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专家:
陈超
主任医师、教授、惠州市拔尖人才。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甲状腺外科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及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分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惠州市抗癌协会副会长,惠州市委干部保健专家组成员。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30年,精通消化道肿瘤、甲状腺、乳腺、疝与腹壁外科及普外科疑难杂病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甲状腺癌根治、胃癌及大肠癌规范化根治和扩大根治手术;在腹腔镜消化道外科微创手术,腹部急、危、重、疑难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肠外瘘、严重腹腔感染、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具有有较深造诣。
专科门诊:胃肠外科(周二上午)、甲状腺外科(周一上午)
市民
最近一段时间我老是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有时候会带血,还经常有肠痉挛,很疼的。我试着上网查对了一下,觉得很像是结直肠癌的症状,让我紧张的要命,于是,医院去检查,结果证实我的猜测没错,果真是结直肠癌。所幸的是,医生说我发现的比较早,只要及时治疗还是可以根治的。我想了解一下,接下来我该怎样进行治疗,平时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
专家解答:
陈超
我们知道,大肠分为结肠和直肠,大肠的每个部位都可以发生癌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结肠癌和直肠癌虽然都同属于大肠癌,但临床上医生很少笼统的说大肠癌,一般都是说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近年来因生活模式的西化,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其发病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死亡率也位列癌症死因的第五位。
结直肠癌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90%的患者都发生在40岁以上。且年龄越大患癌风险越高。一般认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有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病史者属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早期一般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病变进展,有可能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贫血、发热和消瘦等症状。所以,当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如出现新的便秘和持续腹泻,或者出现腹痛和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的情况时,就需要找医生检查,因为这些很可能就是癌症进展的表现。
尽管结直肠息肉和癌症早期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但简单的筛查,比如通过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还是可以及时发现和切除结直肠息肉,以降低其发展成癌症的危险。通常我们建议男性和女性即使没有危险因素存在,也应该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肛门指诊和大便潜血的检查。50岁开始应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如果第一次检查结果正常,则可每五年复查一次。
对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来说,通过结肠镜做全结肠和直肠的检查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可用钡剂灌肠加上可移动的乙状结肠镜进行检查。这类人群的第一次检查时间要根据危险因素来决定。如果家族中有一个以上在50岁之前患有结直肠癌,那就应该在40岁开始筛查(或比诊断年龄早5年开始)。如果父母有一方有家族性多发性息肉就应该在12-14岁开始筛查。
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不论哪种手术,其目的都是为了将有肿瘤的肠段和相关的血管及淋巴结切除。选用何种方式,主要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而定。一般情况下,I、II和III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癌肿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式。IV期患者若出现肠梗阻、严重肠出血时,暂不做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欧美发达国家90%的结直肠癌手都是采用腹腔镜手术。这种术式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对病人的组织创伤小,全身反应轻,对免疫系统影响小,疼痛轻微,病人恢复快,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恢复饮食,从而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减少对免疫系统的损伤,缩短术后恢复的时间,可以更早地实施术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这无疑对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如果肿瘤离肛门口很近,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切除全直肠及肛门,这种情况就需要做结肠造瘘术,在腹部造瘘口。如果肿瘤已导致肠道堵塞,也需要做暂时的结肠造瘘术。
供稿:胃肠外科陈超
主编:曾宁
编辑:谢国豪
点个赞远离结直肠疾病
↓↓↓
胃肠外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