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高发癌症每年致死近30万人,隐匿症状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发癌症,根据《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新发病例42.92万人,死亡病例28.14万人,防控形势严峻。

但肠癌如果发现及时,治愈率在90%甚至95%以上。但如果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治愈率仅为百分之十几。

那么,肠癌究竟长什么样?如何进行手术?主持团首次医院手术室及病房,揭开肠癌的真面目。

病例一:患者70岁,便血6个月后被诊断为直肠癌。由于肿瘤生长过大,导致肠梗阻,已经停止排气排便,肿瘤分期较晚,属于难治愈的肠癌。

介于患者年龄较大且有基础疾病,医生选择了手术时间较短的开放手术,但切下来的肿瘤为溃疡性,大小约4cm×3cm,周围还有好几个息肉,考虑为息肉引发的癌症。

病例二:是一位中期肠癌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医生在患者的腹部打5个孔,直径最大的孔约1.2cm,最小的约5mm,在腹腔镜下完成了肿瘤的切除。

越早发现肠癌,不仅治愈率高,患者痛苦也越小。

在探秘手术室的同时,我们也走进病房采访了10位肠癌患者,听听他们最早发现的症状。其中5人最早发现便血,3人腹痛,1人便秘,1人肛门坠胀。这些症状与肠癌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尽早发现肠癌的蛛丝马迹?

1

血便与肠癌的关系

从上面的采访可以看出,便血是肠癌的常见症状。专家表示,血便的性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出血量。

◎如果肿瘤离肛门口较近,即使出血量很少,也会出现鲜血便,患者也可能有排便刺激、里急后重的感觉;

痔疮也可引起鲜血便,但痔疮引起的血便为无痛性便后鲜血,即大便结束后排出鲜血,而且没有疼痛症状。但切忌盲目自我诊断,以免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如果没有痔疮,一旦出现便血,更应该及时就诊。

◎如果肿瘤位于直肠,直肠粘膜可以分泌很多黏液,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黏液血便,颜色不一定是鲜红的;

◎如果肿瘤位于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越往上走,血便在肠道中走行的时间越长,颜色就越深。

大家每年体检时,可以做一个便潜血检查,在医院留便即可。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体检前三天要不吃肉和血制品。如果便潜血阳性,预示消化道出血,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是肠道疾病。

2

你不知道的肠癌隐匿症状

除了大家熟知的便血、腹痛等症状之外,一些不起眼的小变化也可能是肠癌的征兆。

1口唇、甲床发白:贫血

如果口唇、甲床颜色发白,可能预示贫血,这可能是肠道肿瘤导致慢性出血造成的。临床发现,右半结肠肿瘤出现这种情况较多,患者可能只感觉肚子不舒服,没有明显的消化道出血症状,但肿瘤却已经比较大了。

专家曾遇到的一位肠癌患者,血红蛋白已经低至4g/dL,属于重度贫血。(一般来说,男性血红蛋白应不低于12g/dL,女性不低于11g/dL,否则可能预示贫血。)

2大便变细

正常情况下,大便约有两三公分粗细,而且是成形的。如果大便明显变细,或表面有沟痕,可能预示肠癌。这是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导致肠腔狭窄,大便只能小范围通过。

出现大便变细时,肿瘤一般也比较大了,同时可能伴随着排便困难、里急后重等症状。

当出现症状时,肠癌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定期进行肠镜筛查,是早最有效的肠癌早诊手段。不仅能看清肠道情况,还能明确病变性质,甚至在做肠镜的同时切除肠息肉、早期肠癌。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有家族遗传史者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如果一切正常,可3~5年复查一次,如果查出过息肉,建议每2年复查一次。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可根据情况选择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

3

预防肠癌的“黄金饮食”

不管是什么癌症,我们都希望离得越远越好。那么肠癌应该怎样预防呢?专家给出了简单好用的饮食指导。1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我们带走肠道中的“垃圾”,辅助预防肠道病变。常见的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都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平时可以适当多吃。

此外,专家还给出了膳食纤维排行榜,具体可看下图:

2补充叶酸

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而叶酸能够促进细胞分化,减少DNA损伤,辅助预防癌症。绿叶菜(如:菠菜、西兰花、芦笋),豆类(豌豆、绿豆、青豆)含量较多,平时可适当多吃。

3适当多吃奶制品

有传言称牛奶会致癌,但这是个谣言,牛奶不仅不致癌,还是很好的辅助防癌食物。很多研究发现,牛奶中的钙,除了降低骨质疏松风险,还能减少肠道中的胆汁酸,以免它与肠道细菌作用产生致癌的胆盐,辅助预防肠癌。

而牛奶制作成酸奶后,其中富含的益生菌更有益于肠道菌群平衡,也能辅助预防肠癌。

特别推荐

诺辉噗噗管

粪便是反应消化道健康的“报警器”,不过,早期肠癌出血比较隐匿,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出血。所以需要借助粪便潜血检测来发现。

体检时,虽然只需要留便即可检查,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体检时没有便意、害怕尴尬等,体检的留便率并不高,这就容易导致便血不能及时发现,甚至延误肠癌的治疗。

为此,浙二肿瘤研究所郑树教授科研团队研发设计了在家也能做的粪便隐血检测装置——噗噗管。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噗噗管可一次性完成采便和隐血检测,集粪便样品定量采集、溶解、滤过、免疫试纸条检测等功能于一身,因为无痛苦非侵入,非常适合40-74岁之间无症状的风险人群,可排除70%罹患肠癌的风险。

▲使用操作演示

特别推荐

诺辉噗噗管

粪便潜血,居家自测

6步完成检测,10分钟可出结果

一盒装,仅需69元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hl/13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