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拿资料,资讯报考相关问题,可加
结、直肠与肛肠疾病
结肠癌
(从病因看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改为大约70%的结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
(从形态学上可见到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以及相应的染色体改变)增加耗时10-15年,但也有约30%的癌不经腺瘤演变直接以癌巢的形式出现。
(从中明确癌的发生发展)改为已知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可出现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综合征)改为可出现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称之为林奇综合征
(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改为比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过多脂肪蛋白质的摄入、缺乏膳食纤维、龄、肥胖、人种、吸烟等。
1.病理与分型
增加1.大体分型分为溃疡型、肿块型、浸润型三型。(1)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2)隆起型(3)浸润型及详细描述
增加2.组织学分类整段
2.临床病理分型
增加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年第八版TNM分期法
(穿透脏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或组织为T4)改为穿透脏腹膜为T4a,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为T4b
(国外资料显示:I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93%,Ⅱ期约为80%,Ⅲ期约为60%,IV期约为8%)改为I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超过90%,Ⅱ~Ⅲ期约为70%,Ⅳ期可根治性切除约为30%,姑息治疗为8%
3.临床表现
(2.腹痛也为早期症状之一)删掉
(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侧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显著。)改为一般右半结肠肠腔大,右侧结肠癌隆起型多见,易坏死出血及感染,因此以腹痛、腹部肿块和全身症状为主;降结肠肠腔小,左侧结肠癌浸润型多见,易引起肠腔狭窄梗阻,因此以梗阻症状、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为主。左右半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差异大,药物敏感性不同,预后也不同。
4.诊断
(④以下五种表现具两项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删掉
(对高危人群,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改为推荐行结肠镜检查,镜下发现病灶取病理活检不难明确诊断及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见肠腔内肿块、管腔狭窄或会影,对诊断结肠癌有很大的价值
(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约45%的结肠癌病人升高)改为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在约45%和30%的结肠癌病人中升高,对结肠癌的特异性诊断意义不大
增加此外,多种分子标志物应用于粪便DNA检查以早期筛查结直肠癌正在逐渐推广。
5.增加鉴别诊断
6.治疗
(1.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须包括癌肿所在肠袢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改为1.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要求整块切除,肿瘤及其远、近两端10cm以上的肠管
((1)右半结肠切除术:切除范围)改为切除范围包括右半横结肠以近及回肠末段和相应系膜、胃第6组淋巴结,回肠与横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
((2)横结肠切除术:切除包括肝曲或牌曲的整个横结肠以及胃结肠韧带的淋巴结组)改为(2)横结肠切除术:切除包括肝曲或脾曲的整个横结肠、大网膜及其相应系膜及胃第6组淋巴结
((3)左半结肠切除术:切除范围)改为包括横结肠左半以远及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
((4)乙状结肠癌的根治切除术)改为乙状结肠切除术:适用于乙状结肠癌
(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也可手术切除,一期吻合)改为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时,可置入支架缓解梗阻,限期行根治性手术。
删除结肠癌手术切除操作和准备两段落
(3.化学药物治疗)改为3.化学治疗
(4.化学预防)改为其他辅助治疗
增加结直肠癌筛查显得意义重大,不仅使早期癌发现率升高,且能阻断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
直肠癌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较常见)改为直肠癌以腹膜返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癌和下段直肠癌,也可分为低位直肠癌(距肛缘5cm以内)、中位直肠癌(距缘5~10cm)和高位直肠癌(距肛缘10cm以上),以肿瘤下缘确定位置
(三个流行病学特征)改为两个流行病学特征删掉特征③
(占直肠癌的60%-75%)改为占直肠癌的60%-70%
(中地位直肠癌在40%左右)改为中地位直肠癌在50%左右
1.病理与病因改为病理、病因与分期
2.临床表现改为症状
(3.癌肿破溃感染症状)改为2.癌肿破溃出血症状
增加4.癌肿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远处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增加侵犯阴道,可出现阴道异常分泌物
3.增加体征
4.增加辅助检查
分为1.实验室检查2.内镜检查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删掉钡剂灌肠检查、腹部超声检查
(5.肿瘤标记物、6.其他检查)删除
5.诊断
改为直肠癌根据病史、体检、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不难作出临床诊断。
6.治疗
(手术切除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改为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愈方法
增加肿瘤分期治疗
(手术治疗)整体均有较大改动增加姑息治疗
(放射治疗)整体均有较大改动增加(1)术前放疗(2)术后放疗(3)姑息放疗
(化疗)整体均有较大改动增加(1)辅助化疗(2)新辅助化疗(3)姑息化疗(4)局部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删除
(其他治疗)整体均有较大改动
直肠肛管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
1.删除是小儿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为1:-
2.增加肛门直肠畸形国际诊断分型标准及伴发畸形
3.(影像学检查:直肠末端与耻骨直肠肌的关系以及有无泌尿系瘘还需影像学检查)改为直肠盲端有无瘘管及接管的性质,还要注意有无伴发畸形等等,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治疗措施
4.增加尿道膀胱造影和瘘管造影,可见造影剂充满疼管或进入直肠,对确定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有外瘘的病儿,采用瘘管造影,可以确定痿管的方向、长度和直肠末端的水平。
5.(超声检查)增加可以显示直肠盲端与肛门皮肤之间的距离,观察瘘管走向、长度。
6.(CT)增加CT与MRI可以显示肛提肌的状况及直肠位置,能诊断低椎畸形及观察骶神经、肛提肌、肛门外括约肌的发育情况,准确可靠,也可作为术后随访的手段。
痔
1.诊断:增加肥大肛乳头
2.治疗痔单纯切除术:(主要用于Ⅱ、III度内寿和混合痔的治疗)改为主要用于Ⅱ~IV度内寿和混合痔的治疗
直肠脱垂
1.治疗:增加直肠粘膜脱垂治疗
便秘的外科治疗
1.治疗:删掉直肠固定术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医考课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