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今年34岁,家住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对于他来说,几乎整个青春都是在痛苦中度过。自出生那天起,他就无法正常排便,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他四处求医,却一直无法查出病因,只能长期依靠开塞露通便。
8岁那年,当别的小朋友都在快乐上学的时候,他却因为一周没有排便,腹部胀痛难忍,医院就诊,最后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当天就进行了急诊开腹手术。
术后一年的时间里,他只能通过肚子上的造瘘口排解大便,平常也只能少量进食。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给这个刚8岁的孩子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好在一年后成功进行了手术还纳,本以为痛苦会到此结束,没想到折磨才刚刚开始......
绝望的背后是家人的支撑2次开腹手术治疗,并没有让张先生的病情好转。频繁的清洁灌肠更是让他苦不堪言,那种绝望无助的感觉,充斥着他的整个生活。就这样,痛苦又伴随了他20多年。
年1月,正在杭州务工的张先生病情突然加重,已经连续40天没有排便的他,医院就诊,却被告知该院从未接收过此种病例,只能给予灌肠治疗,暂时缓解痛苦。
于是,一家人马不停蹄的赶回涪陵老家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已经出现“肠梗阻”,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并告知他们,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要想得到彻底治疗,医院试试。
3次开腹手术的经历,让张先生对治疗产生了深深的恐惧,甚至开始自暴自弃。可是,转念想到尚且年幼的孩子,和为他操劳了一生的母亲,终于还是鼓足勇气,再次踏上了求医之路。
重燃希望之火,点亮生命之光年6月6日,张先生几经打听得知,医院是做胃肠疑难杂症医院,医院无钱医治准备放弃治疗的患者,医院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医院还有重庆胃肠外科顶级专家常正教授和黄显凯教授常年坐诊,于是抱着医院。到院后才知道像他这样的“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已经成功做过多例,术后恢复都非常良好。
接诊的张国顺院长耐心听完他们的求医经历,综合以往的检查报告,立即安排了无痛肠镜、钡灌肠大肠造影、腹部CT等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
钡灌肠大肠造影报告
为了彻底解决患者的痛苦,挽救这个小家庭。我院立即组织内科、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研讨手术方案,最终决定为其实施:盲肠造口闭合、结直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
医疗专业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向左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