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我国所有消化道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全国每年门诊新诊断的大肠癌患者超过50万。
在所有肠癌患者中,80%以上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的!
肠息肉的本质是一种良性肿瘤,包括多种分类,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肠癌分型是基于Morson组织学分类进行肠息肉分型的基础,即肠息肉可分为腺瘤和非腺瘤。通常非腺瘤性息肉基本没有癌变的可能,如炎症、增生性息肉等。
但是腺瘤性息肉就不一样了。含绒毛成分的腺瘤越多,后期癌变的概率越大,如混合性腺瘤、绒毛腺瘤等。另外,遗传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晚期患者癌变的概率几乎等于%!
更可怕的是,肠腺瘤早期没有典型症状,患者甚至没有任何异常症状。大多数患者只有在偶尔进行结肠镜检查时才发现息肉。一旦腺瘤发展成肠癌,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比如最近经常出现以下三种症状,很可能是肠癌找到了自己的信号:
1.大便习惯的改变
排便习惯一般与人的生物钟、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对成年人来说,只要养成了排便的习惯,就不会轻易改变。
但随着肠息肉的不断进展和肠癌的出现,患者的排便习惯可能会出现紊乱,如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早晨反复腹泻等,这些都是肠癌早期的常见表现。
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肠道狭窄或梗阻的形成,患者会出现大便次数减少、便秘、排便困难等异常症状。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排便次数的变化不一定是息肉和肠癌的信号。但对于腺瘤患者来说,排便习惯的改变往往意味着病情的严重发展和癌症的到来。
2、肠梗阻表现
无论是腺瘤还是肠癌,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都可能诱发肠狭窄或梗阻,尤其是晚期肠癌患者。除了上述便秘、排便困难外,还有其他梗阻症状,如患者排出的粪便越来越稀,粪便有被压碎的痕迹,粪便中一次性出现血痕。
进展到严重程度的肠梗阻,也会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此外,由于粪便在肠道内不断堆积,肠梗阻患者的上肠道可能会出现异常的索状肿块。
3.大便带血的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腺瘤处于隐蔽生长状态,但少数患者也可能出现便血症状,表现为大便中混合粘液或少量暗红色血液。腺瘤发展为肠癌后,患者也会出现便血,如黑便、混合便血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症状。
一些已经进入晚期的患者,排出的粪便不仅含有混合血液,还可能含有血凝块、少量坏死组织、脓液等物质。
如果已经确诊为腺瘤,但没有科学治疗,且近期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很可能是肠癌已经发现了你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筛查。
最后要提醒大家,腺瘤有恶变的可能,所以在确诊为腺瘤后,要积极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千万不要冒险。毕竟没有人能确定他是幸运的。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