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如何判断什么原因引起腹泻
1、有没有新增失误
2、是否有着凉
3、是否肠炎
一、腹泻概念:
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若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就会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便产生腹泻。临床上按病程长短,将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二、判断
1、宝宝便便变稀就是拉肚子吗?
拉肚子就是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胃肠道常见病症,也是宝宝们常见疾病之一。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偏稀,次数相对较多,但不一定是腹泻。宝宝的排便次数一天可以有1-12次,(一般是1-5次),也有是三四天,甚至更久才排便一次,只要宝宝进食、发育、情绪正常,排便不费劲,排便情况就是正常的。
当母乳或者奶粉含低聚糖较多,再加上宝宝肠道里面的双歧杆菌占优势时,宝宝大便会稀,次数会多。这不是坏事,反而保证了婴儿免疫系统成熟。
(有时给孩子吃上了含双歧杆菌或者鼠李糖益生菌时,双歧杆菌就占优势,所以会出现大便次数多而且大便为糊状时,有的宝妈就开始不淡定了,说宝宝腹泻了。其实不是,而是个好事。)
2、宝宝有哪些便便出现之后咱们就得重视起来了?
水便,蛋花便,便便里面有脓血状东西,腥臭味很大,酸臭味,羊屎便,豆渣便,果冻便等。这些便便有的是细菌、病毒感染所导致,有的则是对食物不耐受,过敏导致,要区别来对待。
三、感染型腹泻
感染性腹泻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病毒感染往往发热在前,且多伴有呕吐现象。发热呕吐后,第一次排便未必是腹泻,但紧接着就会出现腹泻。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往往有黏液,甚至有脓血样物质,每次排便量并不多;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往往为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出现脱水。
细菌性感染
如果宝宝大便出现了脓血便或者腥臭味,一定要在1-2小时内将留下的大便用塑料瓶医院检查大便检查。如果大便检查显示超过每高倍视野15-20个以上虑是细菌感染。在这个时候要用到抗生素(消炎药)。如果仅几个红细胞或者白细胞不能说明是细菌感染或只是轻微细菌感染,不需要口服抗生素,可以服用活性益生菌。
?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急性起病,轻者水样泻,典型者突起剧烈腹痛、水样便,数天后出现血性便,发生腹痛、腹泻、低热或不发热。
2.耶尔森菌感染
婴幼儿及儿童胃肠炎症状突出,成人以肠炎为主。起病急,以发热、腹泻、腹痛为主要表现,热程多为2~3天,腹泻一般1~2天,重者达1~2周,粪便多水样,带黏液,可有脓血便,腹痛常见,可局限在右下腹,并可伴肌紧张和反跳痛。
3.变形杆菌感染
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感染,如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胃肠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部位在上腹和脐周,腹泻轻者每日数次,重者20~30次。
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大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水样腹泻、发热、腹胀、下腹或全腹散在痉挛性疼痛。严重者也见黏液便,血便少见,严重的并发证有脱水、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肠麻痹和肠穿孔。
细菌性感染要借助于检查,大便常规及粪便培养等手段。结合发病症状、体征、病程及腹泻次数、性状等考虑可能的病原菌,确诊有赖于粪便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特异性检查。包括发病季节、地区、年龄,有无不洁饮食史、集体发病史、动物接触史、疫水接触史及抗生素使用、手术史,来让医生做出判断。
治疗:
1、用药:医生在检查结果出来后,结合宝宝病情表现给出用药方案,家长不要擅自用药。
2、防止脱水:一是口服补液,二是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一般都是推荐用补液盐三。
3、微生态疗法:推荐吃相对应症状的益生菌,来补充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4、营养支持:患病期间,营养上的支持极重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吃乳糖酶或者无乳糖奶粉、深度水解奶粉及氨基酸奶粉,达到给予营养上的支持。如果在吃原奶粉,可以稀释(半量奶即可),如果吃半量奶后孩子马上就拉出水便,请马上更换到无乳糖奶粉。
?
