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喜欢转移的部位,没有之一。在初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同时,大约有20%的患者会同时确诊肠癌的肝转移。即便在初诊时很幸运的没有发现肝转移的端倪并接受了后续治疗,其中也有25%~3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发生肝转移。两者相加,作为一名肠癌患者,肝转移的概率有将近50%。
肠癌肝转移就是肠癌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液等途径被带到肝脏形成肿瘤,肠道的血液回流,第一站就是到肝脏,所以肠癌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肝转移。
肠癌肝转移是否意味着晚期?无法根治?
肠癌一旦出现肝转移就属于IV期结直肠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晚期结直肠癌,其生存机会就会显著下降,还会面临死亡的风险。
但这并非意味着一旦出现了肝转移,就没有救了。早在十多年前,我们的观念中还普遍认为如果肿瘤发生了转移,那就是晚期了,不符合手术条件了,对于肠癌肝转移患者也不外乎如此。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学科诊治的不断应用,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策略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目前,国内外的学者都已经达到共识:即使是肠癌肝转移,也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治愈。
我们可以看看这两个案例:
案例一:结肠癌术后肝转移,联合治疗成功消除肝脏转移病灶
陈女士于22年3月份被确诊除了结肠癌,虽然通过手术切除了一段肠子,然而术3个月,复查时发现肝脏内多发类圆形及片状稍低密度影,完善检查后最终确诊为结肠癌肝转移。
之后医生为其安排了2周期的XELOX+西妥昔单抗治疗,但治疗期间陈女士出现了严重的副反应,一度影响治疗进度。之后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陈女士咨询专家之后决定进行NKTNeo细胞免疫疗法,同时联合4周期XELOX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
经过治疗,陈女士肝脏病灶均缩小明显,部分病灶达到肉眼不可见的程度,为了达到无瘤生存(NED)进行了肝转移病灶的微波消融治疗以及腹腔热灌注治疗。出院之后该患者逐渐恢复到癌症前的状态,甚至开始返回工作岗位。
案例二:直肠癌肝转移,联合治疗成功缩小肿瘤,实现切除
陈先生于22年因出现黑便、里医院检查,结果确诊结肠腺癌伴肝脏转移,由于已经出现肝脏转移,无法采用手术切除,最终医生为其制定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肿瘤无法明显缩小,且肿瘤标志物仍在上升。
之后陈先生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NeoNKT癌免疫苗+质子重离子放疗,在治疗仅仅一个月后,医院复查,结果发现肝脏病灶坏死区域增大,在完善整个治疗流程后,肝内病灶左肝转移灶消失,肠道原发灶也明显退缩,原发灶手术无难度。后经过专家评估,陈先生进行了手术切除。
结肠癌出现肝脏转移,仍然可以缩小肿瘤,实现手术切除
通过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比其他恶性肿瘤(如胰腺癌等)转移至肝脏,还是比较温顺,总的来讲,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初诊已经出现肝转移,还是肠癌术后复发,通过积极治疗,仍然可以实现肿瘤降低,最终手术切除,达到与未转移患者相似的生存时间。
因此发现肝转移后,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综合应用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介入、化疗、靶向、放疗、细胞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使病人能够获得整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Neo癌免疫苗,帮助晚期肠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
上述两个案例治疗中,Neo癌免疫疫苗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通过联合Neo癌免疫苗,最终能够使肿瘤体积缩小、肿瘤活性降低以利于手术切除,提高手术R0切除率和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同时结合常规治疗,还可进一步消灭其他部位的潜在微小转移灶,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
那么Neo癌免疫苗到底是什么?其实NeoNKT癌免疫苗治疗”其实是在细胞免疫疗法的基础上,嵌入新生抗原所形成的疗法。
抗原是细胞免疫疗法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把抗原理解为一个癌细胞定位系统,只有给免疫细胞装上这个系统,它才能够精准的打击癌细胞,而不会攻击到我们的正常细胞,因此细胞免疫疗法必须要结合抗原才能发挥出应有的疗效。
然而以往由于抗原技术的的限制,回输的细胞免疫多数是采用肿瘤相关抗原(部分正常细胞也有此类抗原),这就会有概率产生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脱靶效应”(不仅攻击了肿瘤细胞,也攻击了少量表达TAA的正常组织的。)
因此与传统细胞免疫疗法相比,结合了新生抗原的Neo癌免疫苗治疗最大的优势是,能够针对每位患者肿瘤组织突变抗原“量身定制”的疫苗,即使仍受患者HLA限制性的一定影响,但能保证每位患者有其特定疫苗,最大限度纳入肿瘤患者。其能够激发自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能够让更多的患者通过个体化的治疗长期获益,为诸多癌症患者,乃至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临床治愈”。
可以说这些疗法帮助无数肠癌晚期患者患者实现长期生存。不过需要注意,细胞免疫疗法需要在提取的免疫细胞中加入嵌合抗原受体,因此具体到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需找专业团队,做出最具针对性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详情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