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肠壁穿孔是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最常见的部位为乙状结肠。由于结肠内容物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现得较晚,但较严重。一部分结肠位于腹膜后,穿孔后容易漏诊,常常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肠壁穿孔又可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穿孔。

01.原因:

操作手法不得当导致机械性损伤:如盲目暴力操作,注气过多等;肠道本身疾病可导致肠壁结构薄弱,如结肠憩室、溃疡性结肠炎等;行息肉切除时距离肠壁太近,未将息肉轻轻拉起悬在肠腔中,通电时间多长电流过强等;狭窄扩张时视野不清,盲目操作,扩张力量过大等都可能导致穿孔的发生。

02.临床表现:

一旦出现肠壁穿孔,病人即感到下腹部持续性胀痛,并逐渐加重。检查结束下床活动后更明显。由于检查前病人已经过肠道准备,穿孔后流入腹腔的肠内容物并不一定很多,因此有时早期发现穿孔较为困难。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才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但穿孔部位压痛最明显,肠鸣音消失等,故内镜医生需要提高警惕。即刻穿孔发生时可在内镜视野下见到黄色脂肪组织为大网膜,或见到腹腔脏器。腹膜外穿孔的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和体征,逐渐出现皮下气肿,继而出现发热、腹胀、腹痛等。下端直肠因位于腹膜返折以下,故下端直肠穿孔并不表现为腹膜炎,而是引起严重的直肠周围感染。腹部平片或透视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或腹膜后有积气,且腹部肠管普遍胀气或有液气平面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03.处理:

对于较小或不完全的腹膜内穿孔,如果患者症状及体征较轻,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这也可作为术前准备和术后支持疗法。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营养。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病情加重应立即手术治疗。目前对于不完全穿孔或小穿孔可采用金属夹缝合的方法,降低了手术干预的机率,减少病人的痛苦。对于较大的穿孔,患者症状、体征较重,需立即手术,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病人可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先性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待3~4周后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关闭瘘口。对于腹膜外穿孔,一般都采取禁食、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如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直肠下端穿孔可采用金属夹缝合穿孔。同时夹子缝合后尽量吸尽肠腔内的空气,避免过高张力,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食,适当用一些抗生素和镇静剂,并严密观察,一旦病情加重即外科手术治疗。

金属夹治疗直肠穿孔

04.预防:

肠道准备一定要充分,良好的视野对于肠镜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大肠狭窄的病人,肠道准备往往不充分,内镜治疗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以获得较好的视野,减少盲目操作的机率。插入时严格按照“循腔进镜”的基本原则,严禁滑行较长距离,有阻力和剧烈腹痛,应立即退镜,循腔再进,切忌暴力插镜。控制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气量也是预防肠穿孔的有效措施。另外需严格掌握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使用过量的镇静剂。

往期推荐

科普

结肠镜的发展史(一)

科普

结肠镜的发展史(二)

科普

纤维结肠镜的结构和应用原理

科普

电子结肠镜的结构和应用原理

科普

结肠镜检查适应症

科普

结肠镜检查前的器械准备

科普

结肠镜检查的单、双人操作法

科普

无痛内镜检查及术中监护

科普

结直肠息肉及粘膜下肿瘤治疗的术前准备

科普

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常见术中护理配合

科普

结直肠狭窄扩张和支架治疗的术中操作及配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ss/13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