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医生们治好了我三十多年的顽疾,让我终于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近日,从重庆来东莞务工的郑女士,携家人医院普外科和创面修复科,亲手将两面绣有“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小冠及创面修复科主任苏顺清手中,称赞他们的医术高明,并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困扰郑女士三十余年的“怪病”,医院被确诊为结肠瘘。医院专家提醒,该病治疗难点是即使是做完手术后,也很容易复发,患者应注意日常定期检查。
被“怪病”困扰三十年
郑女士今年42岁,据其自述,自8岁起就饱受“怪病”折磨,右下腹不明原因出现红色脓疮,迁延不愈,流脓不止,由于家庭条件限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直至10岁时,医院接受了2次手术治疗,但症状未得到缓解,术后伤口还愈合不佳,伤口处仍是反复流脓。其间,术后她的腹壁伤口中竟爬出了长达10厘米的白色虫子。
郑女士家人很是着急,四处求医,其医院的多次手术和治疗,病情仍旧反复发作,不见好转,让她痛苦不堪。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女士医院,医院普外科联手创面修复科为其诊治,通过询问病史,完善CT、肠镜检查和窦道造影等一系列检查,并组织多学科团队(MDT)讨论,确定瘘管来自回盲部。
随后,医院普外科及创面修复科专家团队联合为其进行手术,术中发现病变的肠管及瘘管,最终确定原发病灶为阑尾周围脓肿破溃形成的结肠皮肤瘘,将病变的肠管及瘘管完整的切除,并进行腹壁修复。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郑女士康复出院。
结肠瘘患者手术后仍易复发需定期检查
“肠瘘是指肠道和其他脏器之间形成异常通道,当发生在结肠部位时,就称为结肠瘘”,张小冠介绍称,结肠瘘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感染、物理创伤、手术以及饮食不良是结肠瘘疾病的主要病因。腹腔感染、出现一个或多个瘘口导致容物溢出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常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发热、腹泻和慢性营养不良”。
他表示,目前结肠瘘主要治疗方法是,在正常情况下通常先采取抗感染的药物治疗,做好瘘口的处理,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关键点是根据疾病相应的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法”。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此疾病复发可能性较大,经过治疗后应当注意后期护理”,张小冠指出,该病治疗难点是即使是做完手术后,也很容易复发,应注意日常定期检查。
他提醒称,结肠瘘属于胃肠通道疾病,要趁早发现、及早治疗,不然会像这例患者一样,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也有部分病例很容易造成体液的大量流失,极易导致营养不良,重者甚至会出现衰竭的现象,不及时治疗甚至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采写:南都记者黄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