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是国宝,内服有补益功能,人人皆知。但是阿胶外用可疗疮疡,一般人知道的却不多,那么疮疡有几种?如何使用阿胶治疗疮疡?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治泄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一般资料:例,男例,女90例;20岁以下者10例,21~30岁37例,31~40岁97例,41~60岁56例。患者均有腹泻、腹痛、反复血便、便中有脓或黏液,多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亦未见滴虫或阿米巴原虫。结肠镜检查见肠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小出血点,病变区黏膜较脆,触之易出血,或有直径0.1~0.3厘米的溃疡或溃疡融合成片,并在溃疡表面上有黄白色分泌物。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方法:取重20~30克阿胶一块,隔水加热软化后剪成1.5~2.0克的小段,然后逐块置沸水中充分软化,待充分软化后,用镊子镊出,捏制成椭圆光滑的栓剂。让患者取膝胸卧式或膀胱截石位,将预先用热水软化过的阿胶栓立即塞入肛门(若为事先备好的栓剂,用时先将栓剂放入热水内,待充分软化后塞入肛门),再用肛门管(26号)送入。送入的深度和枚数以病变高低和范围大小而定,一般1~2枚,每日大便后用药一次,7~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停药4天。
治疗效果:显效例(两个疗程内,症状全部消失,内镜检查溃疡愈合或留有疤痕,随防1~3年无复发),有效76例(症状减轻,内镜检查病理部位变小,部分颗粒状息肉仍存在或停药后2个月复发),无效6例,有效率达97%,显效率为59%。
(二)治瘰疬(破溃性颈淋巴结结核)
一般资料:11例全部为女性,其中6~13岁者8例,30岁、47岁、50岁各1例。11例患者中7例有结核病接触史。病程2~3年7例,4~7年4例。全部病例均见颈前部后三角区有干酪样坏死,液化而形成脓肿,继之破溃流出黄色含豆渣样碎屑的稀薄脓液,形成窦道或久治难愈的溃疡。同时伴有低烧、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病理报告可见淋巴结大片或局灶性干酪样坏死及数量不等的郎罕氏巨细胞和类上皮细胞增生,还见到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浆细胞浸润。9例做OT试验,均阳性反应(++),余2例未做,但病理报告证实,临床症状典型。
治疗方法:将阿胶克捣成细粉,倒在硬纸上摊开,用紫外线治疗灯消毒15~20个生理剂量,若想装瓶则连瓶一起消毒,若不装瓶则把消好毒的阿胶包好备用。治疗前,先将溃疡或窦腔道等患部清创消毒,清除坏死组织,疏通管腔,然后将阿胶粉敷于创面或填入窦道内,用无菌纱布或纱条覆盖创面,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愈为止。
治疗效果:11例病人中,换药28次以内者10例,换药34次者1例,溃疡完全愈合,随访2年未见复发。
(二)治疮疡(治腋瘘、乳瘘)
阿胶一块,烘软压平,修剪与疮面一样大小,盖贴于疮面上,外盖纱布,如有瘘道可捻成一小柱条插到瘘道底部。治疗痤疮、瘰疬、腋瘘、乳瘘、下肢溃疡等疮疡病症疗效显著。
治腋瘘一般资料:吴××,女,36岁,年3月初诊,右腋窝部肿疡化脓破损,两月余未愈。疮口凹陷,深约2厘米,周围皮肤紫褐色,触之有硬结,且见脓水外溢。方法及效果:将阿胶烘软,搓成栓条,插入疮口,3日后已无分泌物,但尚未结痂,继而以阿胶烘软压平如硬币状贴盖疮面,越3日,疮面愈合。随访数年未复发。
治乳瘘一般资料:张××,女,30岁。右乳乳晕生痈,切开引流三月余创口未敛,形成乳瘘,溃口约0.5厘米×0.5厘米大小,触之有条索状物通向乳房,且见稀乳状分泌物溢出。方法及结果:将阿胶烘软,搓成与疮口大小的小柱条,插入疮口,翌日疮面分泌明显减少,瘘道变浅,经治5次,疮口愈合。
一月两次医保城,全家实现健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