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维吾尔族老人艾散·图尔迪因“肠扭转、肠坏死”在新疆喀什医院行坏死结肠切除+结肠造瘘术治疗,主刀者是第八批援疆医生来自山东泰安。手术非常成功,但是病人至少需要挂6个月大便袋,期满后再做一次手术把结肠“放回”体内。
年4医院要求二次手术,当地医生见老人体质瘦弱,担心术后恢复不好,又担心创面腹腔内粘连情况复杂,就劝医院手术。老人犹豫间听说又来了援疆医生,他说“我相信你们,相信援疆医生”。来自山东泰安·医院的第九批援疆专家陈绪涛,了解到老人家境并不富裕,大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二儿子智力较常人低,生活勉强自理。为了做手术,老人卖了家里的一头毛驴,医院手术花费更多。陈绪涛与当地医生为老人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并带领当地医生给老人做了二期手术。后来,手术很成功,老人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出院后,老人为了表示感谢,给该科室赠送了一面锦旗。
年5月,医院外一科迎来了一位5岁小患者,术前诊断肠梗阻。术中发现远端小肠坏死约70cm,情况十分危急。行小肠造瘘?还是一期小肠与结肠吻合?怎么吻合?当地医生和喀什地区专家各自有不同意见,一时难以决定采取哪种手术方式。结合病人的自愈能力,陈绪涛提出小肠与结肠一期吻合,并行回盲部置管造瘘术。既有利于病人康复,又减轻患者小肠造瘘的痛苦及沉重的家庭负担。手术按照陈绪涛主任的方案顺利实施,术后患者恢复的很快。为表示感谢,患儿家长为科室赠送了一面锦旗。
面面锦旗表真情拳拳仁心援疆情。
年2月,陈绪涛为了支援新疆医疗事业,来到大漠无边、酷暑严寒、干燥戈壁、环境恶劣的边城哈密,开启了他一生难忘的援疆经历。有的人会不了解,会问,你工作生活无忧,为什么还要舎离亲人远赴异乡?陈绪涛只是坦然微笑地说:只为不忘初心,牢记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使命,践行十九大精神,用实际行动为我们的民族政策做些事。
陈绪涛,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援助单位为新疆喀什医院,担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
来源:社会资讯
责编:任丽瑛
编审:王贤罗国强
编辑:杨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