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肛瘘我们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叫偷粪老鼠。为什么这么讲?
老鼠一般喜欢打洞,肛瘘就像一个老鼠,在肛门周围打洞。打到哪里呢?打到肛门直肠里面。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腔道,然后到肠道里,把粪便拖出来。
其实肛瘘是肛门周围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这种感染一般不能自愈。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用一些抗生素可以好。但是肛门直肠周围的感染,如果不通过手术干预,是不能好的。
肛门周围的感染不仅不能自愈,而且时间长了还会在局部形成一端在肛门外,一端在肛门直肠里面的通道,我们叫它肛瘘。实际上就是从直肠到外面的另外一个通道,所以叫瘘了。
肛瘘的发病部位,直肠周围和肛门周围都有。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如果没有通过手术治疗,会长期反复感染。
这种疾病得了以后,如果一旦感染发作,会出现疼痛、渗漏,所以肛瘘在临床上虽然没有痔疮那么“名声在外”,也没有痔疮发病率高——发病率在2%,在肛肠病中占20%——但是危害性比痔疮高得多。
我们通过下面的图可以看出,直肠从正面看上去是直的,上面是结肠。人的粪便从结肠到达直肠,最下面肛门是整个消化道的出口。
实际上肛门是一段管状组织,平时是闭合的,肠腔内的内容物才不会流出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肛门就像我们攥紧的拳头,平时都是攥着的。周围是丰富的括约肌,括约肌收缩的时候闭合,松弛的时候大便就排出来。
直肠和肛管交界,形成一个一个锯齿一样的,像我们衣服的接头,医学上的名称叫“齿状线”。
“齿状线”粘膜和皮肤结合的时候,就好像缝起来一样,里面有一些缝隙,肛门周围和直肠周围感染的源头,就在这个地方。
肠道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细菌,这些细菌如果在肠道里面,是不会引起感染的。但是当细菌通过缝隙跑到肛门周围和直肠周围,就会引起感染,造成肛瘘的发生。
『在家』,就能咨询专业医生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