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憩室病虽然在书和文献上看过不少报道,病人可以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和腹痛,但在临床中多数是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而由于检查不充分或者结肠镜检查时肠腔清洁不佳也往往容易导致漏诊。本人试着将自己所学到的关于结肠憩室的知识总结于下,与大家共享如下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作者:林海
疾病特点
首先结肠憩室是结肠壁向外凸出形成袋状,可以是单个,但更多是一连串由肠腔向外的囊状突出。结肠憩室可分为真性与获得性两类,真性憩室是结肠壁的先天性全层薄弱,憩室含有肠壁各层。获得性憩室则系粘膜通过肠壁肌层的弱点疝出,因此它是继发于肠腔内压力的增高,迫使粘膜经肠壁肌肉的薄弱区向外突出。其形态学特点是位于结肠系膜与对系膜两结肠之间,自结肠壁突出囊状物,或沿结肠带侧成串排列。乙状结肠,降结肠最常受累,憩室分为2类,真性(先天性)憩室和假性(后天)憩室。先天性憩室包括结肠全层,较少见,大多数结肠憩室无肌层,属假性憩室,而且是后天因素造成的,见下图。
本病以西方国家男性多见,考虑与男性饮酒、吸烟及高脂肪饮食较女性多所致。流行病学证实低纤维膳食和摄入过多的精制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导致大肠粪便量减少及粪便中水分少,从而改变粪便在胃肠道中的通过时间,并增加结肠内压。结肠憩室多发于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考虑与此段肠腔略窄导致肠腔压力高相关。而憩室炎的发生目前认为与阑尾炎发病机理类似,憩室存留物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和缺血,其中细菌以厌氧菌多见。临床表现中多为左下腹痛,可伴有便秘和发热。但具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相见如下。
临床表现
(一)结肠憩室病
约有80%结肠憩室病的患者并无症状,有时是在作钡灌肠X线摄片或内窥镜检查时意外发现。与憩室有关的症状,实际上是其并发症——急性憩室炎和出血的症状,在无并发症结肠憩室病患者中的症状如偶发性腹痛、便秘、腹泻等,是由于伴随的动力疾病,而憩室的存在只是巧合。体检时左下腹可有轻度触痛,有时左结肠可扪及如一硬的管状结构。虽有腹痛,因无感染,故无发热和白细胞增高。在钡灌肠摄片中除见有憩室外,尚可见有切段性肠痉挛和肌肉增厚,导致肠腔狭窄,并呈锯齿状。
(二)急性憩室炎
急性发作时有程度不同的局限性腹部疼痛,可呈刺痛、钝痛和绞痛,大多疼痛部位在左下腹,偶尔位于耻骨上、右下腹、或整个下腹部。病员常有便秘或排便频数,或同一病员二者兼有,排气后可使疼痛缓解。炎症邻接膀胱可产生尿频、尿急。根据炎症部位和严重性还可伴恶心和呕吐。体检时有低热,轻度腹胀,左下腹触痛,以及左下腹或盆腔肿块,粪便中有隐血,少数粪便中肉眼有血,但在有憩室周围炎存在时罕有发生大出血者,此外,还有轻至中度白细胞增高。急性憩室炎可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包括直肠。在西方国家中,乙状结肠是最常见的部位,而在日本和中国,则以右侧结肠较为常见。在已知有憩室病的患者中,约有10%~25%的患者至少有一次急性憩室炎的发作。
(三)急性憩室炎并发脓肿
急性憩室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发生脓肿或蜂窝组织炎,可以位于肠系膜、腹腔、盆腔、腹膜后、臀部或阴囊。常在腹部或盆腔一直肠指检时可扪及一具触痛的肿块,在憩室引起的脓肿还伴有不同程度脓毒症的征象。
(四)急性憩室炎并发弥漫性腹膜炎
当一个局限的脓肿破裂或憩室游离穿孔入腹腔后,可造成化脓性或粪性腹膜炎。大多数这类病员表现为急腹症和不同程度的脓毒性休克。据报道,化脓性腹膜炎的死亡率为6%,而粪性腹膜炎的死亡率则高达35%。
(五)急性憩室炎伴瘘管形成
在所有急性憩室炎的病员中约有2%发生瘘管,但在最终因为憩室病进行手术的病员中则有20%存在瘘管。
(六)急性憩室炎并发肠梗阻
国外在大肠梗阻中由憩室病引起者约占10%,国内憩室病引起完全性结肠梗阻者不多见,但由于水肿、痉挛和憩室炎的炎症变化所致的部分梗阻则是常见的。
诊断
正确的诊断对判断病情和决定治疗方针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病史和体检、脉搏和体温,还包括连续的血像检查,腹部直立位和平卧位X线摄片。当所有典型的症状和征象都存在时,左侧结肠憩室炎的诊断是简单的但需排除其它相关疾病。急性右侧结肠憩室炎病例在术前检查作出正确诊断者仅7%。术前的研究一般是无助诊断的,仅可延误恰当的治疗。
内镜、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以及腹部和盆腔CT扫描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发现有无明显的并发症。在急性情况内镜检查一般应避免,因充气可诱发穿孔或加重已存在的穿孔。
治疗措施
(一)内科治疗
急性憩室炎无并发症时可先采用内科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广谱抗生素和严密临床观察等。一般,胃肠减压仅在有呕吐或有结肠梗阻证据时才使用。可供选用控制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杆菌的抗生素很多,不用抗生素自行消退的急性憩室炎也常看到。补充食物纤维和解痉剂在处理急性憩室炎病员中并无地位。大多数病例经内科治疗其症状将迅速减轻。
(二)手术指征
目前认为需要手术处理的情况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并发症憩室病患者:另一类则为憩室病引起各种并发症,综合起来,对具有下列情况者应予手术治疗:①急性憩室炎初次发作对内科治疗无反应者;②急性复发性憩室炎,即使第一次发作时经内科治疗获满意效果,但当复发时应考虑作选择性切除术;③<50岁曾有一次急性憩室炎发作并经内科治疗获得成功的病例,应行选择性手术以免以后急症手术;④由于免疫缺陷的病员发生憩室炎时无法激起足够的炎性反应,因此是一致命的疾病,发生穿孔、破裂入游离腹腔者极常见,为此对以往有一次急性憩室炎发作的病员当需要进行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前,应先作选择性切除手术解除憩室炎复发以致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⑤急性憩室炎并发脓肿或蜂窝组织炎者;⑥急性憩室炎伴弥漫性腹膜炎者;⑦急性憩室炎并发瘘管形成者;⑧急性憩室炎并发结肠梗阻者。
在上述手术指征中,尤其在无并发症的病例需特别注意勿将肠激惹综合征合并结肠憩室病的患者误当作憩室炎患者进行手术。据Morson报道约有1/3为憩室炎作选择性手术的标本中无炎症的病理证据。因此在没有客观炎症征象如发热或白细胞增高者,肠激惹综合征并发结肠憩室病宜作功能性结肠疾病处理,不应列为进行不必要的切除手术的对象。
(三)手术治疗
选择性手术的病例,术前应作全面检查和充分准备,包括肠道清洁和抗生素准备。由于乙状结肠是最常受侵部位,故乙状结肠是首先需予切除的肠段、在切除范围上是有争议的,必须确定合适的近切端与远切端,结肠应充分游离,并保证吻合股段有良好血供和吻合口无张力。为憩室病的急性炎性并发症进行手术时,首先应从静脉中给予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甲硝唑。
总之,结肠憩室病虽然发病率低,但是临床中还是需要想到其发生的可能。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在此致谢!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小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