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全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术前优化中的

病例提供

唐莎莎葛晓龙周伟

浙江大学医院普外科炎症性肠病中心(杭州)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患者常合并各种程度的营养不良,其原因包括:因腹部症状导致的经口摄入减少、粘膜炎症或肠道切除相关的营养吸收障碍、肠道活动性病灶或炎症导致营养丢失、机体代谢发生改变和药物/营养相互作用等,CD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通常需要考虑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药物治疗有效性、是否出现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的程度等因素。以下为一例全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术前优化中的应用。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腹泻3年再发半年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腹泻,2~3次/d,不成形,偶伴腹痛、腹胀。外院肠镜提示:回盲瓣向上延及回肠末端,可见不规则溃疡性病变,回盲瓣狭窄明显;肠镜病理提示:“回盲部慢性炎”。予柳氮磺吡啶及补液、益生菌等治疗后,患者自觉效果不佳,转至我院。肠镜病理会诊提示:“回盲部肠粘膜全层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溃疡形成,见灶性肉芽肿,淋巴组织增生,考虑克罗恩病”;改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口服美沙拉嗪三年,无不适。半年前,患者再次出现腹泻、腹痛,反复发作。腹部小肠CT提示:升结肠、回盲部、右下腹回肠末端及盆腔部分小肠节段性增厚,符合克罗恩病。肠镜提示:“回盲部、升结肠团块样病变,回肠末端未能进入(见图1),病理首先考虑克罗恩病。予甲泼尼龙8片/d,治疗一月,逐渐减量停药好转出院。年11月14日因腹泻腹痛再发入院。

查体:右下腹可触及约2×2cm包块,伴轻压痛,无反跳痛。BMI:17.3kg/m2;CDAI评分:分。实验室检查:血WBC10.1×/L;Hbg/L;ESR43mm/h;CRP68.1mg/L;ALB34.4g/L;粪钙卫蛋白(fecalcalprotectin,FC):.μg/g;EB病毒(—);巨细胞病毒(—);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A/B(—);自身免疫抗体(—)。腹部CT示:盆腔回肠部分稍厚分层状,粘膜强化增多,走形欠自然,回盲部壁厚分层强化并浆膜面模糊毛糙,局部小气泡,系膜条片小条团浑浊并包裹环壁状强化(见图2)。

入院诊断:克罗恩病(中度活动期,回结肠型,狭窄穿透型)。因患者症状反复,药物控制不佳,不排除肠瘘,且有手术指征,但考虑患者近3月体重下降8kg,营养状况较差,血液炎症指标高,先予以全肠内营养治疗(exclusiveenteralnutrition,EEN)(鼻饲肠内营养液mL/d)后出院,继续院外EEN治疗。期间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明显腹胀腹泻等不适感。1月后患者再次入院,此时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包块未触及。

BMI:18.0kg/m2;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分。查血WBC5.9×/L;Hbg/L;ESR11mm/h;CRP4.4mg/L;ALB48.2g/L;FC:.μg/g;CT提示:回盲部肿胀及周围渗出明显好转(见图3)。我们认为,患者手术时机成熟,于年12月18日行腹腔镜辅助回盲部及末端回肠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肿胀与右侧腹壁粘连致密,距回盲部约15~70cm小肠肠段系膜增厚,其中45cm、65cm两处小肠粘连形成内瘘,遂切除盲肠及末端约70cm的小肠,行小肠升结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剩余小肠肉眼无残余病变。剖视标本见回盲部肠壁明显增厚,肠腔狭窄,小肠粘膜系膜缘见裂隙样溃疡(图4)。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4d开始予鼻饲肠内营养,术后1月加用硫唑嘌呤mg,1次/d口服至今,患者无不适感。术后半年复查肠镜提示:吻合口无殊,Rutgeerts评分0分(图5)。

讨论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一种慢性透壁性炎性疾病,较易发生狭窄、脓肿、瘘等并发症,此时药物治疗通常效果不佳,而手术起着关键作用。但此类患者通常合并营养不良、炎症重,是术后发生腹腔脓肿、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因此,采取术前优化治疗,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手术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EEN作为一种营养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克罗恩病。ECCO指南指出,由于肠内营养具有不良反应少、较快的改善营养状态、促进粘膜愈合及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它被认为是诱导儿童活动期克罗恩病缓解的一线治疗方式。并且,国外文献报道,在诱导活动期CD缓解时,EEN与激素效果相当,且避免了激素的副作用。然而,目前只有少量文献提到EEN作为术前优化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其中Heerasing等报道了EEN用于狭窄或穿透型CD的优势:狭窄型CD取决于狭窄性质是炎性还是纤维性,对于炎性狭窄导致不全性肠梗阻的CD患者,使用EEN可以减轻和控制炎症活动,解除肠道炎性梗阻,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甚至减少手术率。至于纤维性狭窄,手术是最佳方案。因此,对于早期活动性炎性CD患者,应尽早使用EEN,延长炎性病变向纤维性病变转换时间以便降低手术率,节约肠管。而对于合并腹腔脓肿的CD患者,EEN是其治疗的有效安全手段之一。ECCO指南建议在脓肿充分引流及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应及时施行EEN;当脓肿未充分引流时,首选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待感染控制,再考虑实施EEN,以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Meng等研究了67例活动CD患者全肠内营养2月后,67.2%的患者达到了临床缓解;且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高(≥35g/L)对肠内营养更易耐受且有效;本例患者术前ALB为34.4g/L,且病变类型为狭窄合并穿透型,均与文献报告相似。

EEN诱导疾病缓解、减轻炎症反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文献报道EEN具有营养成分充足,避免了一些食品抗原因素,减轻消化道吸收负担、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菌群易位等优势;还有文献报道EEN可增加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黏膜愈合;另外,Rubio等报道了例接受为期2个月全肠内营养的儿童CD患者,发现鼻饲营养和口服营养在疾病缓解率和黏膜愈合率方面均无差异,但鼻饲营养的患者肠道吸收充分,体重增加明显。Zhu等报道,术前EEN达标治疗即炎症指标正常即可为治疗终点,且与达到改善营养状态相比,具有治疗时间短、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概率相似等优势。因此,应主张向CD患者宣教,首选鼻饲营养。对于鼻饲依从性差的患者,以EEN治疗4周为宜,亦可显著降低炎症指标,缩小病变范围;若以在改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指数为目标,则延长EEN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术前EEN优化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且较多文献也证实这一点,本案例亦突出此优势。笔者建议对于术前合并营养不良、腹腔脓肿、炎性狭窄药物治疗无效等并发症患者,合理的术前EEN优化处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可靠方案。且术后继续EEN治疗可有效延长复发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

往期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丨一例超高龄食管癌晚期患者的营养治疗

病例分享丨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病例分享丨胃大部切除术后、肾移植术后残胃癌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病例分享丨胃癌手术加速康复外科程序中营养支持治疗

病例分享丨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病例分享

先心术后腹腔感染的合理营养支持策略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hl/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