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现肿瘤梗阻怎么办这两大微创治疗不

肿瘤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大杀手,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并未能取得让患者满意的整体疗效。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在微创医学中的应用于发展,肿瘤治疗正向着微创化、综合化、个体化的治疗方向发展,而医学影像引导下对肿瘤进行靶点打击式的微创治疗,被认为是新世纪肿瘤临床治疗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之一。

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常见,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胰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而胃癌、食管癌的发生率也居高不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常因肿瘤向腔内生长或管壁浸润引起梗阻,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排便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不能尽快解除梗阻,常继发全身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此类患者往往处于肿瘤晚期,无手术根治切除机会,或一般状况较差而无法耐受手术。在这些情况下,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如支架置入术、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术在解除梗阻、改善症状、有效治疗肿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消化道支架置入术

支架为金属网状结构,是治疗血管和非血管管腔狭窄闭塞的有效手段,例如大家熟知的冠状动脉支架,就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常用和首选的微创治疗技术。根据放置部位的不同,支架有不同的长度和直径,在支架输送器内呈压缩状态的支架,达到病变部位释放后,通过自膨胀或球囊扩张,会恢复设计的长度和直径,在病变局部起到持续支撑作用。

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是在X射线引导和监视下,由操作者经口或经肛插入细的导丝和导管,通过手法旋转推送,将导丝和导管通过消化道的狭窄闭塞段,然后再将装载有支架的输送器沿导丝引导至狭窄处,释放支架,支架扩张并持续支撑狭窄段,达到立即解除梗阻,恢复胃肠道功能的目的。

具体来说,消化道支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疾病。

第一类是食管癌。晚期且无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食管梗阻,出现进食甚至饮水困难、严重呕吐、胸痛等状况,对于这类患者,可以在食管中肿瘤部位放置支架,术后患者立即可以饮水,2-3天之内过渡到流食和半流食,迅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部分晚期食管癌患者,可能出现因手术、放疗、化疗、肿瘤侵犯等造成的食管-气管瘘、食管-胸腔瘘,进食时食物通过瘘口进入气管或胸腔,往往会引起反复、严重的肺部感染,严重者即使吞咽唾液也可能引起剧烈呛咳,患者常常感觉“生不如死”。对于这些情况,置入食管覆膜支架可将食管-气管或食管-胸腔瘘口封闭,从而迅速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第二类是胃癌、十二指肠癌和胰头肿瘤。晚期幽门部胃癌、十二指肠肿瘤和胰头癌常引起幽门梗阻或十二指肠部梗阻,主要表现为进食后呕吐、胃胀、腹痛。在幽门部或十二指肠部因肿瘤生长或侵犯的位置放入支架,可以有效地将狭窄的幽门、十二指肠撑开,使食物可以顺利通过幽门、十二指肠进入肠道。

二、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

部分肠梗阻无法通过支架置入术解除,如小肠梗阻、部分升结肠梗阻,传统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胃肠减压,常通过鼻胃管来施行,但传统的鼻胃管长度较短,只能减少胃内压和抽吸胃液,而对肠腔内的液体无法做到充分引流,致使大量气液积聚在肠道,造成肠壁扩张水肿,继而血流受阻,影响肠道功能恢复。

在X线透视下经鼻或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减压导管,能够将导管前端尽量深入靠近梗阻部位,在近端的扩张积液积气肠管内进行抽吸、减压和肠内容物的引流,在引流、减压充分的情况下迅速缓解肠道水肿和恢复血运,为恢复肠道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放置肠梗阻减压导管后,患者临床症状可获明显改善,对于部分因手术粘连造成的肠梗阻患者,肠梗阻减压导管还可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可能使患者免除再次手术之苦。

三、经导管肿瘤动脉灌注化疗

消化道支架及肠梗阻减压导管,能够解决肠道梗阻症状,但无法针对肠道肿瘤进行杀灭。此类肠道肿瘤患者往往因病情进展或身体状况弱,而无法手术切除治疗。

经导管肿瘤动脉灌注化疗,从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将一根很细的导管选插到肿瘤的供血动脉处,将化疗药物通过导管直接灌注到肿瘤局部,肿瘤内的化疗药物浓度可以达到静脉化疗的数十倍,显著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经导管肿瘤动脉灌注化疗的药物用量小,全身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化疗药物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等明显减少。

总之,消化道肿瘤梗阻微创介入诊治,通过综合运用支架置入术、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联合经导管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术,能够起到“治标+治本”的综合疗效,有效控制肿瘤生长,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

更多癌症问题,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白癜风精细化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l/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