是在这台弥撒结束后,必定就有某人或某事在等着你。而除了生活里细细琐琐的日常盼望之外,我们的心胸可能还怀有更远大的希望,希望从政的人可以为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造就绝对的正义;希望世间所有婚姻的结合都能免于冲突与意见的分歧;希望金钱能够为人带来更大的安全感;希望所有的友谊都能够绝对忠实等。
是的,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盼望,因为一个人无法活着而无任何的期待,我们都在期待着某人或某事在我们明日的生命中临在。如果没有人也没有事物在我们明日生命的停靠站欢迎我们,等候我们的话,生命就将成为黑暗而没有尽头的隧道了。是「希望」或「盼望」这个人存在的基本动机引导人并带给人勇气进入明天,走向未来。然而不论任何时代,作为一名基督徒,生活中除了拥有这些世俗的期待和盼望之外,千万别忘记了!在我们生命的终点站,将有更终极的盼望在等待着我们,这终极的盼望就是「永生」。基督徒之所以能够拥有这超性的盼望,并不是因为基督徒在性格上比别人更多一分自信,也不是因为他对未来盼望的强度比别人更加殷切;不,都不是,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的盼望,纯粹是因为他拥有一个来自天主的「许诺」°
对天主「永生」许诺的殷切盼望和热切期待,让我们可以在盼望中同时相信:天主就是生命,祂的救恩就是要为我们战胜那毁灭的根源,成为那克服死亡的力量。是的,原罪虽然让我们成了罪恶与死亡的奴隶,但是天主的救恩,却是藉着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竟使我们该死的人类从万劫不复的败部中复活,甚至于把我们提升到永恒的境界。这真福荣宠就是如依撒意亚先知所惊叹的:「这是人从未想到,耳朵从未听过,眼睛从未见过的。」这个能让先知也能让我们如此目瞪口呆、惊异不已的天主许诺,就在圣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事件中,已经开始实现了,而在基督的死亡与复活中,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圆满的保证。
这就是基督徒盼望、期待及等待的方式。原来我们基督徒所盼望、所期待、所等待的并非是一个在未来中才会实现的许诺,不,我们所盼望、所期待、所等待的就是一个已经紧紧把握在手中的永不失落的盼望,而这个盼望不是别的,它就是我们所已经拥有的耶稣基督。然而,在面对这份永不失落的盼望时,我们的生活要如何应对呢?今天福音中耶稣教导我们:「要警醒!」而什么是警醒?我们怎样才能过一个警醒的生活?
这问题让我想起越南籍阮文顺枢机,他是在年安息主怀前一年,被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擢升为枢机的。在他的著作《五饼二鱼》里有一段话,或许回应了我刚刚提出来的问题。
这段话是阮总主教被关入监狱时,他想起一位曾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主教的话,这是在几年牢狱生涯重获自由后,这位外籍传教士主教的肺腑之言:「我花掉我生命中的一半的时间在等待。」阮总主教对这句话的自我反省是:「这是非常真确的,所有囚犯,包括我自己,每一刻都期盼着自由。但后来我却下定决心:「我不要继续等待,我要活在当下的每个时刻里,用爱去活出生命里的每个时刻。」
好一个用爱去活出当下的每一个时刻!
