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例
一名85岁女性因「大便习惯改变、便血5个月」就诊。症状间断发作,医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近1个月症状加重,并出现恶心、食欲减退,但无呕吐。发病以来,体重减少约15Kg。来我院门诊进一步行肠镜检查,结果如图。结果显示:管腔梗阻,降结肠近端区域出现向内的褶皱内陷(Gastroenterology,-Jan)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内镜检查。结肠镜下见降结肠内远端褶皱嵌入近侧肠腔。使用活检钳缓慢松解(图B)并最终复位肠套叠(图C)。继续进镜至盲肠,未见其他病变。使用圈套器对巨大息肉进行部分切除以防止再次肠套叠,并进行病理检查(图D),结果显示为腺癌。患者随后接受手术治疗并恢复良好,1周后出院。患者的诊断符合结肠腺癌所致的结肠-结肠逆行套叠。成人也有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段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肠管受压后出现症状,以呕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包块为特征。肠套叠在儿童中常见,是除了便秘以外,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急性腹痛的第二类常见的病因,也是儿童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成人发生肠套叠的情况很少,多为继发性,肿瘤、息肉、炎症、憩室、粘连以及肠腔内异物等为常见的病理因素,主要机制是肠壁上或肠腔内的病变导致肠管蠕动的节律失调,近端肠管强有力的蠕动将病变肠管送入远端正常肠管中,形成套叠。成人肠套叠仅占肠梗阻原因的5%,及所有肠套叠病例的5%~10%。可能由于局部肠壁蠕动改变导致收缩节律紊乱造成逆行梗阻。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儿童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是腹痛、呕吐、血便,以及腹部包块。成人结肠套叠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造成诊断困难。大约一半患者表现为病程超过一个月的结肠梗阻症状,很多患者因急性梗阻而行紧急手术治疗。有研究发现,阵发性腹痛是成人肠套叠最主要症状,占97%,其次分别为恶心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部包块、便血/果酱样便及腹泻。肠套叠病变部位可发生在小肠、回盲部、结肠、直肠等。肠套叠的分型:1.小肠套入大肠(此类型最常见,治疗相对容易);2.小肠套入小肠,然后一起套入大肠(此类型治疗困难,往往引起严重的后果);3.小肠套入小肠(此类型症状不典型,很不容易发现)。部分肠套叠是可以自己解套的,所以会出现之前存在肠套叠症状,但检查时却表现正常。B超及CT检查是最敏感及最常用的术前检查方法,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结肠套叠的有效手段。肠套叠的治疗
肠套叠如果不能及时复位,会造成肠管充血加剧、压力增高,最终肠管发生缺血性改变并导致套入部肠管坏死。严重并发症时发生梗阻(肠道堵塞)、肠管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目前肠套叠的治疗放射学复位(在X线检查中,通过肛门向肠道内注入液体或空气,通过一定的压力将套在一起的肠子冲开)是首选治疗手段,早期肠套叠复位成功率在90%以上,无法复位成功的患儿,采用手术复位,必要时切除肠管。成人肠套叠较儿童更常进行手术治疗,需切除相应肠段以复位。审核:医院吴汉平
责任编辑:粥悦
投稿邮箱:zhouyue
dxy.cn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