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疼痛的综合治疗

胰腺癌疼痛的综合治疗°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进展速度快,被称为癌中之王”,80%以上患者初诊时肿瘤已发生侵袭转移,丧失了手术根治切除的时机,缺乏有效治疗。这部分患者在生存期内常伴有顽固性、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痛及腹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胰腺癌疼痛的主要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胰腺癌自身所引起的疼痛:肿瘤呈膨胀浸润性生长导致胰腺包膜紧张可引起疼痛,癌细胞侵犯胰内神经可以引起腹部持续性隐痛不适,而肿瘤压迫胰腺周围及腹腔神经导致的疼痛则主要表现为腰背部钝痛不适。癌细胞本身可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趋化因子,可引起全身不适及疼痛。

2

肿瘤压迫胆总管及胰管,导致胆总管及胰管压力明显升高,胆管和胰管扩张所引起的疼痛。

  3  

胰腺癌患者大部分会伴有慢性胰腺炎,慢性炎症也可引起患者持续性疼痛不适。

4

肿瘤快速生长引起自身供血不足导致坏死可引起疼痛,肿瘤压迫重要脏器血管,导致实质性器官的缺血梗死所引起的疼痛,如:胰体尾肿瘤压迫脾动脉导致脾脏梗死而引起疼痛。

  5  

恶性肿瘤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沮丧、厌世等负面情绪也会加重疼痛感觉。

°早期胰腺癌患者疼痛多较轻微,但仍有30%左右的早期患者会出现中至重度的疼痛;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疼痛相当剧烈,持续不断、彻夜难眠。患者所承受的不仅仅是躯体的疼痛,而且涉及精神、心理、社会方面的全方位疼痛。部分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甚至超过对死亡的恐惧,导致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常伴有抑郁、忧虑等负面心理反应,如无法及时改善或缓解,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抗癌意志。由于胰腺癌疼痛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联合多学科,利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才能够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生存治疗。

现将各种止痛方法介绍如下

手术治疗01

早期胰腺癌或能够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不仅可延长生命,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而且手术切除了引起疼痛的根源,可以使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免除疼痛的困扰,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但胰腺癌患者大部分在诊断已无法切除,此时手术的创伤远比其带来的益处要大得多,所以除非其他手段无效,手术不作为首选推荐。手术方式主要是腹腔神经丛切断或毁损术,主要并发症有严重腹泻、局部疼痛,很少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后永久性截瘫。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部分切除腹腔神经丛的手术方式对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希望能够达到理想的结果,在给患者减轻症状的同时,尽量避免带来其他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具体结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药物治疗02

轻度疼痛患者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芬必得、布洛芬、散利痛等药物口服,也可选用消炎痛栓纳肛。中度疼痛时,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及类似物、非阿片类药物,比如:羟考酮、曲马多、强痛定等药物口服。重度疼痛时需要使用阿片类等强镇痛效果的药物,比如:杜冷丁、吗啡等药物。上述药物使用时,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药原则如下:1)口服给药,目前各种类型的止痛药物均有口服剂型(如上所述),部分药物有缓释或控释剂型,口服给药途径简便易行,无创,并可在家服用,对大多数疼痛患者都适用。2)按时给药,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规律及首次有效止痛时间,按时给药,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达到最佳止痛效果。而不是按需给药,疼痛已经出现再口服药物,效果就要大打折扣。3)个体化给药,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个人具体情况确定,以无痛为主要目标,不应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量不足。同时建议联合用药和交替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是中重度疼痛患者常用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单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由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又可以达到有效的止痛效果。长时间反复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身体会产生耐药性,不应依靠增加剂量实现止痛效果,应及时改用其他止痛药物,观察疗效。4)密切注意和防治由止痛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观察评定药物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介入及微创治疗03

因为肿瘤压迫导致十二指肠梗阻,胆管梗阻,胰管梗阻等引起的疼痛,之前只有靠手术解决,但随着内镜技术及数字减影技术的发展,解决方法逐渐微创化,比如:内镜下胃肠道支架置入,胆管、胰管支架置入,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等,已经取代手术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案。在CT或B超或超声内镜定位下,经皮或经胃腹腔神经丛阻滞术,也因为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止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而成为该方法的首选方式。另外,经动脉途径药物灌注治疗(介入治疗),部分患者也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04

1)放疗:放疗是缓解胰腺癌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胰腺位于后腹膜,前方有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器官,体外放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放疗剂量,使其作用受到明显限制。我们科室在微创引导下术中放疗,使得胰腺肿瘤与放射线直接接触,在治疗肿瘤的同时避免周围器官的损伤。在初期40余例患者的治疗中,止痛效果明确,并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上述结果有待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2)化疗:在进展期胰腺癌利用吉西他滨化疗过程中,观察到有25-30%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3)高能聚焦超声治疗(HIFU):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集于体内深部的肿瘤病灶,通过焦点区高能超声波产生的高温效应与空化效应杀死肿瘤细胞。热疗后可使肿瘤细胞坏死,改善患者疼痛。4)自控镇痛:胰腺癌疼痛患者,通过硬膜外或深静脉置管后,将药物注入自控型止痛泵中,根据患者需要自主注入小剂量药物以达到止痛目的的方法。因为其镇痛快速有效,而且方便随身携带,临床使用患者逐渐增多。5)心理治疗:虽然心理治疗无法直接缓解疼痛,但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努力配合治疗,使药物或手术达到应有的效果。

总结

疼痛是胰腺癌患者常伴有的症状,综合治疗对胰腺癌疼痛均有一定效果,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尽量实现个体化治疗原则,希望能够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给胰腺癌病人带来新生的希望。

团队名医推荐

刘亮教授

名医档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年参加工作,师从国际著名肝癌专家汤钊猷院士和胰腺癌专家倪泉兴教授,现为医院胰腺肝胆外科副主任,外科主诊医师。从事腹部外科工作近20年,擅长肝胆胰脾肿瘤,包括众多Adenocarcinoma,pNETs,GISTs的外科诊治。胰腺癌及肝癌的转移复发机制和干预方面,开创了一系列临床转化型研究,被日本癌症协会(JCA)和全球顶级的Blackwell-Wiley集团联合授予“年度亚洲中青年肿瘤专家突出贡献奖”,成为当年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学者;并获选成为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及日本癌症协会(JCA)会员。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武春涛医师

主治医师,师从倪泉兴教授、虞先濬教授,擅长胰腺肝胆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动脉介入治疗,胰腺癌微创综合治疗,胰腺肝胆肿瘤术前术后化疗的综合管理,胰腺癌疼痛综合治疗等方面。

徐华祥医师

复旦大学博士,胰腺外科主治医师,擅长胰腺肿瘤的综合诊治。从事胰腺癌的转移与复发临床与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上海市扬帆计划的人才培养,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癌症研究的主流期刊EurJNuclMedMolImaging、Oncogene、IntJCancer、BrJSurg、Surgery、Pancreatology等上发表论文。

↓↓↓点击"阅读原文"

刘亮

赞赏

长按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怎样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jclhl/1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