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首例结肠支架置入术

近期,州医院消化科成功完成州内首例结肠支架置入术,填补了临夏州肠道支架置入手术领域的空白。

患者是83岁高龄男性,确诊“直肠恶性肿瘤”已有两年,因年龄偏大,故未行特殊治疗。两年来患者间断便血,伴腹痛不适,近1月以上症状加重,伴腹胀不适,大便量少,就诊于我院消化科。

入院后消化科积极安排完善相关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示:1、直肠和降结肠多源性恶性肿瘤,且降结肠处病变处肠腔明显狭窄,镜身无法通过。既往患者有高血压;2、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多年,83岁高龄,肠道肿瘤为多源性肿瘤,行外科手术风险高,患者家属拒绝外科治疗,要求解决肠道梗阻及便血问题。

消化科综合患者情况,组织科内讨论,决定放置一结肠支架解决结肠部位梗阻及出血问题,家属同意该治疗方案。各项术前准备完善后,于6月3日成功放置结肠金属支架1枚,并行直肠肿瘤多点聚桂醇硬化术,术后第3天复查支架位置及展开良好,患者便血及腹痛症状明显改善,现已好转出院。

近年来,对无法手术切除肠道肿瘤合并梗阻,国内外医者不断探索,逐渐采用肠道金属支架来解决这一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肠道支架适用于晚期恶性肿瘤侵犯、压迫或其他恶性病变导致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狭窄梗阻和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分为暂时过渡性放置和姑息性治疗。

姑息性治疗适用于:1.局部病灶不能切除的原发或复发性大肠癌;2.已有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肠道支架过渡性放置,可替代结肠造瘘术,进行充分肠道减压,缓解梗阻症状,使梗阻性左侧大肠癌患者的肠道局部和全身病理生理状态恢复或接近无梗阻性状态,再选择单纯性大肠癌的Ⅰ期腹腔镜手术方式处理,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避免二次手术创伤,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医院消化科本着“不断创新、治病救人”的原则,于年率先在临夏州开展消化道支架置入术,从食管支架到胆道支架,一步步拓展业务,一点点趋向成熟。而结肠支架由于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州内一直处于空白,此次消化的成功开展,填补了临夏州消化道介入方面的一大空白,为肠道肿瘤患者的治疗又提供了一个选择。

州医院人将继续遵“厚德、精医、创新、奉献”之院训,不断精进业务,创新发展,为临夏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THEEND

供稿:黄祖摄影:黄祖编辑:柴秀礼审核:马丁援

发布:党建伟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y/13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