这不就是警醒、醒悟生活的最佳实践吗?然而我们对生命总是瞻前顾后,让那随着岁月逝去的过往悔恨以及尚未到来的未来忧虑,不断地纠缠及打扰我们,而让我们错失了生命中许多当下的美好。这种当下美好的时刻是当我们驻足欣赏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就可以经验到的现实。譬如说我的一次赏艺经验,当我驻足欣赏法国印象派大师塞尚(PaulCezanne)那充满生命的画作〈MontSaint-Victoire(圣维多利亚山)〉其中一幅时,我就真切的体会到艺评家RainerMariaRilke对这幅画所发出的惊叹与评论,他说:「塞尚如此纯洁地把现实缩为一堆颜料,以致现实反而重新披上一个新的面貌,是超乎颜色的境界,却不带任何前尘往迹。」
是的,因为伟大的艺术家能够完全活在他作画的此时此刻,而不带任何前尘往迹,换句话说,就是不瞻前顾后,只留下当下的美丽,而且这美丽不断被赋予一种崭新的面貌,直至成为永恒。
是的,伟大的艺术家如此,作为生命艺术家的基督徒的生命不也是该当如此吗?你可以想象一下,作为基督徒的你,是一个生命舞台剧演员,此刻正站在剧院的舞台上。这时候,如果整个剧场的灯光都打亮的话,应该连最后方的观众席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并且多少会干扰你的演出,可是当强烈的聚光灯打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恐怕连第一排都看不见,而且会让你能够专注在你此时此刻的表演当中。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当人生只有微弱光线的时候,过去和未来不只都可以看得见,并且还会不断地干扰我们此时此刻的生命,而让我们错失了许多当下的美丽。但若为此时此刻点上闪亮的聚光灯,那么我们就能在当下活得精彩。是的,当我们点上闪亮的生命的聚光灯,我们就能把握住当下的美丽。
这令我想到一个实际的例子。演艺圈「浩角翔起」的成员浩子,最近暂别演艺圈,带着家人环游世界,常在脸书分享旅游趣事的他,透露因为被海关人员阻挠,最后赶不上飞机而心情烦躁,未料转头看到家人时,竟顿时转念,浩子表示提早3个多小时到机场,却因为海关人员说不能使用签证,全家人因此被请到机场大厅等候,未料换个海关人员竟盖章放行,只可惜为时已晚,只能目送班机离开,这也让浩子极度不满,表示脸当下臭到连自己都认不出,不过当回头看看老婆跟小孩时,竟让他立即转念「他们不就是我的家吗?家都带在身上了,还要赶去哪里?」事后更想谢谢那位海关人员,因为她的不放行,反而提醒自己「家一直在身边」。好一个「家一直在身边」,这不就是在闪亮的生命的聚光灯,看到当下的美丽吗?
然而,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生活锻鍊成活在当下,亲炙永恒的醒悟生活?我想为我们基督徒,祈祷应该是一条通往这种生活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耶稣常常把「时时警醒」和「常常祈祷」放在一起。因为在祈祷时即进入了天主与我们同在的境地,会注意聆听天主此时此地对我说的话,是在体会天主此时此地给予我的爱。因此,祈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意识到,我们活在那时地,就是天主与我们同在之处;也因此我们可以抛开使我分心的昨天或明天,而努力活在当下。
电影《功夫熊猫》中有一名言:「昨日已然成了历史,明日是一个神祕的未知,而活于现在的今天是一份礼物,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与『礼物』的英文是同一个字(present)。」所以,就让我们接受来自天主的礼物,好好活在当下,在警醒、醒悟中与那将要来临却又已经紧紧拥抱在我们生命当中的耶稣Link(连上线),好让我们的近人也能够透过我们那时刻活出爱的生活,而相信我们所宣报的好消息:耶稣已经来了,而且祂还要再度光荣来临,祂的来临为我们带来了永生。阿们!
谭锦荣《主日讲道》谨慎!醒寤!
标签连结:主耶稣在讲论有关人子的来临时,多次强调「要谨慎」(谷十三5,9,23),在这个主日的福音中,祂曾提醒门徒「要醒寤」(谷十三33)。然而,主耶稣这份对门徒的提醒将会在山园祈祷时再次出现:「你们留在这里,且要醒寤!」(谷十四3)主耶稣多次提醒祂的门徒要谨慎、要醒寤,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人子将要来临的时刻,因此他们便要常生活在醒觉之中。主耶稣虽然没有指出确实的时间,却为门徒们提供了不少线索,使他们能作出充份的准备。祂渴望的并非准确的计算日期,而是门徒的「警觉性」。
若然,主耶稣所渴望的是门徒的「警觉性」;那么,我们便应从祂所言所行中加以反省:我有否以主耶稣作为生活的典范,活出福音的精神:「正如一个远行的人…把权柄交给了自己的仆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又嘱咐看门的须要醒寤」(谷十三3)。由于主耶稣已将传福音的使命交付了给门徒:「耶稣派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赐给他们制伏邪魔的权柄…他们就出去宣讲,使人悔改」(谷六7—12)、「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成为大的,就当作你们的仆役;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的,就当作众人的奴仆」(谷十3—)。因此,当主耶稣论及祂的离去时,祂便强化他们的使命,渴望他们能了解应负起的责任。
此外,时常「警醒」亦是先知的使命之一:「夜间每到交更时分,你该起来哀祷,像倾水似的,向上主倾诉你心」(哀二19)、「人子,我派你作以色列家族的守卫;当你由我口中听到甚么话时,你应代我警告他们」。(则三17)故此,主耶稣指出祂没有一个指定的时刻到来,但祂的来临将会检视门徒在教会内所作被派遣的使命,能否按祂的旨意完成。
主耶稣在世生活时,常与贫穷者、受苦者、被遗弃者在一起,祂愿意他们因为被爱、被接纳而重获生命的尊严及价值。祂亦鼓励我们要以行动支持他们。主耶稣亦责备对那些为巩固个人既有利益,而加重他人负担、以言语批评他人的人。既然主耶稣为我们订下一个爱德的蓝本,我们便应加以依从。试想想:今日教会面对当代的意识形态,社会上相当强调个人的需要,有些时候甚至超越了团体的需要。此外,批评文化亦相当猖獗;若然,人只会作负面、消极的批评,而不能给予正面、积极而有建设性的意见,社会很容易便会割裂,形成很多对立面。因此之故,教会更要在这种必要的时刻,发放「正能量」。如果,每一位基督徒都能为建设一个合乎福音精神的社会而努力,将天主的爱活现于生活的不同境况中,在天主的恩宠助佑下,世界必能改变。今日,世界依然有很多困难存在,是否我们仍未能为福音价值作出有效的见证。如果,我们在教会内亦追求名利、权力、及满足个人的欲望,我们便成了福音的绊脚石。福音精神又如何能战胜世界的黑暗呢!因此,主耶稣提醒我们要「谨慎、醒寤」!
