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临床专业知识

1.男,2岁,因突发阵发性腹痛,哭闹,伴呕吐、果酱样血便7小时来诊。查体:腹肌软,脐右上方触及肿块,有压痛,右下腹触诊有空虚感。首选检查方法是

A.腹部B超

B.空气或钡剂灌肠

C.腹部CT

D.腹部磁共振

2.男性,48岁,胃溃疡病史10年,因家庭矛盾,近3个月胃脘部出现疼痛,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疼痛一直存在,检查:隐血试验持续阳性。最可能的疾病是

A.胃溃疡活动

B.十二指肠球溃疡活动

C.慢性胃窦炎急性发作

D.慢性胃体炎

3.男,35岁,肛门皮下有一深部脓肿,一端向体表穿破,另一端向直肠穿孔,不断有脓、粪液流出,此管道应为

A.空洞

B.溃疡

C.蜂窝织炎

D.瘘管

4.女,38岁,半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系统抗生素治疗无效。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不平,质脆,血管纹理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肠癌

B.溃疡性结肠炎

C.细菌性痢疾

D.克罗恩病

5.女性,35岁,上腹灼痛4个月,柏油样便3日,为了确诊,首选的检查是

A.X线钡餐透视

B.大便隐血试验

C.血常规

D.胃镜

答案及解析

1.B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哭闹)伴呕吐、果酱样黏液血便、腊肠形腹部肿块。空气或钡剂灌肠造影可见空气或钡剂在结肠内逆行受阻,受阻端呈“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并可同时进行复位治疗。此病人考虑肠套叠,首选检查方法是空气或钡剂灌肠。

2.D多年溃疡病史,疼痛节律性消失,内科治疗无效而且持续便血阳性,要高度警惕癌变。

3.D坏死灶较大,不易被完全溶解吸收时,表皮黏膜的坏死物可被分离,形成组织缺损,浅者称为糜烂,深者称为溃疡。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只开口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深在性育管,称为窦道。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称为瘘管。肺、肾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输尿管等自然管道排出,所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蜂窝织炎是一种累及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4.B该青年女性患者反复出现脓血便,抗生素系统治疗无效,不支持细菌性痢疾,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这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结肠镜检查虽未见溃疡·但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消失仍然支持溃疡性结肠炎,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溃疡性结肠炎。

5.D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钡餐检查需在出血停止1周后进行。

医基资料0元领

道常考医基题√

内附题答案详解

扫码领!

安徽医疗事业单位招聘群:

执业医师资格交流群:

执业护士资格交流群:

加群获取一手医疗招聘考试资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每日一练汇总







































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y/1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