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arino综合征的CT及MRI表

Currarino综合征是肛门直肠畸形、骶骨发育不全及骶前肿块三者的总称,属于尾端退化综合征的一种,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可伴随其他畸形同时发生。肛门直肠畸形可以表现为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狭窄或肛门异位等;骶骨发育不全可以表现为完全或部分性骶骨缺如,或仅表现为裂椎畸形或尾骨缺如;骶前肿块可以表现为真性肿物如畸胎瘤、肠源性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等,也可为假性肿物如骶前脊膜膨出等。以往文献中多数为个案报道。笔者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影像表现进行讨论,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搜集年7月至年12医院行CT及MRI检查,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为Currarino综合征的患儿8例,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范围跨度较大,分别为25d、4个月、5个月、1岁、1岁4个月、2岁、6岁及14岁,中位年龄14个月。8例患儿中因排便困难伴腹胀而就诊4例,生后因发现肛门闭锁就诊2例;6岁患儿因间断双下肢无力、便秘及排尿不畅就诊,既往生后因肛门闭锁行肛门成形术;14岁患儿因便秘、腹痛伴发热而就诊,既往因肛门闭锁伴会阴瘘行手术治疗。本组4例肛门闭锁患儿中3例伴直肠会阴瘘,其中2例肛门闭锁患儿分别于术后6、14年后首次行CT及MRI检查。

2.检查方法:8例患儿均接受CT及MRI检查,检查设备为德国SiemensSomatomSensation16层CT、美国GE0.7TopenspeedMRI和GEHDx1.5TMRI扫描仪。患儿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扫描,对不能合作的患儿,检查前0.5h口服6.5%水合氯醛进行镇静,剂量为0.8ml/kg。CT扫描参数:kV,mAs,层厚8mm,窗宽HU,窗位40HU。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及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处理,得到矢状面、冠状面及三维立体图像。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1.5ml/kg)后重复扫描。MRI扫描包括:(1)平扫:轴面自旋回波序列T1WI,TRms,TE19ms;轴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TRms,TEms,层厚6mm,间隔2mm,FOV24cm×24cm;矢状面自旋回波序列T1WI,TRms,TE15ms;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TR2ms,TE90ms,层厚4mm,间隔1mm,FOV40cm×40cm。若发现异常短T1信号,则加扫矢状面T1WI脂肪抑制序列。(2)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Gd-DTPA(0.4mmol/kg),包括轴面、矢状面T1WI,采用体部相控阵线圈。所有患儿均采用仰卧位,下肢及臀部位置摆正。

3.图像分析: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分别独立对CT、MRI资料进行评估,如有异议,则由另1名更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评判。分析内容包括:骶骨发育不全的形式、骶前肿块的类型及周围肠管的形态、位置变化,肛门闭锁的位置以及伴随的其他异常。

二、结果

1.肛门直肠畸形:8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中,4例为肛门闭锁(年龄分别为5个月、1岁、6岁、14岁),4例为肛门狭窄(年龄分别为25d、4个月、1岁4个月、2岁)。4例肛门狭窄患儿CT及MRI检查均可见骶前肿块推挤直肠,使其受压移位,其中1例结肠明显扩张。

2.骶骨发育不全:8例均存在骶骨发育不全,其中5例为单侧缺损,残存骶骨呈“弯刀样”改变(图1),3例为中央部骨质缺损。其中2例骶椎裂椎畸形,骶椎椎体可见裂隙样改变。

3.骶前肿块:(1)3例骶前脊膜膨出,CT显示骶椎前方可见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影(图2),边缘清楚,密度较均匀,病变与骶骨缺损处相邻,MRI平扫显示骶椎前方长T1、长T2信号病变,其内可见分隔,并经骶骨缺损处与椎管相通(图3,4)。(2)2例骶前脊膜脂肪膨出,MRI平扫显示椎管内短T1(图5)、长T2信号影通过骶骨骨质缺损处向骶前疝出,脂肪抑制序列短T1信号消失。(3)1例骶前脊髓脊膜脂肪膨出,MRI显示脊髓末端位于骶1水平,其周围及下方可见短T1信号为主肿物,病变经骶骨缺损处向骶前及左臀部延伸,脂肪抑制序列短T1信号消失。(4)2例骶前畸胎瘤,CT平扫于骶骨前方可见混杂密度肿物影(图6),肿物内可见软组织、水样、脂肪密度及钙化,MRI平扫显示肿物呈混杂信号,可见水样、脂肪及软组织信号,增强检查肿物内实性成分及局部边缘可见强化。

4.其他伴随异常:8例均存在脊柱闭合不全,其中6例脊髓栓系,脊髓末端均位于骶椎水平(图7);3例脊髓中央管扩张,MRI平扫表现为不同节段脊髓内可见纵行长T1、长T2信号(图8);1例重复膀胱,MRI平扫显示膀胱内可见一纵行线样等T1、等T2信号分隔影;1例右肾发育不良伴右侧肾盂及输尿管扩张,并左肾上升旋转不良;1例双侧肾积水。

