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指出:仅年,全球就有万癌症病例,导致万人死亡。
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据统计,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癌症一般在4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达到峰值。
但“谈癌不必色变”,癌症虽然很可怕,但是早期癌症有80%-90%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的癌症都会在早期发出一些信号,如果我们高度重视,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今天就来说说几大癌症的早期发出信号吧。
肺癌
男性患病率——排名第一,
女性患病率——排名第二
信号一:咳血。
根据统计,肺癌目前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如果经常发生咳血,有可能是肺结核,也有可能是肺癌晚期,建议及时做拍片检查。特别是烟龄超过20年的人,要定期拍片检查,避免肺癌晚期才发现
信号二:声音嘶哑。
这是肺癌的最重要的一个早期特征,据统计,约有20%一30%的肺癌患者可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包括早期内出现声音嘶哑,其中中央型肺癌可高达40%。
信号三:发热。
中心型肺癌在支气管内生长发展到管腔半阻塞或全阻塞时,可产生阻塞性肺炎。发热一般在38℃左右,易形成反复性肺炎。
胃癌
男性患病率——排名第二,
女性患病率——排名第五
信号一:疼痛性质的改变。
如胃溃疡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有所减轻,此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医院检查。
信号二:明显消瘦。
如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消化吸收,短期内发生急剧恶变,营养状况变得很差,消瘦明显,体重急速下降,这也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信号三:出现上腹饱满、膨胀。
信号四:无法解释的黑便。
乳腺癌
女性患病率——排名第一
信号一:乳房肿块
目前乳腺癌是女性癌症发病第一位,癌性肿块在早期限于乳腺实质内,尚可推动,但又不似良性肿瘤那样有较大活动度,一般认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偏硬。
信号二:疼痛
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少数患者以疼痛就诊,疼痛多为阵发性刺痛、隐痛。
信号三: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女性,如果乳头流出血液、乳汁发生率较多,医院对乳头溢液应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
信号四:乳房皮肤改变
乳腺癌皮肤改变与肿块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肿块小,部位深,皮肤多无变化,肿块大,部位浅,较早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呈现凹陷,酒窝征"。
肝癌
男性患病率——排名第三
女性患病率——排名第七
信号一:总是感觉疲惫
肝癌初期的患者,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会觉得自己总是很疲惫,这是因为如果肝脏被癌细胞侵袭的话,肝脏的功能就会被破坏,肝脏的储存功能也会遭到破坏。
信号二:久咳不愈
如果出现久咳不愈的情况,都会认为是肺部出现了问题,然后吃药打针,可是如果吃药打针也不管用呢?那么就要注意了,这是肝癌在作怪。癌细胞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出现转移,如果癌细胞转移到了肺部,那么也是会出现久咳不愈的现象。
信号三:经常头晕
如果经常出现头晕的现象,那可就不是贫血、低血糖这么简单了。早期肝癌患者也会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这是因为体内的癌细胞很喜欢吃“糖”,会把身体的糖分给吸收掉,导致人体的血糖下降,所以就会经常出现头晕的现象。
信号四:身体不断消瘦
肠癌
男性患病率——排名第四
女性患病率——排名第三
信号一:直肠出血
因肠癌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
信号二:腹胀、腹痛
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信号三: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信号四: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当大肠肿瘤相对较大且有糜烂、溃疡或感染时,才可能发生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
其他一些主要癌症的早期信号
◎绝经后出血——妇科相关癌症的信号
绝经后出血是妇科癌症(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绒癌、卵巢肿瘤)的一大信号,另外服用孕酮、雌激素等药物及保健品也有可能造成出血,医院做妇科检查
◎吞咽困难——食道癌的信号
如果说无缘无故出现吞咽困难,吃干一点的东西要用水才能够咽下去,并且吃东西时会出现胸骨后疼痛,很有可能是食道相关的肿瘤
◎尿中带血——尿路有关癌症的信号
尿路癌症主要指膀胱肿瘤,若尿中带血,也不痛,就要小心。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常见癌症的筛查方法”
癌症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癌症的筛查,能够提前发现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早期对癌症的治疗,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后期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和精神的折磨和损伤。
一.乳腺癌
乳腺癌的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普查两种。检查方式:
1、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摄影是乳腺癌普查或筛查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对40岁以上的妇女尤为适宜。(40岁到45岁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检查,45岁到55岁需要每年进行检查一次,55岁以上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每1年或者2年检查一次。)
2、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和准确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乳腺恶性肿瘤的确诊,可作为普查的一种手段。
以下高危人群应该每年检查一次:
1、胸部有放射史的人。
2、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者,40岁以上未孕未哺乳的人。
3、有家族史、遗传史、患病史的人。
4、高雌激素暴露,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大量接触有类雌激素作用的化学物品的人(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
二、肝癌
检查方式:
1、超声检查:超声显像是肝癌最常用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方法,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甲胎蛋白(AFP):AFP可用于肝癌的早期检查,AFP及其特异质体仍是肝细胞癌诊断中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45-55岁为高发,死亡高峰年龄在55-65岁之间,因为40-45应根据个人意愿做健康检查,45岁之后应每年都需进行检查。)
高危人群:
1、有肝脏疾病的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长期进食霉变污染食物(含黄曲霉素)、含亚硝酸盐食物的人。
3、有肝癌家族史,遗传史的人。
三、结直肠癌
检查方式:
1、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是最为常见的结直肠癌早期指标之一,但仅有50%的结直肠癌和30%腺瘤隐血试验阳性。
2、直肠指诊:直肠癌占大肠癌的50%~60%左右,约70%~80%的直肠癌可经直肠指诊发现。
3、内镜检查: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50岁开始应每年做一次结直肠癌筛查。)
高危人群:
1、家族遗传史的人(腺瘤性息肉史、结直肠腺癌家族史等)。
2、持续炎性肠道疾病的人。
3、已知或怀疑存在遗传综合症。
四、宫颈癌
检查方法:
巴氏试验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21-29岁每三年一次巴氏试验,30-65岁每5年一次巴氏试验和HPV检测或每三年一次巴氏试验,65岁以上可以停止筛查(患有严重宫颈癌或癌前病变需要继续检查)。
高危人群:
1、免疫力低下的人。
2、有艾滋病感染史、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他性病的人。
3、性生活过早,早孕早产,性伴侣过多的人。
4、是有宫颈病变(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等)的妇女。对于高危人群应提高筛查频率。
五、肺癌
检查方式:
1、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的发现早期肺癌。
2、胸部X线的检查。
3、痰细胞学检查。
高危人群:
1、年龄在55-74岁之间,且累计吸烟量每年大于30包的,包括戒烟的时间少于15年。
2、年龄大于等于50岁,且累计吸烟量每年大于20包,同时至少还有一个吸二手烟以外的风险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至少1/3的癌症可以预防,而预防的手段就是调整生活方式。
从今天起,健康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