「你们要醒寤,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甚么时候回来:或许傍晚,或许夜半,或许鸡叫,或许清晨」(谷十三35)。藉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份「谨慎、醒寤」是连结于主耶稣在山园的经验(谷十四17,32—65,72,十五1)。主耶稣在山园祈祷时,门徒们因疲倦而睡着了。这份「睡着了」的态度表达了人陷于「属灵的麻木」及「自我放纵」的状态,这样人便会远离了天主。这就是我们软弱的时候,为何会作出一些不合乎基督徒应作的事!但是,我们总有睡醒的时候,正如圣保禄所说:「所以我们不当像其他人一样贪睡,却当醒寤清醒」(得前五6)。如此,我们便生活在信德内:「应当清醒,穿上信德和爱德作甲,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得前五9)。
主耶稣在山园祈祷时所面对的挑战只是一个开始,在整个教会的进程中,我们仍会面对不断的挑战。因此,我们只有时常谨慎、醒寤,依赖天主的恩宠为祂作证。
张春申《妙音送长风》三种不同的将临
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教会礼仪生活新的一年。将临期的确是为了准备耶稣圣诞大节日;不过它自身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几乎综合了整个救恩历史。将临期内,教会通过礼仪,尤其应用弥撒圣祭的读经,提醒教及记起天主在人类历史三种决定性的来临形态。首先是在耶稣基督的诞生事迹中,天主降生为人,来临到人世间。最后是在世界末日、天地终穷时,在耶稣基督身上,天主光荣地来临。但是将临期也特别提醒大家,天主在复活的基督内,时时来临人间:尤其举行弥撒圣祭时,光荣的基督来临到教会团体中。
来临是全部圣经的一个重要名词,专门描写天主宠幸的日子。旧约以色列民族在充军流亡时代,先知预报天主末了要亲自来临,解救他们的好消息。从此,以色列民族根据先知的预告,渴望天主的来临,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的困境之中。这是教会在将临期礼仪中所纪念的。
教会是新的以色列子民,天主的子民。它相信旧约先知的许诺已经应验了。天主真实地来临人间,祂在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生命中,实现了不但为以色列民族,而且为整个人类的救恩事业。这个救恩事业在基督的死亡与复活奥迹中已经定型,现在不断地在人类历史中继续进行,只是尚未圆满地完成。按照耶稣的许诺,末日祂光荣来临时,天主的救恩计划才彻底大功告成,那时,如同保禄说的:天主成为万物之中的万有。这也是教会将临期礼仪中所期待的。
今天的福音直接肯定的是基督末日来临,当然我们不知道那日期什么时候来到。同时,根据本主日的福音,我们间接可以加上这个思想,预报末日的耶稣,便是旧约以色列民族期待的默西亚基督。我们在举行弥撒时,可以综合天主的三种来临的形态:在面酒形态中来临的复活基督,祂已经在历史中来临了,祂还要以光荣的方式来临。在这样解释了礼仪年将临期的内容之后,我们实在不能不问,这一切又与我们切身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将临期几乎简单地综合了基督信仰中的历史观以及人生观。基督徒与周遭的非基督徒大家一起生存在历史中,接触到同样的遭遇,经验到同样的沧海桑田;但是为他们,历史不是盲目地进行,它的将来也绝对不只由人力所定。基督徒相信天主是历史的真正主宰,在耶稣基督来临之前,天主已经推动人类历史中的一切,准备祂的来临。在耶稣来临之后,天主始终经由耶稣基督领导看整个人类历史。在这样的历史观光照下,所有基督徒对于历史的遭遇、沧海桑用的变迁,即使常人看来显得荒谬与失望,他们却坚决肯定来临到历史中的基督在领导一切,既然祂在领导一切,信徒与圣保禄一起说:「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这是基督徒的人生观,他们决不诅咒历史,相反,他们肯定基督在历史中领导人类。