病毒感染
病毒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程短,病死率低。
最常见的为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轮状病毒是借由粪口途径传染的。它会感染与小肠连结的肠黏膜细胞(enterocyte)并且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肠毒素会引起肠胃炎,导致严重的腹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死亡。
检查可作大便常规及轮状病毒检测。
治疗:
1、轮状一般为自愈性,所以一般不会用到特效经,如果需要用药,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防止脱水:一是口服补液,二是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一般都是推荐用补液盐三。
3、期间给孩子吃上益生菌,以双歧和乳酸菌为主,可跟医生指导下给予微生态的治疗。
4、营养支持:患病期间,营养上的支持极重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吃乳糖酶或者无乳糖奶粉、深度水解奶粉及氨基酸奶粉,达到给予营养上的支持。如果在吃原奶粉,可以稀释(半量奶即可),如果吃半量奶后孩子马上就拉出水便,请马上更换到无乳糖奶粉。
5、在孩子腹泻期间,给孩子补锌。
6、避免使用抗生素
非感染型腹泻
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同样主要累及皮肤、消化和呼吸系统。怀疑孩子牛奶过敏时,家长不要依赖某些检查确诊,可以自己在家使用“食物回避+激发试验”来判断。停止给孩子食入牛奶及含有牛奶的任何食物或药物,观察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如果情况有所好转,就应高度怀疑牛奶过敏。再次食入后症状再度出现就可确诊。比如孩子进食奶粉后出现呕吐,再次进食后又呕吐,这就完成了“食物回避+激发试验”,就可认为孩子是牛奶蛋白过敏。一旦确诊,应停止食入牛奶及其制品至少6个月。
其他食物过敏与牛奶过敏相似,遇到可疑的过敏都要即刻停止喂养该食物,观察过敏现象是否能够好转。千万不要依赖白纸黑字的“检验报告”。因为任何检验都使用的是标准试剂进行检测,而非孩子的实际食物。孩子本身是最好的试金石,要相信孩子的表现。
婴儿母乳喂养为何还会出现牛奶蛋白过敏?
很多妈妈非常疑惑宝宝明明是母乳喂养,怎么还会出现“牛奶蛋白过敏”。其实,母乳喂养期间出现牛奶蛋白过敏的成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宝宝出生后初期吃过配方粉有关,也可能与母乳喂养期间妈妈的饮食有关,还可能与其他添加剂,如钙剂等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宝宝出生后都接受过一些配方奶粉喂养。如果孩子出生后进食的第一口奶是配方奶粉,出现母乳喂养下牛奶蛋白过敏的机会就会较高。只要孩子出生后,特别是在母乳喂养期间接受过配方奶粉,就有可能开始牛奶蛋白过敏了。当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牛奶蛋白过敏时,建议给宝宝停掉所有的添加剂,使用有效益生菌,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停母乳,而妈妈要限制进食牛奶及其制品,这时妈妈必须通过钙剂进行自身需求的补充,同时还要补充适量维生素D3,这里特别提醒诸位准妈妈注意,如果孩子出生后真的需要额外添加营养,可选用水解蛋白配方粉。
为什么咱们的宝宝多会出现蛋白过敏?
这个过敏跟人体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咱们的宝宝有的吃免疫制剂,免疫力是比较低下的,所以咱们的宝宝体内的一些酶素分泌不够,会导致很多问题出现的。
另外一点就是有些宝妈,转奶时就好像跟人家比赛跑步一样,人家孩子没转就直接吃什么什么奶粉了,都没事;人家孩子三天就转好了。你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跟人家比吗?建议转奶时要稳,要稳。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宝宝去转奶。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
牛奶蛋白过敏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停止牛奶制品喂养的同时,使用水解蛋白配方粉。
水解蛋白配方粉分为三级:部分水解配方,用于预防过敏,或者用于深度水解配方治疗后换成普通配方之前的过渡:深度水解配方,用于常规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氨基酸配方,用于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和急性全身过敏反应、嗜酸性食道炎等特殊类型过敏。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是治疗牛奶过敏的“药物”,如果食用氨基酸配方粉期间仍然出现过敏现象,说明孩子在牛奶蛋白过敏的同时还存在其他过敏问题。
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应先选用深度水解配方粉或氨基酸配方粉至少连续食用3~6个月,若无再次过敏,就可尝试在原有配方粉内添加少许部分水解配方,根据耐受状况逐渐增加部分水解配方比例,直至全部使用部分水解配方,再坚持部分水解配方粉6个月,然后才能逐渐过渡到正常配方。整个过程应该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由于特殊配方粉的味道与普通配方粉差异较大,转换特殊配方粉时应循序渐进。每次将一定特殊配方粉加到普通配方粉内,逐步增加特殊配方粉的比例,两周内换成全部特殊配方粉即可。此间注意一定不能有牛奶以及其他奶制品的干扰,比如含牛奶的蛋糕或面包、酸奶、牛初乳、奶酪、乳钙等。否则即使使用再长时间的水解配方也达不到治疗过敏的效果。
宝宝对牛奶过敏,吃羊奶和豆奶可以吗?
