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时有困难;
总体来说,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应尽量避免急症手术;
首先应采用积极的非手术疗法缓解症状,然后完善诊断并进行充分的评估;
择期手术是十分安全的,而急症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
梗阻缓解后,很多患者也可依靠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非手术疗法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
术后早期发生的肠梗阻
肠梗阻是腹部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
术后早期肠梗阻中早期炎性肠梗阻占80%--90%,极少发生肠绞窄。
Pickleman认为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是粘连和炎症,肠管很少发生缺血坏死,建议对每个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病例应先行非手术治疗10~14d,情况无明显改善后再考虑手术。
Dan等认为对该类患者即使是完全性肠梗阻也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他们指出经过12h-25d观察治疗,73%的患者可获缓解、治愈,并经过对照和观察,其绞窄和死亡率均未见明显增加。
Chen等提出以吞服水溶性造影剂后24h内是否能达到结肠为判断有无肠坏死的指标,如能达到结肠则行保守治疗,否则行手术治疗。
放疗后出现的肠梗阻
术后腹部放疗的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多与放射剂量的大小和防护措施是否得当有关,发生率约8%,分早期和晚期病变,早期症状出现在照射后1周内,晚期症状出现在照射后半年以内。
放射治疗并发症常在1-6个月出现,常表现为损伤脏器的炎症、溃疡、内瘘或肠狭窄。这由正常肠管受照射的自身修复的时间及梗阻不同于一般的粘连性肠梗阻或者因其他原因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决定,表现为保守治疗可以缓解部分症状,停止治疗后症状复又加重,最后仍需转为手术治疗。主要原因是照射后肠管及周围组织受到损伤、黏膜充血、水肿、弹性差。久之,直肠黏膜变薄,纤维化引起直肠狭窄,改变了小肠的正常解剖关系,使保守治疗最终无效而必须转为手术治疗。因此只要诊断明确为放疗引起的肠梗阻,症状是渐进性加重的,即应手术治疗,不应盲目观察等待而延误病情。
肠梗阻发生时间与病因
从时间方面分析,良性原因所导致的肠梗阻在时间上呈现为两极趋势,在根治手术后6个月以内出现的肠梗阻应该考虑良性原因所致,因为从肿瘤生物学的角度考虑,复发病灶不可能在短期内长大到可以导致肠梗阻的程度,肿瘤复发所致肠梗阻的高峰时间一般在手术后2年左右。
原发肿瘤不同,梗阻性质有差异
从不同原发肿瘤的角度对肠梗阻的原因进行分析,86.4%的胃癌术后肠梗阻是肿瘤复发所致,复发可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腹腔内广泛种植或腹腔内转移,其中局部复发是最常见的原因,局部复发病灶可压迫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更多情况是局部复发病灶压迫横结肠导致出现结肠梗阻。
结肠癌术后肠梗阻中良、恶性原因比例相近,良性原因主要是小肠粘连于手术创面。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病例中,良性的原因所占比例超过肿瘤复发因素,良性原因所致的肠梗阻除包括小肠与切口粘连、小肠之间粘连、内疝等普通外科常见原因以外,小肠坠人盆腔粘连成团是导致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恶性梗阻少数为腹腔内的广泛种植所致,大部分因盆腔复发所致。
对于良性原因所致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恶性原因所致的肠梗阻、肿瘤复发所致的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多数患者效果较差。
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癌性肠梗阻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肿瘤本身,故而针对肿瘤本身的积极治疗不容忽视,故抗肿瘤治疗加上其他解除梗阻的治疗措施的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综合治疗,临床应用也较为常见。
综合治疗获益更多
在采用一般保守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非手术治疗腹部肿瘤所致肠梗阻,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避免手术的痛苦和减少费用。但也不能盲目采用非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时机,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不少癌性梗阻经上述治疗后出现“通而不畅”,或停止治疗后再次出现梗阻、治疗后再次缓解的反反复复现象,最终仍需手术解决梗阻,因此,对于癌性梗阻,治疗原发病即抗肿瘤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对于一些确诊肠梗阻但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医药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和缓解,有一定疗效,因此,对中医药治疗腹部肿瘤所致肠梗阻的研究还当更深入地进行。
肿瘤病人出现肠梗阻怎么办?癌性肠梗阻
(MalignantBowelObstruction,简称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晚期原发或转移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常见原发肿瘤为卵巢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小肠梗阻(50%~61%)较大肠梗阻(33%~37%)常见,>20%MBO同时发生大肠和小肠梗阻。
针对癌性肠梗阻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疗方案选择困难、诊疗难度大、预后差等临床现状,为切实解决癌性肠梗阻患者面临痛苦,河南中医院率先设置“癌性肠梗阻专科”,成为国内癌性肠梗阻多学科融合精准治疗的第一家。
癌性肠梗阻异质性极大,不能靠某一种药物、某一种方法就能解决;
患者临床获益的大小,取决于高度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而最佳的癌性肠梗阻个体化治疗方案会与时俱进;
随着肿瘤病理生理学、肿瘤药物学、微创技术、影像技术、中医中药等领域的进展以及多学科协同创新工作模式的推进,治疗效果会与多学科医师技能与知识的不断更新相向而行。
癌性肠梗阻专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拥有历史悠久、享誉全国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团队,在诊治领域理念先进、特色鲜明;
河南中医院邓运宗团队在“肿瘤舒适医疗”原则指导下,提出经审慎选择的病人,可以以根治治疗为出发点,力求最大限度的生存获益,基本技术路线为:
癌性肠梗阻专科
长期实施针对癌性肠梗阻特色诊疗技术--“柔性融合诊疗技术”:
其主要内容涵盖肠梗阻基础治疗、中医药特色治疗、柔性肿瘤控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高度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与有机融合。
[柔性融合诊疗技术]临床诊疗策略为:
临床诊疗专家指导委员会
在癌性肠梗阻专科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发起以单病种为主导的区域性、院际间、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成立“癌性肠梗阻临床诊疗专家指导委员会”;该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区域内不同系统、不同单位、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包括影像科、胃肠外科、肛肠科、微创介入科、消化科、营养科、肿瘤科、中医、针灸等专业,医院在本专业领域的优势资源,医院间条块分割,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探索在癌性肠梗阻这类复杂难治疾病上的更新型医疗模式,并将影响力及医疗服务辐射到全国。
目前,这些优秀的专业团队已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工作地点设置于我院5号楼5楼。
舒适医疗承载了中晚期肿瘤病人期待,它应用核心技术MCLON,让病人接受合理、适宜、适度、有效的治疗,达到身心灵的平衡,获取治疗获益与治疗舒适度的最大化。
河南中医院
邓运宗肿瘤舒适医疗团队
提出并实施舒适医疗策略
实现了最小创伤化控制肿瘤
和病人整体最大化获益的统一
癌性肠梗阻专科特色诊疗
是舒适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又一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