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哌丁胺
止泻药
化学结构类似氟哌啶醇和哌替啶,但治疗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任何作用。
用于控制急、慢性腹泻的症状,回肠造瘘术者,可减少排便量和次数,增加大便稠硬度。
抗动力药(洛哌丁胺、地芬诺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厌食、体温升高、红斑、瘙痒、头痛、心悸。
洛哌丁胺、地芬诺酯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肠梗阻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的假膜性肠炎者、细菌性小肠结肠炎患者。
(1)本品不能作为有发热、便血的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药物。对急性腹泻,如在服用本品48h后临床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停用本品,改换其他治疗。
(2)本品全部由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并减量;否则可致体内药物相对过量,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反应。
(3)妊娠期妇女慎用。
(4)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
(5)5岁以上儿童剂量减半。
(6)腹泻患者常伴有水和电解质丧失,尤其是儿童,用本品治疗时应注意同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口服补液盐)的治疗措施。
(7)若用药过量时,可能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如木僵、调节功能紊乱、嗜睡、缩瞳、肌张力过高、呼吸抑制及肠梗阻等。可用纳洛酮作为解毒剂;由于本品的作用时间长于纳洛酮1~2h,领至少监护48h。
(8)监护由腹泻所致的电解质失衡
(9)对感染性腹泻宜联合抗菌药物
口服:成人初始剂量一次2~4mg,以后根据维持大便正常情况调节剂量,一日可用2~12mg。成人最大剂量,一日不超过16mg,儿童一日不超过8~12m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