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故事ldquo生孩子没屁眼

大家好,本男科女医生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不过这次不讲大男人的那些事儿了,讲两个和下半身有关的易发于小男生的病症。想看男科故事的,文末有回顾链接。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下一代幼年发生的恶性疾病,大都与父母生活生长环境脱离不了干系。比如抽烟,一个家庭中如果男性抽烟,影响的不单单是他自身精子功能,同时影响着遭受二手烟祸害的女性卵子质量;比如肥胖,最近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营养过剩,会将肥胖和代谢障碍传给直系后代,甚至会传到第三代。我国中科院动物所的科学家们也发现:“祖辈”的高脂饮食会让他们的后代小鼠的代谢受到明显影响。

先说一下我从医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例医疗纠纷。

当年我还是个“医学小白”,以见习生的身份在产科实习。那些年北方的夏天经常遭受暴雨袭击,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和同学淌过几乎到小腿肚的雨水来到科室,竟然看到只有在交班时才会出现的大主任和护士长都已经在办公室里。这种天气,这么早就到科室?我和同学一个对视,“估计出事了,”她说。

只见两位领导双手抱胸斜靠在桌子旁,屋里除了值班大夫,还有几位副主任级别的老师,唯一坐着的护士姐姐抽泣着:“主任,我知道错了,可是谁能想到啊,再说接生的助产士和大夫也没发现啊”。

主任正颜厉色:“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都逃不脱!”

这时护士长一抬头,发现了门口的我们,我们赶紧准备离开。没想到主任把我们叫住了,对护士长说:“让学生进来也听听吧,这种事情将来他们也可能遇到,也是个警示。”

原来,问题出在前一天顺产出生的新生儿身上。宝宝是个男娃,中午出生,产程都顺利,评分也很好,产妇一家开心坏了。大夫将宝宝抱给家属后,交代了注意事项,特别嘱咐要记录宝宝的大小便情况,说定时会有值班护士前来询问。下午5点交班前确实有护士去询问了,家属一脸笑盈盈地护着婴儿床,“应该还没排呢,娃睡着了,我等会儿看”。然后到了晚上8点,夜班护士又去询问,娃的奶奶扒开纸尿裤看了一眼:“没排,这正常不?”护士轻轻揉按了宝宝的肚子,也没有胀气的样子,这时睡梦中的宝宝被弄醒,四肢乱蹬的开始闹腾,奶奶也顾不得别的,着急忙慌的把娃抱起来哄,我们护士说:“应该没啥事儿,有的宝宝排得晚,你仔细观察着,排了记得给我们说”,于是第二次检查就这样也错过了。没成想,第二天早晨6点不到,奶奶踉跄地冲进护士站,说话都带着哭腔:“护士,你快去看看,我咋看着我家孩子,他,他没屁眼啊…”

是真的,这是个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宝宝,只有肛门褶皱存在。接生的助产士和大夫检查时匆匆一眼掠过褶皱,并没有细看,没发现肛门是闭锁的。出生后大夫和护士也没有注意,直到十几个小时后被孩子奶奶发现。

其实肛门闭锁并不是新生儿罕见病,先天性肛门闭锁是由于胚胎第4~8周时由尿生殖隔向泄殖腔移行受阻所致,发生率约为1/~1/,占消化道畸形的首位。据我国的畸形监测网统计,该病的发生率大概有万分之2.81。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听说,在这个男娃之前,产妇已经引产了2个女胎,这个男孩对他们一家来说太重要了。昨天有多喜悦,今天就有加倍的悲痛和愤怒。孩子爸爸赶来后,主任对科室医护人员的疏忽向家属道歉,亲医院最好的外科大夫,让患者家属先带着孩子看病。

