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医学教育下,任何医生都先是全科医生,少数再选择做专科。全科医生都应该会便秘诊疗,儿科全科医生自然也应该会,轮到消化专科医生的时候,那应该是很复杂难治的便秘了。
虽然便秘人人都了解,但是你的处理并不一定到位。我给大家写一篇,全科水平,各位见笑??
便秘是很常见的,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急性的经过短期的处理一般就缓解了,不一定会持续,但是麻烦的是那些慢性的。慢性的绝大多数都是功能性便秘,器质性病变或者性侵等原因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不多见。
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不同文献给的数字是不一样的,从0.3%到32%不等,平均下来是10%左右,而这当中有大概1/3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便秘。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一直以来大家给的建议也就集中在多吃蔬菜多吃水果上,那么到底是不是你想的那样呢?
本文不可能包含所有的东西,但是希望能从定义诊断到治疗预后一步步给大家一个概念。参考最重要的文献是年新发的2篇综述以及年的ESPGHAN/NASPGHAN的指南。
01
什么是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就是说没有器质性的病变的意思,其定义也就是诊断标准一直在发展变化,最新的当属罗马IV标准了。
罗马IV的标准以四岁为界,至少满足以下几点中的2点,持续一个月以上,可以称为功能性便秘:
四岁以内:
⑴排便每周小于等于2次
⑵大便潴留
⑶排便痛或者大便硬
⑷大便粗
⑸直肠处有很大的大便粪块
⑹已经可以自己上厕所了的孩子,每周至少一次失禁
⑺已经可以自己上厕所了的孩子,大便太粗堵过厕所
四岁以上:
⑴排便每周小于等于2次
⑵每周至少一次失禁
⑶大便潴留或者强忍着憋着大便
⑷排便痛或者大便硬
⑸直肠处有很大的大便粪块
⑹大便太粗堵过厕所
诊断主要靠的是病史和查体,几乎用不到任何辅助检查,除非在问病史和查体过程中有一些让人担心的表现。
注意一点,有很多小婴儿一直纯母乳喂养,然后几天都不拉大便,拉出来的大便都是正常的软便,孩子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生长都好,这样这个不叫作便秘,这叫做正常的母乳性大便!
02
除外哪些问题?
如果看孩子的时候,医生只知道对着罗马标准来看看是不是符合功能性便秘,那就是不会看病,对着标准看机器人也会。我们还需要做的是除外一些器质性疾病然后才好放心说这是功能性便秘,哪些病需要除外,如下,大家留个念想。
乳糜泻、甲减、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糖尿病、蛋白过敏、药物中毒、维生素D中毒、肉毒中毒、囊性纤维化、先天巨结肠、肛门失弛缓、结肠无力症、先天无肛门、肛门狭窄、骨盆肿瘤例如骶骨畸胎瘤、脊柱异常例如脊髓栓系、外伤、腹壁肌肉异常、假性梗阻例如内脏神经病变,MEN2B等等。
这些其实都很少见,不值得逐一筛查或者逐一做检查,问诊查体尽量包含就好,如果问诊查体发现了问题或者便秘久治不愈,要考虑这些疾病并且做检查。
那么问诊查体有哪些让人担心的报警情况redflags,alarmsigns一定要问到查到呢?
便秘出现极早例如1月龄以内、胎便在出生48小时以后才排出、有先天巨结肠家族史、大便很细、大便有血但是没有肛裂可以解释、生长不好、发烧、胆汁性呕吐、甲状腺查体异常、肚子特别胀、肛瘘、肛门位置不对、无肛门、提睾反射不存在、下肢肌力肌张力反射异常、脊柱有一撮撮毛、骶骨凹陷、臀裂偏移、肛门瘢痕、孩子在肛门检查时候极其害怕(警惕虐童)。
这些你都注意到了,那么你这个大夫尽力了。以上报警表现都没有,只有便秘,那就按照功能性便秘先开始治疗,治不好再回过头来再考虑其他以上的这些问题。
03
治疗
你会发现,所有慢性疾病都包含着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部分,有的还包含手术治疗,而便秘这个病药物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中国人写文章嘛,都喜欢把重要的放最后讲,所以我先讲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和教育。
A
补液和膳食纤维
一直以来,大家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帮助治疗便秘。这个想法吧,应是算部分正确。
年3月发表在英国皇家而科学院官方杂志上的一篇综述告诉我们,更多的膳食纤维并不能有效治疗便秘。很多孩子在4周大的时候还没有吃纤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干硬的大便了,6个月的时候依然有干硬大便的孩子在2岁的时候纤维摄入比较低。
啥意思?
这文章想说,并不是纤维摄入少引起的便秘,反而是便秘的孩子以后纤维摄入比较少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他们研究了双胞胎便秘的情况,发现遗传因素可以解释59%的便秘。所以本文建议食疗不能单独作为一线治疗,先药物治疗便秘,然后纤维摄入反而会增加,进而会减少继续便秘。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