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常见问题解答

白癜风的发作原因主要有什么 http://m.39.net/pf/a_7465523.html
一、什么是超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是指距离肛缘5cm的直肠癌,而肿瘤距离肛缘3cm则称为超低位直肠癌。对这部分病人通常采用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病人需接受永久性造口,降低了生活质量。

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有哪些?

1、双吻合器手术:是保肛时优先考虑的手术方法,但是对于距离肛门很近的直肠癌时,可能有保肛失败或者肿瘤复发的风险。所以,这种手术一般只适用于肿瘤基底距离肛缘6~8cm的患者。

2、经肛门翻出切除术:对于离肛门较近的,体积不是很大的肿瘤可以用这种方法,把直肠拖到肛门外,在直视下将肿瘤切除。但是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应用这种方法时,容易造成肿瘤的扩散。

3、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术):适合肿瘤距离肛管5~6cm的直肠癌患者,但是这种方法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几率较大,因此需要做小肠造瘘。

4、结肠经肛管拉出术(改良Bacon术):也适合肿瘤距离肛管5~6cm的直肠癌患者,且保留了提肛肌、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患者肛门功能能够很好地恢复。而且不需要再做小肠造瘘。是最安全的终极保肛术式。缺点是手术范围大、难度高,但是随着腹腔镜的发展,这些缺点正在被慢慢克服。而且这种手术方法在我国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术)优点在于切除范围比Parks术和改良Bacon术更大,适用于距离肛门2-6cm的T1-2期的直肠癌。但是由于牺牲了部分或全部内括约肌,部分患者术后仍然可能面临严重肛门失禁的风险。

6、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APPEAR术):应用于超低位的直肠癌患者,但是同样存在发生吻合口瘘的问题,而且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很多麻烦。

7、经肛门直肠癌局部切除术:适用于①肿瘤局限在粘膜下层以内②肿瘤为隆起型病变、直肠腺癌为高、中分化④直径小于3cm⑤肿瘤距离肛门7cm以内的患者。

8、经肛门微创外科(TAMIS):将单孔腹腔镜通道置入肛管,利用腹腔镜器械经肛门途径完成肿瘤局部切除。适用于距离肛缘10cm以内的,直径小于3cm的良性肿瘤以及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

9、随着腹腔镜及配套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以上的术式基本可以在腹腔镜下开展,使手术更加清晰和简单,手术中的创伤减少,患者恢复速度变快。

三、进行直肠癌手术的原则是什么?

尽管有各种可以保肛的手术,保住肛门也是很多患者的诉求,但是切忌为了提高保肛率而盲目实行保肛手术。对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需遵循相关原则。

直肠癌保肛术必须在“生命第一,功能第二”的原则下实施。必须要完整切除肿瘤及引流区域的淋巴组织,保证远端切缘病理学检查阴性,降低复发率,在此基础上尽量保留肛门和正常的排便控制功能。

同时还要遵守个体化原则,每位病人的严重程度、身体素质、肿瘤位置都是不同的,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保肛手术。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保证:①有足够的肿瘤下切缘;②在肿瘤切除后保持血供良好的结肠足够长,要能够到肛门的位置;③要保证结肠与肛管安全愈合不发生吻合口瘘。

四、超低位直肠癌什么情况下可以保肛?

1、手术前肛门收缩功能良好的患者。

2、全身身体状况好的患者:肿瘤未发生远处广泛转移、无高血压和糖尿病。

3、肿瘤性质相对较好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前会进行直肠指诊、术前活检、CT或核磁来评估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肿瘤浸润深度(就是看肿瘤长在肉外面还是肉里面)从而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保肛手术。

五、保肛手术的同时还要不要接受化疗?

在手术之前进行放疗,可以使肿瘤变小和退缩,有利于彻底肿瘤的彻底切除以及肛门的保留。这就是常说的新辅助疗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都需要接受化疗,对那些处于肿瘤早期,或者对放疗不敏感的患者来说,手术前进行放疗就没有意义了。

六、手术后还要不要造瘘?

一方面,由于保肛手术后,手术吻合口血液供应比较差,手术吻合区域肠道的张力大,容易因为吻合不良而出现吻合口瘘。大家想一想,刚刚做完手术后,我们的直肠是不是很脆弱?手术完了以后我们是不是要吃东西?这样食物等就会给我们的吻合部位带来摩擦,要是摩擦出缺口了,那不就坏事了吗?

所以,在手术后还是要先做一个小肠造瘘,让排泄物不从手术部位过,减少愈合处感染的风险。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吻合口长好了就可以取下来了。

七、手术后还能正常排便吗?

正常排便时最重要的两个结构式耻骨直肠肌和肛管的皮肤,如果手术后,这两个结构是完整的,经过训练后,患者仍有正常的排便功能。

八、保肛手术的风险高吗?有哪些并发症?

直肠癌保肛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

1、大便次数增加:短期内,也就是1-6个月,甚至1年以内每天大便约3-5次,原因主要是肛门括约肌功能还没有恢复,诱发因素包括手术中间的刺激、手术中间部分神经的损伤、术前的照射等。

2、生殖功能障碍。很多患者手术后会出现性功能减退的现象,这与盆腔的自主神经受损有关系,同时和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3、吻合口瘘,我们上面说了,手术后吻合处是很脆弱的,很容易破裂。

总而言之,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保住肛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是一定不要为了保留肛门而盲目选择保肛手术,毕竟,该切的终究是要切的。

专家简介

王志刚,男,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博士(医院),上海交通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脏器联合脏器切除和质量控制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腔镜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结直肠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微创学组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学组委员,宋庆龄基金会肿瘤综合诊治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复杂肿瘤诊治专委会常委。临床专长与学术成就:从事临床工作近20余年,擅长胃肠肿瘤的传统根治手术和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在六院普外科率先全面开展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的根治术,国内较早开展双镜联合(胃肠镜和腹腔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和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手术,开展单孔腔镜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微创效果。开展大肠癌肝转移的同期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尤其是对复杂肠癌的多学科联合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包括局部晚期肠癌、低位直肠癌、复发性肠癌、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高风险肠癌患者。近年来,大力开展了复发肠癌再手术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联合脏器切除,杂交腹壁缺损一期修复、术中温热化疗,术中放疗等多项技术,使众多复发肠癌患者获得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延长了生存,改善了生活质量。开设并领衔国内首个复杂肠癌多学科诊治整合门诊。年曾在美国著名的ClevelandClinic结直肠外科中心学习,师从美国结直肠外科协会主席VictorFazio教授,学习并开展了各类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超低位保肛手术和各类储袋手术技术;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微创外科中心学习培训。先后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百人计划、上海交通医院业务骨干培养计划,曾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岗位工作能手、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带教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多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主持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卫生局重点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20篇为SCI收录,担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结直肠疾病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参编专著3部,多次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擅长:肠癌腔镜和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各类复杂肠癌如局部晚期、超低位、复发肠癌的手术治疗。长按左侧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ss/1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