主任说,你先带着孩子看病,余下的我们回来再谈。

开始家人只觉得这是种难以启齿的缺陷,没想到它的后果也是让人无法承受的。那些年肛门闭锁手术还比较传统,宝宝又不幸是高位的肛门直肠畸形,好像是要做三期手术,第一次先造瘘,造瘘成功后再人造肛门,第三次要成功地还纳瘘口,全部的手术下来要一年左右,花费很大,后期的预后也不尽乐观,可能终生都很难自如的控制排便。家属无法接受,孩子医院头上,医院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被耽误了。医院检查完的那天晚上,孩子爸爸拿着水果刀冲进护士站,扬言孩子如果治不好,就要医生和护士都给他家孩子陪葬……

后来,医院减免了产妇住院所有的费用,又给予了营养费的补偿,医生和护士的处理我就不清楚了。可是至于孩子,听带教老师说,家属从哪里联系到的人,产妇还没出院,孩子就被抱走了。也不知道他们是带孩子做了手术,还是送给了另一个更需要男孩而不计较他的缺陷的家庭。

看完这个故事可能大家可能会问:现在产检技术那么好了,产前检查不能发现吗?由于肛门的解剖位置,确实存在很大难度,有时候彩超能发现肠管扩张,但是一些正常的胎儿也可能出现生理性肠扩张,即使是异常情况也很难区分是先天性巨结肠还是结肠、直肠或肛门闭锁或狭窄,所以大夫很难找到胎儿肛门闭锁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生理异常呢?目前先天性肛门梗阻的病因还不明确,但这类先天性疾病大多与遗传、基因缺陷、母亲孕期不合理用药、病毒感染、射线辐射等有关。做好产前检查、优生优育很重要。

当然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生产下来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的锅确实全是医护人员的。

对于新生儿我们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呢?作为一名男科大夫,就不得不提“隐睾”这件事。上学时在我导师的门诊上就遇到过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孩子。那孩子有7岁大了,由家长带着来看病。他妈妈说:从小我们就没有摸到过睾丸,但以前听说要等孩子七岁以后才能做手术,现在七岁多了,趁放假,来看看,把手术做了。

我们一看家长递过来的阴囊彩超:双侧隐睾!

看着对面一脸平静的家长和懵懂无知的孩子,真的不忍心告诉他们,你的孩子来晚了,太晚了!我们认为,睾丸的自发下降在出生后3个月内即可完成。一旦确定隐睾,保留生育能力的理想年龄是在出生后12个月内。7岁,早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这个孩子很有可能终生失去了生育能力!

为什么隐睾不可耽误?因为精子作为男性生育的根本,是在睾丸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睾丸与男性的生育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阴囊才是最适宜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场所。正常的睾丸位于阴囊内,温度比体温低1℃~2℃,有利于精子的生长及成熟。如果睾丸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阴囊而停留在其他部位,那这些部位的温度及生化环境又不利于睾丸的生长发育,就会导致该处的睾丸发育不全或根本就不发育,这样的话睾丸就不能发挥生精生育功能,最终导致男性不育的发生。

而且出生时睾丸未降的儿童有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风险,有过隐睾症的男性中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大概是正常人的40倍。包括睾丸扭转的风险也相对增高。

在男孩出生后,医护人员一定会仔细检查阴囊内有无睾丸,如果摸不到,通过阴囊彩超确认位置,超过6月睾丸不能下降的要寻求专业医生治疗,在出生后6~12个月尽快完成治疗,最晚不宜超过18月龄。

说到睾丸,我们前面还提到了“睾丸扭转”。睾丸扭转是由于精索扭转导致的睾丸血供中断,从而引起睾丸的缺血甚至坏死,主要的表现包括睾丸肿胀、疼痛、发热、恶心,会阴部红肿等,是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绝对的阴囊急症。

根据文献报道,一旦发生睾丸扭转,在6小时以内进行手术复位,睾丸保留率高达90%;但缺血一旦超过12个小时,就可能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而坏死就意味着要进行睾丸摘除。我们还有一个听起来就很可怕的专业词语来形容这一过程,叫做“睾丸损毁”。

及时有效的诊断和外科干预对睾丸扭转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说实话,因为临床表现没有什么特异性,这个病在我国首诊误诊率高达三成以上。而且有的孩子就是在晚上发病,或者没有任何刺激的安静状态下,疼痛也不一定都来自睾丸,可能先起自下腹部。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的这种描述时并不会引起重视,可能会拖到第二天或者找一个不耽误孩子上课学习的时间才去就诊。

