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查,自己超重肥胖到了什么程度?
生活中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太多了,最新统计美国人中约有36%的人肥胖,约万人,我国改革开放后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快速地增加,年13.4%、年26.4%,估算我国成人约2亿人超重、1亿人肥胖。年我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确定体重指数18.5-24正常,24-28超重,28肥胖。
请对照身高体重超重肥胖简表,了解一下自己体重状态是否正常。
看一看,自己的胃肠道会不会出问题?
单纯肥伴本身不能算是病,一旦出现了与肥胖相关并存病时,肥胖就应该算是病了,以肥胖为基础的并存病涉及到人体的各个器官,最常见的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和关节损伤等,同样肥胖也会影响到消化系统,容易合伴胃食管反流,胆石症相关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结肠息肉和肿瘤、消化性溃疡和腹疝等。
肥胖者也不等于都会出现并存病,但如果肥胖程度越重、体重指数越高、病程越长、年龄越大,腹部的脂肪越多,出现胃肠道并存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不会出现胃肠道的异常。亚裔人包括中国人的肥胖者中,往往以肚子肥胖为主,较西方人多见,称为腹型肥胖,近十多年来患病率从18.6%增加至37.4%,腹型肥胖更容易腹内压高,更容易伴发消化系统疾病。通过测量一下自己的腹围,男性90cm、女性85cm就可初定为腹型肥胖,结合B超或CT检查腹壁脂肪厚度可证实腹型肥胖的严重程度。
听一听,肥胖时胃肠道应该如何保养?
容易烧心和胃食管反流
出现偶然烧心、夜间反酸苦水时,说明有反流症状;如反复出现,说明已有了胃食管反流病。肥胖人群中有烧心胃食管反流病比例高达25-35%,腹型肥胖者,腰围、腹压高、贲门松驰,更容易胃食管反流病,胃酸液反流是食管炎、糜烂、溃疡或肿瘤的高风险因素。反复烧心反酸时建议胃镜检查排除其它病变。建议睡觉时抬高床头、睡前2-3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尽可能不吃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少饮浓茶咖啡因喝碳酸饮料、少吃巧克力;少做弯腰下蹲动作,保持大便通畅,按时按需服用控制胃酸的药物。控制和降低体重是控制肥胖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能带来40%左右症状的自然缓解。
容易胆囊结石和胰腺炎
肥胖的人喜欢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容易发生胆汁代谢紊乱,胆囊的排空比正常人要慢,胆石症患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不知不觉中胆囊结石就渐渐长成了。形成的胆囊结石有35-40%可能性会“跑动”,暴饮暴食、高脂饮食、酸食冷食、疲劳压力、生活无规律、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左侧卧床睡觉时,结石可能会移行至胆囊颈部致胆囊炎发作,结石也会掉入胆总管致胆管炎发作,如嵌顿在胆总管开口致胰腺炎发作,合并高脂血症时也会导致胰腺炎发作。务必每年体检查B超及早发现胆囊结石,并注意保健防止发作。当发生餐后上腹不适痛、恶心呕吐后腹痛不好转时,不要以为是简单的胃病,如同时尿液转变为深黄色、突然发冷发热时,提示胆管炎或胰腺炎可能,务必不能吃任何食物、医院诊治。
容易非酒精性脂肪肝
B超检查几乎所有肥胖者都会显示程度不等的脂肪肝,肥胖初期往往是单纯性脂肪肝,过去一直认为这种非酒精性脂肪肝无大碍无后果,近年来发现单纯性脂肪肝对各种细菌病毒致炎因子、药物的毒副反应、酒精的刺激等特别敏感,比正常人更容易形成肝损伤,形成脂肪性肝炎,此阶段如能及时治疗炎症尚可逆转消退;如果不能控制体重、不及时治疗,仍然猛吃、饮酒、劳累、压力、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不能让肝脏的炎症损伤得到自然修复,等到脂肪性肝炎慢慢地转化为不可逆的脂肪性肝硬化时为时已晚。
容易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
研究发现体重超重肥胖者发生结肠息肉的风险度高于正常体形的6.5倍,目前公认结肠息肉是结肠恶性肿瘤的前期病变。调查发现结肠肿瘤病员中约有一半是体重超重肥胖,这些人平时往往喜欢吃红肉和肉类制品、少膳食纤维、无良好的排便习惯。国内外结肠肿瘤防治指南均建议45-50岁人群接受一次结肠镜筛查、及时发现和摘除结肠息肉;体检时应将大便隐血筛查列为常规检查,一旦大便隐血阳性或有腹泻、便血时,应及时结肠镜检查。平时应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少食刺激、低脂、肉类食品,养成每天至少一次的良好排便习惯。
容易胃十二指肠炎症和溃疡
过瘦的人胃分泌前列腺素会减少,胃黏膜失去了前列腺素的细胞保护作用,容易患溃疡病。相反,肥胖者的胃酸的分泌会增多,味口好食量大易饥饿,如果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当、过度疲劳,熬夜、工作压力大时,胃酸分泌更加失控,容易患上胃炎,反复胃炎的基础上就会发生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甚至肿瘤。一旦有胃不适症状、胃痛,特别是1-2医院检查胃镜,及时明确诊断、用药治疗和体息保养。
容易出现腹部“包块”疝气
体重指数大于35-40、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腹型肥胖者,腹腔内压会升高,长期的内压增高导致腹壁肌肉退化松驰,容易将肠管被挤出腹壁就形成了疝气。当肥胖者反复腹痛找不病因时,应想到是否有疝气可能。当反复腹痛、一侧下腹部或阴囊出现“肿块”、站立或咳嗽时明显、平卧后可消失时,腹股沟或斜疝诊断就明确了。当腹痛持续并加重、“肿块”平趟在床上也不能自然回缩消失时,说明疝气出现了嵌顿,医院紧急治疗。
体重超重肥胖保健小贴士
控制饮食:低能量、低脂肪、富膳食纤维食品;
坚持锻炼:持之以恒适合自己的锻炼消耗能量;
弄清病因:明确肥胖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定期查体:了解肥胖程度和可能存在的并存病;
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坚持不懈饮食控制和锻炼;
选择药物:目前尚无理想长期有效的减肥药物;
确定目标:降低体重3-5%并能长期有效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