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
?紫石英15克(打碎,淘洗干净),粳米(或糯米)克,红糖适量。
做法
?将紫石英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渣,入粳米及清水毫升,用文火煮成粥,加入红糖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
?温肾养肝、镇静安神
应用
?①肾阳不足、下焦虚寒所致阳痿不举、妇女小腹冷痛、宫寒不孕、经行推后、量少色暗、质稀清冷、白带质稀量多、小便不利、慢性水肿。②肝血亏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不清。③气虚所致心悸怔忡、心神不安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十)干姜粥《寿世青编》食材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克。
做法
?将干姜、高良姜水煎,去渣入粳米及适量水,以文火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
?温补脾胃,散寒止痛
应用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而属脾胃虚寒者。
注意
?阴虚火旺及胃溃疡出血者忌服。
(十一)砂仁粥《老老恒言》食材
?砂仁3-5克(研细末),梗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
?将粳米加水~毫升,以文火煮成粥,调入砂仁末、白砂糖,稍煮数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
?温脾胃,助消化,调中气
应用
?脾胃阳气亏虚所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院腹胀满、食欲不振、胎动不安赶娠恶阻、气逆呕吐。
注意
?阴虚及实热证者忌用
(十二)荜茇粥《太平圣惠方》食材
?荜茇2-3克,胡椒1-2克,糯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
?将荜茇、胡椒共研细末;将椭米加水毫升,以文火煮成粥,调入藤茇胡椒、白糖搅匀,稍煮3~5分钟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5日为1个疗程
功效
?温中益胃,散寒止痛
应用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而属虚寒者
注意
?阴虚火旺及实热证者忌服;荜拨、胡椒入粥后不宜久煮。
(十三)荜澄茄粥《流南本草》食材
?荜澄茄1-2克(研细末),粳米(或糯米)50克,红砂糖适量。
做法
?将梗米加水毫升左右,以文火煮成粥,调入荜澄茄末、红砂糖,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5日为个疗程。
功效
?温补脾肾,健胃消食,散寒止痛
应用
?脾胃虚寒所致胃院冷痛、呕吐清水、呃逆泛酸、腹痛喜温、泻清冷、食欲不振、寒疝疼痛、小便频数、夜尿甚多成便不利
注意
?①荜澄茄不宜久煮。②发热期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十四)韭菜粥《本草纲目》食材
?鲜韭菜60克,粳米克,精盐适量
做法
?将韭菜洗净,切细;粳米加水毫升,煮粥至将成时,加入韭菜、精盐稍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
?壮阳补肾,固精止遗,温胃健脾,行气散血
应用
?脾肾阳虚所致腹中冷痛、久泻久痢、腹痛冷便、噎膈反胃、腰膝酸冷、阳瘘、遗精、旱泄、夜尿频多、小儿遗尿、白浊白带、月经后期、经闭不行、经行冷痛、经漏不止
注意
?①宜现煮现吃。②对阴虚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者忌食。
(十五)花椒粥《食疗本草》食材
?花椒粉5~6克,梗米(或糯米)50克,细葱3根(切碎),白砂糖适量
做法
?将粳米加水毫升左右,以文火煮成粥,调入细葱末、花椒粉、白砂糖,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
?温中养胃,散寒止痛,杀虫祛蛔
应用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油疡、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腹股沟疝痛、小儿及成人虫症而属虚寒者
注意
?花椒粉人粥后不宜久熬;阴虚火旺及实热证者忌服。本粥不宜长期久服。
(十六)胡椒粥《本草纲目》食材
?胡椒粉3~5克,大枣5枚,粳米(或糯米)50克。
做法
?将大枣洗净,与粳米同加水毫升,以文火煮成粥,调入胡粉,稍煮片刻即成。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
?温中健胃,散寒止痛。
应用
?脾胃虚寒所致腹冷痛、呕吐清水、腹泻清稀、食欲不振
注意
?①阴虚火旺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者忌服。②胡椒不宜久煮
(????)如果喜欢,记得分享给更多人!
赞赏