三、讨论

1.概述:Currarino等于年首次对骶骨发育不全、肛门直肠畸形和骶前肿块进行描述,并将其命名为Currarino三联征,年Belloni等基于以上3种因素能够同时用胚胎学观点解释,并发现除这三联征外还可伴发其他异常,将其正式命名为Currarino综合征。本病发病年龄因临床表现的形式和症状的程度而跨度较大,严重的肛门直肠畸形常于新生儿期或婴幼儿期就诊,少数直到成人后出现症状。女性较多见,本组8例,女性6例。6例均于新生儿期或婴幼儿期就诊,余2例6岁、14岁者既往肛门闭锁行手术治疗,直至本次出现相应症状完善CT、MRI检查后才得以诊断。

图1男,4个月。CT冠状面平扫容积再现重组显示骶2椎体以下左侧完全缺如,骶1椎体左侧部分缺如,残存骶骨呈“弯刀样”

图2~4女,6岁。CT轴面平扫显示骶骨前方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推挤邻近肠管向前方移位,同时可见骶椎中央部骨质缺损(图2)。MRI平扫矢状面自旋回波序列T1WI显示骶椎前方类圆形低信号肿块影,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并通过骶椎骨质缺损处与椎管内相通(图3)。MRI平扫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显示,骶椎前方肿块呈高信号(图4)

图5与图1为同一患儿。MRI平扫轴面自旋回波序列T1WI显示腰骶段椎管内可见大量脂肪呈高信号,并通过骶骨缺损处向骶前疝出至盆腔内

图6女,2岁。CT平扫显示骶骨前方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其内可见多发点状钙化及脂肪密度影,膀胱受压向前移位

图7,8男,5个月。MRI平扫轴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显示于骶椎水平椎管内可见等信号脊髓影像(图7);MRI平扫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图8)显示腰1~3水平脊髓内可见纵行条带状长T2信号

2.普通X线表现:Currarino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且症状轻重程度不一,因此临床诊断较困难。对于新生儿期肛门闭锁,多采用倒立位X线检查明确直肠狭窄的程度、位置以及直肠盲端距肛凹的距离,同时可通过骨盆X线片发现骶骨异常。但这种检查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伴发的其他异常无法显示。因此,对于婴幼儿及较大年龄的患儿,临床通过直肠指诊诊断肛门狭窄者,若骨盆X线提示骶骨异常,则应进一步检查除外Currarino综合征。

3.CT表现:CT可通过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Currarino综合征患者的骶骨畸形。骶骨畸形的轻重程度不一,骶1椎体可为轻度异常,典型的骶骨畸形常发生在骶2~5椎体,常为单侧缺损,残存骶骨呈“弯刀样”改变,也可为中央部缺损或者表现为骶椎裂椎畸形,程度轻微者可仅表现为尾骨的缺如。本组中5例为单侧缺损,3例为中央部骨质缺损,同时其中2例可见骶椎裂椎畸形。另外,CT对于明确骶前肿块的来源、范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对于骶前畸胎瘤、脂肪瘤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CT检查脂肪表现为CT值为负值的低密度,钙化呈高密度。由于骶前脊膜膨出、肠源性囊肿、皮样囊肿在CT上均表现为囊性密度,因此仅根据CT表现无法将其进行鉴别。本组中2例为骶前畸胎瘤,CT可清晰显示肿物内钙化。

4.MRI表现:MRI对于骶前肿物的显示更加清晰,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性质进行判断。骶前脊膜膨出表现为骶前囊性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并通过骶骨缺损处与椎管相连。骶前肠源性囊肿在T1WI可因其囊内容物的成分不同表现为低、等、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变边缘清楚,信号均匀。骶前皮样囊肿则通常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且信号常不均匀。MRI可清晰显示骶前畸胎瘤内的囊性成分、实性成分,并且通过脂肪抑制序列可确定脂肪的存在,钙化于T1WI、T2WI均呈低信号,但是对于肿物内微小钙化的显示则不及CT。本组中3例骶前脊膜膨出,2例骶前脊膜脂肪膨出,1例骶前脊髓脊膜脂肪膨出,MRI检查均可明确其性质。本组病例提示骶前脊膜膨出可以为单纯性的,也可以出现脊膜、脊髓、椎管内脂肪瘤同时向骶前膨出。

MRI可同时显示肛门直肠畸形的闭锁或狭窄水平、直肠盲端距肛凹的距离、瘘口位置及瘘管形态等,并可通过1次检查同时反映骶前肿物以及伴发的脊柱、脊髓、泌尿生殖系统等畸形,尤其是对脊髓的显示具有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优势。文献报道,约18%Currarino综合征存在脊髓栓系,而其渐进性发展,可进一步加重排尿、排便障碍,因此,早期诊断伴发的脊髓栓系尤为重要。另外,对于肛周脓肿或骶前肿物破裂继发感染者,MRI增强检查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肛周脓肿表现为病变区环形强化,骶前肿物破裂继发感染则表现为肿物边缘壁的强化。本组中其他伴随异常MRI均可清晰显示,明确诊断。

文章来源

文章来源于:“影像学苑“。

长按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ss/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