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珠海市补充医疗保险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的调整将实现职工和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封顶线及住院报销比例等方面基本统一。
新规实施后,逾50万城乡居民及未成年人将受惠。具体有哪些影响?小编为你一一梳理??
亮点有多少?
亮点一
自付项目补偿:自付1万元以上可享7成报销小编从珠海市人社局发布的《补充医疗保险项目调整对比一览表》中获悉,在自付项目补偿上,调整前职工和外来工个人自付1万元以上部分,可报销70%;而未成年人和城乡居民则必须个人自付2万元以上部分才可报销70%,调整后将全部统一为个人自付1万元以上部分,报销70%。
亮点二
高额费用补偿:限额区间及报销幅度将统一在高额费用补偿方面,调整前,职工和外来工限定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内的部分,报销70%;未成年人和城乡居民则额度没那么大,限定20万元以上,40万元以内的部分,报销70%。调整后,将全部统一设定为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内的部分,报销70%。
亮点三
自费项目补偿:新增居民未成年人报销项目除自付项目和高额费用补偿有调整外,本次调整最大的亮点在于自费项目补偿上。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解读称,以往只有城乡职工和外来工设有自费项目补偿,但今年7月后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也将新增该项目,只要3万元以上,15万元以内的部分,统一享受70%报销。
解读
解读1:重大疾病患者负担减轻据统计,重大疾病患者由于费用较高,且使用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外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较多,因此其个人负担比例高于全体参保人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补充医疗保险补偿后,大病患者的报销比例整体提高了14个百分点,最终大病患者的报销比例高于全体参保人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人均受益金额约1.2万元,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现象出现。
解读2:受益人群向老年人倾斜据数据显示,享受补充医疗保险的频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5岁以上人群享受补充医疗保险的频率是45岁以下人群的3.5倍。
按年医疗费用段看,年医疗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高费用段,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逐步下降,这时大病保险发挥了重要的补充支撑作用,确保高费用段患者的报销比例能够维持在60%左右,实现了保大病、保弱势人群的政策目标。
解读3:补充医疗保险隐性作用据悉,补充医疗保险还有一隐性作用,以往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药品费用高,经济困难群众承担不起,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难免有顾虑。
补充医疗保险提高了患者报销比例,医生可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技术。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五(珠海)医院肛肠科刘主任介绍,在治疗直肠癌时,以往医生通常为患者采用传统的结肠造瘘方式,费用低但生存质量低。补充医疗保险提高了报销比例,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也显著提升。
提醒
“申报期限勿超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补充医疗保险办法规定,补充医疗保险待遇自发生之日起(即医疗费用产生之日)2年内未提出待遇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因此,未能实现补充医疗保险待遇联网结算的参保人,要及时到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网点申报,逾期将不能兑现待遇。
加点料据了解,早在三年前,珠海市已开始正式实施补充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已从年的人,增加到人享受补充医疗保险待遇,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约1.2亿元,参保人累计享受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最高达52.8万元。
来源:“珠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