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穿孔?
上周科室收入一粒胃穿孔的病人,病人痛苦面容,腹部感到剧痛难忍,入院诊断为胃穿孔,急需手术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后果将会很严重。胃是人身体很重要的器官,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保养爱护自己的胃,我发这篇文章就是要给这些不爱护自己胃的人提个醒。
认识胃穿孔
胃穿孔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所致,暴饮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胃容积增大,很容易诱发胃穿孔。患者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
病因
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而发生穿孔。穿孔后可发生几种不同后果。如慢性穿孔,少数病例可有胃结肠瘘,大多发生在胃、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穿孔,如溃疡穿孔后迅速与大网膜或附近脏器发生粘连,则可形成穿孔周围脓疡。
下面就是我们在腹腔镜下的手术
胆小的莫看
腹腔镜微创手术
脾胃论
中医上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化生之源。李东垣著有《脾胃论》为后世治疗脾胃疾病之经典著作。
《脾胃论》,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李杲撰,由医论38篇,方论63篇组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传世名方
《补中益气汤》
为补益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脸下垂、麻痹性斜视等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应用
黄芪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0.6克、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病甚劳役、热甚者,黄芪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若恶热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黄芩0.6~0.9克;恶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头痛,加蔓荆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顶痛、脑痛,加藁本0.9~1.5克。
阴虚内热者忌服。
同志们,请爱护你的胃
欢
迎
关
注
本文作者
欢迎各路大神拍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