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青年人出现这些症状

1

年龄

国内外文献报告,直肠癌的最小年龄国内为2岁,国外为9个月。Bacon报告1例4岁男孩患直肠癌,术后23年依然健在。吴文溪报告最小年龄为7岁。

医院35例青年人结直肠癌,其中21-30岁占82.8%(39/35),20岁以下占17.2%(6/35),最小年龄为12岁。总的来说20岁以下仍相当少见。

国外一般20岁以下不足1%。Bacon报告例结直肠癌患者中,20岁以下只有9例,占0.41%。

国内青年人结直肠癌的病例中,年龄20岁以下者占10%-17%左右。王振义报告20岁以下10.2%,21-25岁占24.35%,26-30岁占64.45%。有一组报告例青年人结直肠癌,小于20岁占16.5%,21-25岁占29.5%,26-30岁占54%。

2

性别

青年人结直肠癌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大致为1-2.5:1。吴文溪报告例青年人结直肠癌中,男性79例,女性60例,男女之比为1.3:1。

3

临床症状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与中老年人相似,但症状往往不如中老年人典型。由于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明显或缺乏早期症状,加之许多症状与胃肠道及腹腔的其他疾病类似,缺乏其特殊性,往往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患者从有自觉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一般为1-36个月,平均为6.5个月。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及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大便变细及变形等。但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伴有里急后重感和腹泻,需与痢疾、结肠和直肠炎及其他肠道疾道等鉴别。

除上述症状外,有的还合并腹疼及腹胀,严重者出现肠梗阻症状,同时伴消瘦及贫血,此时大部分已达疾病晚期。

国外资料报告青年人结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疼,约占60%,其次是大便习惯的改变、便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

国内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结直肠癌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唯一的早期临床表现是腹疼,其发生率在30%-50%,王振义报告高达73.4%(58/78)。

慢性的、阵发性的腹疼常多见于结肠癌。特别是右下腹疼痛,容易误诊为阑尾炎和附件炎等。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粘液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多见于直肠肛门癌。

应予特别注意的是不少青年人结直肠癌呈隐匿性生长,临床无任何症状,因此常难以及时发现。加之青年人对疾病的忍耐性较强,防癌知识不足,忽视了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以致造成延误诊断。

专家介绍

罗成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大外科主任

罗成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党委委员、大外科主任、普外科部副主任、腹膜后肿瘤外科主任,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ASCRS)InternationalFellow,知名肿瘤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专家。

擅长疑难腹膜后肿瘤及复杂盆底、肛肠外科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每年诊治疑难、复杂腹膜后肿瘤及盆腔肿瘤病人达例以上。曾被中央电视台2、7、10频道,北京电视台、新华网、健康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著10余篇。举办中国腹膜后肿瘤论坛、中国肛肠创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获全军医疗成果奖1项,国家专利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及北京首发基金等项目,总科研经费达万元。

已出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腹膜后肿瘤》(人民卫生出版社)、《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结直肠肿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便秘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痔治疗新技术-LigaSure痔切除术(附手术操作DVD)》(人民军医出版社)等专著,正主编《RetroperitonealTumors: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Springer美国出版)。

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模拟医学分会会长、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腹膜后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医学联盟理事长、中国中医药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职。

来源:spanal医学

责任编辑:刘昕迪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北京那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hl/1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