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发生发展主要与生活方式、饮食因素、肠道菌群、遗传因素、既往肠良性病史及精神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及良好的情绪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避免癌病的有效方法。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质改变排便习惯与粪便性质改变是大肠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以便血最常见,腹痛次之。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或伴有消化不良。部分患者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每日数次或十数次,可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而且不易止。
2大便带血便血是最有可能被认为是大肠癌的症状,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出现便血可能与患者肿瘤侵袭性强有关,黏膜下血管网易受侵犯而引起出血。症状重的患者可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而轻者仅表现为大肠隐血试验阳性,大多无痛,应注意与痢疾、痔疮等作鉴别诊断。
3腹痛腹痛主要受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容易侵犯和压迫局部组织神经而引起。一部分患者主要症状是呈持续性的腹部隐痛为特点。而一部分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的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绞痛,常持续数分钟,然后自觉有气体窜过疼痛区,接着会出现排气,然后疼痛会突然消失。老年人若出现这种情况应首先考虑大肠癌。
4腹部肿块如出现腹部肿块是由于肿瘤已经长到一定程度,腹部即可触摸到肿块,常以右半结肠多见。早期肿块的特点为可推动,但侵袭到周围后就会固定不动。特别是腹壁松弛、年老消瘦的患者最容易摸到肿块。
如何预防肠癌的发生
针对其中可改变的因素进行改善,减少高脂饮食摄入,合理增加膳食纤维、叶酸、硒和钙的摄入,限制饮酒和戒烟,控制体质量,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改善肠内的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失调。
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自身抗癌变能力,预防肿瘤的形成。从病因上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预防肠癌的发生。
肠癌的初期症状和其它肛肠疾病症状相似,人们易误认为是肠炎、痔疮、痢疾等,所以出现黏液血便、慢性腹泻、便秘、腹部肿块等早期症状者或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者,应警惕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积极进行结肠镜等检查,以促使疾病的早期治疗及改善预后。
图文源于网络,侵删
点击“阅读原文”,有任何肛肠疾病,
即可预约/咨询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