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约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预防疾病早看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习惯的西化,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7%,而早期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好,90%以上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就能治愈,不用化疗。由此可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呢?听听医院院长唐晓琴怎么说!首先,要学习观测排便发出的信号

排便习惯与大便性状的改变往往就是结直肠癌最先出现的症状,如便次增加、腹泻、便秘、大便带黏液、脓血等,可能说明肠道出了问题。

告诉你

常见肠道疾病粪便表现:1、大便呈糊状或清稀水样:大便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黏液,无脓血,多见于功能性腹泻。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多因素共同导致,发病机制暂不清楚,检查无肠道器质性病变。2、大便夹有黏冻、脓血:为湿热邪毒蕴结大肠,脉络受损所致,多见于细菌性痢疾、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憩室炎、放射性肠炎。脓或血的多少取决于炎症类型及程度。3、大便呈灰白色: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4、大便带血:痔疮、肛裂、大肠息肉、结直肠癌等都可便血。痔、肛裂者血液多为鲜血,多附于大便之上或便后出血。而大肠息肉、结直肠癌者血液多与大便混杂,颜色较暗,夹带黏液,出血量通常较多,可伴有贫血症状。5、大便色黑:软而富有光泽,如柏油样,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炭、铋剂、使用动物血液制品、肝脏或口服铁剂及某些中药都可以出现黑便。6、黄绿色稀水便:肉眼观察可见粪水中漂浮膜状物,多见于伪膜性肠炎。多发生于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腹泻还可伴腹胀、腹泻、腹痛、发热,严重者可见黏液血便。7、大便呈扁条或线条样: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8、大便燥结,干如球状:大便排出困难,多因热盛伤津、隐血亏虚、肠失润润,传化不行所致。常见于便秘患者。还有:判断健康粪便的7条标准:1、频率:每天不超过3次,每周不少于3次。2、重量:重量约~g,膳食以细粮及肉食为主者,粪便细腻而量少,进食粗粮特别是多量蔬菜者,因含有粗纤维质而粪便量多。3、颜色:因受到胆色素的影响,浅黄色到黄褐色不等。4、形状:香蕉状,含水量约60~75%。5、密度:分2-3段排出,在水中载沉载浮。6、时间:5~10分钟内即可排出,不需费力,不存在排不尽感。7、气味:正常粪便有臭味,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所致,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其次,要重视体检做肛门指检:结直肠癌专科体检,非常强调肛门指检,因为肛门指检非常简单,没有痛苦,费用低廉,而且对于诊断直肠癌又非常敏感,是发现直肠癌的利器。做大便潜血实验:可以帮助发现消化肠道里面是否有出血。另:建议肛门指检和大便隐血检测每年做一次,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肠镜或者胃镜检查。假如肠镜检查结果是阴性,就可以三到五年以后再做一次肠镜检查。预防结直肠癌,怎么做?避免三高饮食、避免久坐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饮食中应尽量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三高一低”食物,坚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饮食。另外,研究显示,日常久坐增加了结直肠癌风险。这是因为长期久坐,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

记得扫一扫↓↓↓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
白殿疯与白斑的区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fena.com/dljcl/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