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7岁的小辉成绩优异,本是可以冲刺北大的“学霸”。然而约半年前,他却开始出现了肛门疼痛、便血等症状,诊治时发现已是直肠癌局部晚期。经过半年的发展,肿瘤已侵犯了控制肛门的横纹肌,为了将肿瘤根除,年纪轻轻的他不得不终生带瘘生存。
(来源:广州日报)
“17岁就得了直肠癌,40岁的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胃肠体检?”这位医生希望有更多患者可以重视癌症早期症状,不要等到中医院确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那么,
大肠癌早期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呢?
在我国,平均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随着病势发展,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
从0期近%到IV期时仅剩约11%若能重视起身体发出的“癌症警报”
及早发现及时诊治
多数患者本可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然而……
……
这些因素让很多患者得癌而不知,
错过了在早期发现癌症的机会!
此外,由肠道息肉发展到癌症通常可达5-10年。部分患者在潜伏期和早期并不会感受到明显异常,难以通过症状判断自己是否可能患癌,等出现症状去诊治时,可能已到了中晚期。
“不确定自己是否患了大肠癌,
我该怎么办?
大肠癌发病受年龄、饮食、疾病、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你是下列群体中的一员,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提高警惕,建议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
“大肠癌筛查方法五花八门,
我该如何做选择?
传统检测方法
粪便隐血试验便便检测虽私密,自己动手却为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肿标检测虽便捷,准确性却不给力。
结肠镜
肠镜虽是金标准,“爆菊”过程却尴尬;
肛门插管又麻醉,检测过程风险高。
新型检测方法
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
无需插管不麻醉,无风险来无尴尬;
一管血查大肠癌,安全便捷又准确。
传统检测方法侵入性强或准确度较低;
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在保证检测准确度的前提下,用一管血筛查大肠癌,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且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