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taTME,低

年1月10日,胃肠外一科完成了科室首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taTME),患者恢复良好,手术后顺利出院。1月23日,第二例taTME手术成功完成,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病例一:患者张某,50岁,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5cm。行腹部CT、磁共振等检查示患者骨盆狭窄,肿瘤距肛较近且体积较大,考虑单纯经腹腔镜切除肿瘤保肛困难;患者及家属保肛意愿强烈,经科室沟通讨论,决定行taTME手术。手术由我院胃肠外一科孙少川主任主持,手术室、麻醉科、器械科等各个团队通力协作。经肛手术由刘国勤副主任医师及王磊主治医师完成;经腹腔手术由姜永胜副主任医师、徐忠凯主治医师、赵忠治医师完成。经5小时,手术顺利完成,病人麻醉苏醒后安返病房。

病例二:患者张某某,46岁,肿瘤距肛4cm,患者及家属保肛意愿强烈,行taTME手术,经腹腔手术由孙少川主任,延冰、李戈主治医师完成;经肛手术由刘国勤副主任医师及王磊主治医师完成。经4小时30分,手术顺利完成,病人麻醉苏醒后安返病房。

1月8日胃肠外一科全科医师、手术室及麻醉科手术相关医师进行术前讨论、文献回顾

针对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小于等于5cm)病人,按照手术原则,传统上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该手术同时需行乙状结肠造瘘术,也就是通常说的“改道”手术。后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超声刀的临床应用,盆腔的结构可以充分显露,切除更加精确、止血更加妥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ME手术)解决了很多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无法保肛的问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胃肠外一科自年已广泛应用此技术。但仍有部分低位直肠癌的病人不是由于肿瘤位置,而是因为肥胖、骨盆狭窄等无奈选择了造瘘手术。随着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经肛腔镜的应用,taTME手术为以上传统开腹、经腹腔镜保肛困难的患者提供了解决方案。

taTME是利用经肛手术操作平台,经肛门入路,从直肠腔内精确地离断远端直肠,直接进入低位直肠系膜的周围间隙,更好的完成远端直肠系膜的游离,完整切除直肠肿瘤及全直肠系膜,达到根治目的。

经肛组手术进行中

Sylla教授于年报道首例taTME手术,随后于全球迅速发展。国内医院王锡山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张忠涛教授团队,中山六院康亮教授团队开展较早、病例较多。

此术式不仅可以完成低位直肠癌根治并保证手术质量,而且降低直肠癌病人局部复发的风险;同时也降低病人长期使用造口袋的经济负担,以及造瘘所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开展taTME手术,胃肠外一科姜永胜副主任医师、王磊主治医师于年8月赴广州市中山六院康亮教授团队进修学习。手术室、麻醉科、后勤保障部、器械科、医保办分别提供了手术配合技术、人员保障、设备支持、器械支持及医保程序支持。

腹腔组手术进行中

胃肠外一科开展taTME手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特别是男性、肥胖、骨盆狭窄、直肠系膜肥厚、放化疗后的困难骨盆导致手术困难的患者提供了保肛,规范切除的手术方式,提升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术中显露更充分,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及盆腔血管神经的损伤风险;同时减少了术中术后相关的并发症。也为我科增强团队的配合、提高手术技术、促进与国内国际前沿技术交流提供了新机会。

王磊主治医师咨询

孙少川·主任医师

孙少川,主任医师,胃肠外一科主任、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潍坊医学院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减重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食管返流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无疤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院普通外科专科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解剖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拥有专利2项,开展多项课题的研究,并且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奖。

擅长胃癌,结直肠癌的诊断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疝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以及便秘的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等。

预约就诊咨询电话

—8131

来源:医务部;排版:陈尔东

审核:华永新、刘鹏珍;终审:赵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y/1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