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肠痈肺痈皆吐臭痰

1.肺痈的定义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解释说:“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于肺也。”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2.肺痈的源流肺痈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认为未成脓时,治以泻肺去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治以排脓解毒,用桔梗汤,并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和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强调正虚是发病的重要内因;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活血消痈,成为后世治疗本病之要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根据病机演变及证候表现,提出初起在表者宜疏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对后世分期论治影响较大。

3.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肺脓肿:依据口腔手术、昏迷呕吐、异物吸人等病史,急性发作的畏寒、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临床表现,结合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肺野大片浓密炎性阴影,阴影中有脓腔及液平面的X线征象可做出诊断。

二、病因病机

1.肺痈的病因(1)感受风热多为风热上受,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或因风寒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肺脏受邪热熏灼,肺气失于清肃,血热壅聚所致。(2)痰热素盛平素嗜酒太过,恣食辛辣煎炸炙博厚味,蕴湿蒸痰化热,或原有其他宿疾,肺经及它脏痰浊瘀热蕴结日久,熏蒸于肺而成。如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尤其是劳累过度,正气虚弱,则卫外不固,外邪容易乘袭,原有内伏之痰热郁蒸,是致病的重要内因,

2.肺痈的基本病机及转化肺痈病变部位在肺,病理性质主要为邪盛的实热证候。因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酿而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络损伤,脓疡溃破外泄。其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热壅血瘀。

其病理演变过程,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邪正的消长,表现为初(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初期,因风热之邪侵犯卫表,内郁于肺,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之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之候;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恢复期,为脓疡内溃外泄之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继则正气逐渐恢复,痈疡渐告愈合。如溃后脓毒不尽,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

3.肺痈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之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用棉花卷竹片上蘸油点火。使本人视之,若肺痈看火头是二个。肠痈火头一个。方用;苡米仁炒为末糯米煎汤调服。或煮粥食或煎水饮当下脓血而愈。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肺炎,气管炎,感冒咳嗽,黄痰,肺部炎症重要方子非他莫属

大家都在用的祛痰利咽药物玄麦甘桔颗粒可以用来治疗黄痰吗?

嗓中痰,就是肾中火!治“咽喉异物感”的方子,去虚火除黏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y/1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