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箭头上方黄金昶工作室 肿瘤介入栓塞化疗是一种经血管介入治疗方法,由栓塞术和化疗结合发展而成,是以中止肿瘤血供,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的方式来治疗恶性肿瘤,可达到既阻断肿瘤血供,又配以高浓度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对于晚期恶性肿瘤及术后复发的患者,介入治疗作为姑息治疗,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的优点,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还可以使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栓塞后肿瘤周围组织变软,局部感染减轻,出现周围水肿,使手术时肿瘤易于剥离,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视野清晰,并可控制手术过程中癌细胞的播散和转移。可以缩小肿瘤病灶,降低手术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和肺癌等中已有显著成效。
但有些患者在进行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syndrom,PES)。所谓栓塞后综合征,是指肿瘤和器官动脉栓塞后,因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恶心、呕吐、局部疼痛、发热、反射性肠淤胀或麻痹性肠梗阻、食欲下降等症状。介入手术后患者是否出现栓塞后综合症与肿瘤的最初直径、化疗剂量、患者体质和栓塞次数相关。栓塞后综合征一旦发生,常规西医往往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患者痛苦时间从数天到半月甚至更久,绵延不愈更有可能会导致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后续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看,大部分是因为脾胃升降失司,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而出现恶心、呕吐;脾不散精,脏腑及肌肉失于濡养,因此也会出现纳差、乏力的症状;局部的气滞血瘀也会导致或加重疼痛,这种情况下,结合中医进行对症处理(针刺、火针、内服中药等),往往能及时有效的缓解、解除相关症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使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达到更理想效果。
下面分享一个病例:
患者连某某,男性,61岁,北京人。
年12月确诊肝癌,医院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并未好转,术后一月复查肿瘤无坏死、继续增大,肿瘤由治疗前的4.8*3.8cm和1.0*0.6cm增大到7.2*5.6cm和1.5*0.9cm,且栓塞后综合征反应强烈,患者非常痛苦。
年1月22日,就诊于我科室,此时复查肿瘤已增大到9.4*5.9cm,于年1月25日由我科室副主任李睿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术后肿瘤的供血血管被堵塞,肿瘤血管染色消失,术后24小时,肿瘤开始坏死,患者出现高热,39.0℃,但患者无寒颤,为典型的吸收热表现。查体示患者脉弦,故李大夫采取耳尖放血以泻热祛邪,后背膀胱经走罐以疏通经络,支沟穴、阳陵泉下3寸针刺以理气,并配合火针围剿抑瘤等中医特色疗法,金匮统元方加减以改善食欲,健运脾胃。患者术后体力恢复迅速,栓塞后综合征的各种反应很快就消失了。两周后复查CT,显示肿瘤坏死,缩小。
术前影像
术前报告
术前术后血管染色对比
科室副主任李睿在进行介入栓塞化疗手术
耳尖放血
膀胱经走罐
支沟穴、阳陵泉下3寸针刺
配合火针围刺抑瘤
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复查肿瘤区域坏死,缩小
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目前开展全身静脉化疗、动脉化疗(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微创(主要是TACE、氩氦刀、射频消融等)、中药口服外敷、针刺(可将化疗药物聚集到肿瘤局部,疗效明显提高)、艾灸、手法纠正局部异常结构等。肿瘤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黄金昶: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促进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抗癌联盟副理事长、中医在线联盟主席。
先后师从于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首都国医名师聂惠民教授、著名肿瘤专家张代钊教授。长期从事肿瘤科教研工作,在应用中西医防治肿瘤放化疗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抑制肿瘤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接诊国内外肿瘤患者20余万人次,擅长运用针灸及中药口服外用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副反应等。
李睿:
资深主治医师,硕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师从于国内最早开展导管介入治疗的专家郑加生教授。现任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副主任。
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委员会常委,中国肿瘤微创技术产业创新联盟委员,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参加编撰《CT导引肝肿瘤消融治疗学》、《影像导引肿瘤消融治疗学》。
从事肿瘤微创治疗工作10余年,治疗患者余人,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好评。完成肿瘤血管介入手术近万例、影像导引肿瘤活检及消融手术余例。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在B超或CT、核磁导引下进行肿瘤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氩氦刀冷冻及化学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腔道肿瘤内镜下光动力治疗。
相关阅读:
CT引导金标定位,火针抑瘤的最佳助力
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首台肝癌介入手术顺利完成
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病房开始收治病人
中医药联合介入治疗,结肠癌术后多发巨大肝转移癌迅速消失病案
告患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