有一次就遇到了个非常“有主见”的家长,她家男孩是名高三学生,晚上复习完功课睡觉的时候觉得下体有点不舒服。但当妈的觉得小小的孩子那地儿能有多大事儿啊,现在高考才是眼下大敌。怕耽误他学习,第二天中午放学就带孩子就近在小区附近的诊所看了看。诊所没有进行彩超检查的条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到睾丸、附睾内无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依据),凭经验判断可能是附睾或者睾丸的炎症,开了点消炎药抗炎治疗。孩子吃了两天症状没太大好转,给他妈妈形容:那种疼痛好像减轻了,好像也一直存在着。终于他妈妈给孩子请了两节课的假,医院来了。

就诊的时候没轮到号他妈妈就拽着孩子挤到诊室,说孩子还要回去上课,先给看看。一听他的症状,隔壁检查室大致看了下,我就喊她赶紧带孩子去查彩超。她还在旁边嘟囔,“哎呀,彩超的人好多呀,我只给他请了两节课的假,给我们开点好的消炎药就行了。”

我没有更多功夫和她讨价还价,在彩超单子上手写道:加急!睾丸扭转?

然后指着单子上的字告诉她:“彩超必须做。你孩子有可能睾丸扭转,你知道会是什么后果吗?你拿着单子先去彩超室登记安排。”然后我又转身告诉身边的实习生,“去给导诊借个轮椅推着他过去,医院人多,挤,别再让他活动了。”

结果不幸和我预测的一样。其实对于受过专科培训的大夫来说,这并不难想到。因为我们知道睾丸扭转的严重性,真的是宁可多开十个彩超,不能放过一个扭转。拿到彩超结果的妈妈完全是傻掉的状态,我联系师兄紧急安排了加台手术。师兄下了台给我打电话,“保住了吗?”虽然知道希望不大,我还是小心翼翼地问,师兄一声叹息,“不行了,都快黑了。你说这娃也真是皮实…”

其实除了青少年时期的睾丸扭转,还有一种发生的时期更早,称为新生儿睾丸扭转。分为产前型和产后型,其中产前型比较多,也就是子宫内扭转,占70%左右,它们总的发病率也不足万分之一。我们科室有个女大夫的老公是搞小儿泌外的,曾经一场饭局上(没办法,医生就是这么重口味)听他讲过他遇到的一例出生后就发现的左侧睾丸扭转。那天宝宝刚一生出来左侧的阴囊就是肿大的,赶紧超声探查,发现左侧睾丸内基本没有啥血流信号。然后就立即送去手术了,术中发现左侧睾丸与精索连接的部位扭了几圈,完全坏死了。只能进行切除,顺带固定了右侧的位置。不过好在这种扭转在手术后的随访发现,对对侧的睾丸并没有太大影响。

而至于这个病的病因其实并不明确,现在认为可能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有关,还有的胎儿吃得太胖,可能出现宫内受压或者难产的情况,导致提睾肌过度收缩发生了扭转。总之呢,所有高度怀疑或明确新生儿睾丸扭转的患儿也都应该及时行急诊探查手术,让尚未完全坏死的睾丸尽可能的被挽救。

写完这篇文章,莫名心情有点丧。临床上有太多疾病我们还不能预估和掌握,看到那么多不好的预后,我们的心情也和每一个遭受痛苦的父母一样沉重。风大聊到过女人难还是男人难的问题,我感觉对于养孩子,不论男女,都很难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万事当心,特别是生殖、泌尿、肛肠系统的问题,也千万不要觉得难以启齿就往后拖,或者想当然地做处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大意,耽误孩子的终身大事!

(本文为作者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自负)

长按打赏作者

-END-

推荐阅读:

科普一下“男性结扎”及“私处重塑”。

我是男科的女医生,今天给你们讲讲男人

▼点击图片进入团购

▼风茕子故事集《多少黑名单,曾互道晚安》点阅读原文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hl/15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