不可以的。
牛奶分子跟羊奶分子相似度达92%,另外羊奶分子比牛奶分子是小,可以做成奶粉之后,几乎无差别,还有就是羊奶粉发展较晚,配方不够完善,缺铁是其短板,所以不建议宝宝在过敏时用羊奶粉代替牛奶粉。
长时间吃豆奶粉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偶尔加上一点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长期去吃,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再加上植物蛋白大多为完全蛋白分子或者不完全蛋白分子为主,不容易分解,吸收,所以也不建议给宝宝吃豆奶粉代替牛奶粉。
宝宝过敏了,就一定要遵循治疗原则,给宝宝添加特殊配方奶粉(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适度水解奶粉)来给予治疗。
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母乳、乳动物乳汁中主要的水化合物。婴幼儿腹泻后因肠道黏膜受损,会使小黏膜上的乳糖酶遭到破坯,导致奶中乳糖消化不良,引起乳糖不耐受性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性肠炎后,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
无乳糖配方是专专为乳糖消化不良/不耐受婴儿所配制的特殊婴儿配方粉粉。乳品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为乳糖。婴幼儿腹泻致肠道黏膜受损损的同时,会破坏其表面消化乳糖酶,造成暂时乳糖消化障碍,加重腹泻。无乳糖配方粉,不是不含碳水化合物,而是用麦牙糊精等替代,其营养效果与普通配方相同,绝对能够满足婴儿需求。严重腹泻时,普通配方粉应換成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奶粉。母乳喂养儿不易受轮状病毒侵袭,一且受到侵袭,腹泻较为严重,可在1~2周内添加外源性乳糖酶,也可考虑暂时换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粉1~2周。
乳糖酶损失程度与腹泻的严重程度和原因有关。在治疗腹污泻的同时,只用无乳糖配方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腹泻好转后肠道黏膜修复要一定时间,所以建议无乳糖配方使用2周或更长时间。
误区:无乳糖奶粉没有营养!这个结论完全错误的,大家可看无乳糖奶粉的配方表,各种营养素都是有的。
宝宝腹部受凉
宝宝受凉拉肚子症状有哪些?宝宝肚子受凉或者受凉引发胃寒,都会导致拉肚子。
1、宝宝受凉轻度腹泻症状有: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带粘液,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会出现低热,溢奶的情况,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建议:
如果拉3次以下,吃益生菌,同时贴上脐贴;拉肚子期间注意给宝宝补水,口服补液盐三或者电解质水,预防宝宝出现脱水。
2、宝宝受凉拉肚子症状:中度腹泻症状
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大便颜色呈绿色,可能中度发烧。
建议:
首先,用热毛巾敷肚子;然后贴上脐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喂庆大霉素配上蒙脱石散,量不要喂多了,按照包装袋上面的说明约减少一点儿喂。
推荐偏方:
可以熬点萝卜水喂宝宝,止泻作用很有效。
3、宝宝受凉拉肚子症状:重度腹泻症状
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大便呈黄色;出现呕吐、发热、尿少、食欲差症状,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建议:
及时去做大便化验和培养,以便查出致病原,对症用药;在去就诊期间,注意宝宝保暖,给宝宝喂点温开水,少量多次。
宝宝脱水表现:
?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液丢失体重比例
3-5
5-10
10
失水量
50
50-
-
精神状态
稍差
烦燥、易激怒
嗜睡或昏迷
卤门、眼窝
稍凹陷
凹陷
明显凹
眼泪
有
减少
无
口腔黏膜
稍干
干燥
极干
皮肤弹性
好
差
极差
呼吸
正常
深、快
深、快
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无
休克
无
无
有
?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要去看医生了
腹泻很容易引起孩子脱水,所以孩子腹泻污时,建议喝一些富含有电解质的水,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因腹泻引起的脱水。
但是,孩子出现腹泻后有两种情况必须看医生:
1、病情非常严重,如高热、精神状况非常差、呕吐严重等。
2、腹泻导致孩子出现了脱水的症状。如孩子已经连续4个小时没有排尿,口腔黏膜比较干燥,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这些都是脱水的早期表现。遇此情况,医院,进行补液治疗,否则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预防脱水小妙招
腹泻时,建议给宝宝喝:
1.苹果汁
2.放掉气的可乐(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
3.米汤(水升开后,下入大米,煮10分钟关火,取米汤)。
不过现在都有盐三,电解质水,所以,建议在家里备上。
⊙孩子腹泻时家长最需要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