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Perillafrutescens(Linn.)Britt
中药名:苏叶、苏子、苏梗
土名:紫苏、野紫苏
形态:①皱紫苏,又名:赤苏(《补缺肘后方》),紫苏(《食疗本草》),红紫苏。
一年生草本,具特异芳香。茎直立,高30~厘米,紫色或绿紫色,圆角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具有紫色关节的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7.5厘米,有紫色或白色节毛;叶片皱,卵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两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细油点。总状花序稍偏侧,顶生及腋生;苞卵形,全缘;花萼钟形,外面下部密生柔毛,先端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花冠管状,先端2唇形,紫色,上唇2裂,裂片方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二侧裂片近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雄蕊4,2强,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4裂,花柱出自子房基部,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卵形,含1种子。花期6~7月。果期7~8月。
②尖紫苏,又名:野生紫苏。
形态与上种相似。全体被疏柔毛。叶长卵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具粗圆齿,两面均平坦,不皱,紫色而被毛。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小坚果褐色至淡黄色。
科属:唇形科紫苏属
分布:生于低山坡、丘陵草地上、郊野路边、田塍边、竹园边、河岸。
采集:苏叶、苏梗7~8月间(大暑至处暑)花开放时采,割取地上部分,摘叶阴干即成苏叶,茎乘鲜斜切薄片即成苏梗。苏子9月(秋分至霜降)采,拔起全株,击下小坚果,筛除杂质,晒干备用。
归经:归脾;胃;肺经
性味功效:叶:性温,味辛。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动不安,鱼蟹中毒。
子:性温,味辛。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梗:性温,味辛。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和血。用于胸膈痞闷,气郁食滞,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水肿脚气,胎动不安,咯血吐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应用:1.感冒:叶三钱,葱白二钱,生姜三片,水煎数沸温服(不宜久煎);若有咳嗽,用子一钱,杏仁、萝卜子各三钱,水煎服。
2.胸膈痞闷、呃逆:梗、桔皮各二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3.荨麻疹:叶、炒白术各三钱,炒米仁一两,水煎服。
4孕妇胎动不安:梗三钱,苎麻根一两,水煎服。
5.阴囊湿疹:全草泡洗,一日二次。
6.急性肠胃炎:叶四钱,藿香、陈皮各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7.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
8.伤寒干呕不止:苏叶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慢慢饮下。
9.乳痈肿痛:苏叶煎汤频服,另鲜茎叶捣烂外敷。
10.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
11.鱼蟹中毒:茎叶二两,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或苏子捣汁饮之。
12.寒泻:苏叶五钱,水煎加红糖二钱冲服。
13.子宫下垂:苏叶二两,煎汤熏洗。
14.慢性气管炎: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毫升,10天为一疗程。
15.寻常疣: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
16.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开水送下。
17.气喘咳嗽,食痞兼痰: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18.顺气、滑大便: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19.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20.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21.水肿: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
现介绍几则紫苏治病验方:
1.紫苏叶、黄连、生姜、竹茹各9克。水煎服,每天1~2剂。适用于胃气不和所致的呕吐。
2.紫苏、杏仁、前胡、枇杷叶各9克。水煎服,每天两剂。适用于肺寒咳嗽之胸闷、痰多稀白。
3.紫苏叶10克,黄连30克,水煎服。适用于妊娠反应引起的恶心、呕吐。
4.干紫苏叶60克,煮沸片刻,熏洗患部,洗后趁湿时撒上苏叶粉,每日一次,适用于湿疹,急性者多在2~3天可愈。
5.紫苏、荆芥各15克,大青叶、四季青、鸭跖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3次。适用于风热感冒。
6.苏梗10克,陈皮6克,莲子60克。将莲子去芯后放入锅内,加水毫升煮至八成熟,然后加入苏梗、陈皮,再煮3~5分钟,食莲子饮汤,每日1~2次。适用于习惯性流产。
7.苏梗、橘皮各6克,生姜3片,水煎温服。适用于打呃。
8.苏子10克,煮水漱口,每日3餐后各漱一次。适用于口臭。
9.干紫苏研成细末,以醋调敷之。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近年来,紫苏成为国内外中药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主要功效有以下几方面:
1.抗癌:紫苏油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
给由7,22-二甲苯蒽和12-二甲基肼诱发的乳腺癌、结肠癌和肾母细胞癌的大鼠喂饲含10%紫苏油的饲料,发现紫苏油具有抗癌作用。用紫苏油饲育化学致癌剂诱发的大肠癌大鼠,结果表明,紫苏油可降低黏膜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降低结肠肌对肿瘤促进剂———结肠上皮细胞磷脂膜的敏感性,有效地抑制结肠癌。
2.抗过敏:据检测紫苏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研究还发现,苏梗药效与苏叶相似,苏梗还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3.抑菌:紫苏油对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力,其对霉菌的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酸,且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响的特点。
4.降血脂: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能显著降低血中较高的甘油三酯含量,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调整血脂的作用。
5.抗血栓:实验证实,紫苏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病的发生,具有抗血栓作用。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小板AA水平和抑制血栓素A1生成作用,可使血小板活性减弱,有效控制并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的凝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6.增强记忆: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能促进小鼠脑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调节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水平,可使小鼠跳台次数明显减少,水迷路测试正确率明显提高,达到终点的时间缩短,并使大鼠视网膜反射能力增强,对亮度辨别学习实验的正确反应率明显增高。
7.升血糖作用:实验表明,紫苏油0.35ml/kg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制成肟后,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