因此,在新的礼仪年的首日,让我们再次重申将临期的历史观与人生观。我们纪念耶稣基督,人类的默西亚已经在历史中来临了;我们期待耶稣基督,人类的救主,末日来临完成历史。而这个耶稣基督,我们天天,尤其在今天的感恩祭中经验到祂的来临。
吴智勋《和平纶音》耶稣神秘的来临
乙年礼仪年以马尔谷福音为主。四部福音中以马尔谷福音为最早,也最简短;大家相信玛窦及路加在若干程度上是引用马尔谷的,而人们对四部福音的印象是:若望写得最深奥,最有神学味道;玛窦有较完整的教理;路加神修性最佳;马尔谷却似乎一无是处,敬陪末座,不大为基督徒重视。
今天对福音的认识多了,发现每一部福音都各有其精采之处,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每个作者都描绘了一个独特的耶稣基督图像。在这个礼仪年,我希望带大家认识马尔谷福音中的耶稣;他写的是一个痛苦的、神秘的基督,他强调耶稣的苦难。若有人问:「为甚么耶稣要受苦?」他会答:「就是因为祂是基督,是基督就必须要受苦。」其实,他要表达的是:基督徒也要像基督一样受苦,做基督徒无可选择,一定要背十字架,那是做门徒的代价。如果有人问马尔谷:「为甚么基督徒要受苦?」他会回答:「不为甚么,只因他们是基督徒。」
马尔谷笔下的基督是神秘的。在福音中,他没有提到耶稣的童年,也不注重祂的父母。此外,福音中的耶稣常常不准人吐露祂的身份,连魔鬼也不例外;人人似乎不认识祂。马尔谷特别喜欢说人盲目,盲目得连盲人也不如,就算门徒也不知道祂是谁,直至祂死在十字架上,祂的身份才显露出来。总之,他笔下的耶稣常常带着神秘感,是一位总让人猜不透的师傅。
今天的福音多少带有这个特色,一方面耶稣说了一个神秘的日期,其实,那是指耶京陷落,为犹太人来说,那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另一方面,祂说了一些有关人子神秘的来临:「或许在傍晚、夜半、鸡啼、天亮」。过去人们喜欢把这个神秘的时刻看成是耶稣第二次来临,是祂来审判的日子,故此总带着一些恐怖感。
我觉得在将临期间讲一些有关耶稣威严性、恐怖性的来临,跟准备喜乐的圣诞总是格格不入,我们似乎又像当日的门徒,总不认识耶稣。
昔日的耶稣带着神秘感,今天我们亦感受到那份神秘,至少祂的来临是神秘的,因为我们不知道祂来临的「时间」,也不知道祂来临的「地方」,但祂曾提示说:「你们两三人以我的名相聚,我就在中间。」此外,祂也会降临在有需要的人身上:「几时你们为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做,就是为我做。」我们都听过这些,但耶稣的临在,总带有一种无可避免的神秘性,因为,我们无法预知祂来临的形象,而祂总喜欢选择自己的方式与人相会,这样,我们很多时就像盲人一样盲目地错过了。
过去我们多强调耶稣公义性、惩罚性的来临,这个耶稣神秘得来可怕,与其说是醒寤,倒不如说成避免义怒的惩罚来得贴切;可是,在将临期强调这种说法未免太消极、太胆颤心惊了。
今年的将临期,我们不妨感受一下耶稣「另类」的、恩宠性的来临。这个耶稣仍具备其神秘性,但却神秘得可爱,因为我们虽然不知祂何时才来,但祂来时将会带着恩宠;因此,我们要怀着小孩子的心情,期待那带着礼物而来的圣诞老人——耶稣。
让我们在将临期内多留心耶稣的临在,祂可能在弱小者身上,亦可能在你上司的身上、你家人的身上、你朋友的身上,说不定就在你身旁的人身上!马尔谷口中的耶稣,说不定给你一个惊喜——一份神秘的恩宠。
让我们好像小孩渴望圣诞老人一样,喜乐地期待这位神秘耶稣的来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