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下午,送来一个车祸外伤的患者,肉眼观察只有骶尾部伤口出血,但CT提示:骨盆骨折(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右侧骶髂关节骨折,骶骨骨折,腰椎骨折),尿道损伤,肛门裂伤。
哪怕是外行,也能看到影像重建图像上严重不对称的骨盆,足见其伤情之严重。
因为骨盆区域血管丰富,各种血管丛交织混杂,一旦出血,处理极其麻烦,贸然手术,不但有可能止不了原来的出血,还有可能造成新的出血。所以,骨盆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只能用骨盆带束缚,防止骨折部位继续不稳定乃至造成二次伤害,再加上止血药物,以及补充血容量等手段。
但这毕竟不是积极、有效的处理手段,更何况患者表现出进行性血红蛋白下降,说明其骨盆血管丛正在持续出血。
天无绝人之路,医院有这样一个低调的守护者——介入。
介入科医生在患者的股动脉穿刺并放入导丝导管,在X线透视下,利用娴熟的手法,将导管送至髂内动脉附近,注入造影剂、发现外漏,意味着这里就是出血点。接下来,用微型钢圈将这一段出血的血管栓塞,也就止住了出血。
经过各科室的通力协作,患者的情况最终稳定下来。之后,经过普外修补手术、泌尿外科手术、骨科骨盆外固定等,患者得以康复。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因为介入治疗需要和影像学无缝衔接,所以在医院,介入治疗部门是影像介入科的一部分。
介入治疗专业比较特殊,和内、外科不一样,是一种以特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为基础的,牵涉的疾病、系统、器官非常广泛。心、脑、消化道、胆道、肝脏、肿瘤、血管……几乎都是介入治疗可牵涉的范畴。因此,介入专业的医生,必然有自己的侧重发展方向和专业特长。
医院,医院的重中之重学科,拥有完善的人才梯队、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尚鸣异,主任医师,年7月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年6月获复旦大学医学博士。主要从事介入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擅长恶性肿瘤的介入综合治疗及急诊介入治疗。
茅爱武,主任医师,从事影像诊断16年,介入临床22年。擅长医学影像学诊断;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介入式综合诊治;子宫肌瘤、血管瘤、肝、肾及卵巢囊肿的介入微创治疗;出血及血管性病变的介入栓塞治疗;血管内溶栓及内支架治疗;胃肠道梗阻及阻塞性黄疸的介入疏通技术;不孕症的输卵管介入再通术;食管、气管、输尿管、十二指肠及结肠内支架治疗。
虽然对于广大的市民和病患,现在介入治疗专业还比较低调和陌生,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同仁介入的不断努力,这个有着无限发展前景的朝阳学科,必将在未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
医务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