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壁增厚——超声医师的诊断思路
?好几种病理状况或正常变异可以造成肠壁增厚。
?超声医师一旦发现肠壁增厚,就应该尽力辨识以下声像图特点,从而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1.病变累及长度
2.肠壁增厚的程度
3.均匀性增厚还是非均匀性增厚
4.肠周的异常
5.受累肠管的位置
病变累及长度
?根据病变累及肠管的长度将肠壁增厚分为:
1.局灶性(长度小于5cm)
2.节段性(6-40cm)
3.弥漫性(大于40cm)
?绝大部分的肠道肿瘤病变表现为局灶性肠壁增厚。
?节段性和弥漫性肠壁增厚通常都是良性病变。
?小肠淋巴瘤是一个例外,它一般表现为节段性肠壁增厚。
局灶性肠壁增厚
?肠壁增厚的范围小于5cm时称为局灶性肠壁增厚
?肿瘤性或感染性疾病都可能造成局灶性肠壁增厚。
?进一步分析肠壁增厚是否均匀、肠壁增厚的程度和肠周异常情况,将局灶性肠壁增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不均匀性局灶性肠壁增厚
(2)均匀性局灶性肠壁增厚
(3)肠周异常为主(脂肪堆积或包裹)与肠壁增厚不相称
(1)不均匀性局灶性肠壁增厚
?肠壁不均匀增厚是肿瘤性病变的主要特征。
?肿瘤通常是慢性起病,可以表现为不对称的包块,但更多时候表现为环形不均匀增厚,总厚度常常超过3cm。
?例外:肠结核和克罗恩病可以表现为不均匀性局灶性肠壁增厚吗,有时超声所见与肿瘤很难鉴别。
(2)均匀性局灶性肠壁增厚
?全周均匀性对称性肠壁增厚通常归因于良性病变,如炎性病变、感染、肠壁水肿和缺血。
?但,某些肿瘤如高分化腺癌也可能表现为均匀对称性肠壁增厚。特别是在局灶性增厚的肠壁周围没有显著炎性脂肪堆积时要考虑到肿瘤的可能性!
(3)肠周异常(脂肪堆积或包裹)与肠壁增厚不相称
?肠道炎症或感染性病变通常造成肠壁节段性或弥漫性增厚。
?但有几种感染性肠病合伙肠周疾病的炎性改变主要集中在临近的肠系膜,病变以肠周为主(增厚的肠壁旁可见团块状高回声炎性脂肪)。
?这种情况下,肠壁增厚常常是局灶性而且较轻微,而周围的脂肪的炎性改变常常更为显著。
?出现上述这种情况厚就可以把鉴别诊断局限于以下四种情况:憩室炎、肠脂垂炎、网膜梗死和阑尾炎。
右侧结肠憩室炎
Right-sidedcolonicdiverticulitis
右侧结肠憩室炎超声和CT发现:炎性增厚的憩室结构及周围大量炎性脂肪,邻近结肠壁局部增厚(粘膜增厚为主)。
肠脂垂炎
肠脂垂是结肠表面突出的脂肪囊袋。肠脂垂扭转或继发感染(肠脂垂炎),会造成局部类似阑尾炎的右下腹疼痛的症状。
肠脂垂炎是自限性疾病。超声和CT显示轻度增厚的结肠旁的炎性脂肪团块,多呈卵圆形。
网膜梗死
Omentalinfarction
当网膜梗死的部位位于右侧网膜时,网膜梗死的临床表现与肠脂垂炎类似。
影像学上显示局部的大块的炎性脂肪团块,范围比肠脂垂炎大。
阑尾炎
Appendicitis
炎性阑尾外径超过6mm,周围被高回声的炎性脂肪包围。其他征象包括粪石、盲肠壁增厚。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增多。
节段性和弥漫性肠壁增厚
?当肠壁增厚的范围在6-40cm或超过40cm时,称为节段性肠壁增厚或弥漫性肠壁增厚
?节段性或弥漫性全周肠壁增厚是典型的良性病变的特征,通常肠壁厚度不超过10mm(从肠腔到浆膜的距离)。
?小肠淋巴瘤是一个例外!它表现为节段性肠壁增厚。
++++++++++++++++++++++++
《华斌的超声笔记/第三辑》正在热售中,识别下面图片中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法国敏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